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八十八節:很好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不是天王

  在鮑柔的預估中,沈歡的這次演唱會計劃門票售賣風險是不一樣的。這里面,售票風險最小的應該就是尚海的首場演唱會了,即使這場演唱會開到了五萬兩千個座位,但這畢竟是沈歡的首場演唱會。

  第二好賣的,應該就是其他幾個城市的演唱會門票了,畢竟那些城市都離尚海比較遠,大部分人都不會為了一場演唱會千里迢迢跑去尚海,尤其是在沈歡很快也要來這些城市舉辦演唱會的情況下。而這里面風險最大的,無疑要數尚海演唱會的第二天和第三天門票了。

  支撐尚海演唱會門票銷售的,主要是來自包郵區的沈歡歌迷,其中以尚海本地為主,人數大體是固定的。在第一天就消化了恐怖的五萬兩千名歌迷的情況下,剩余的歌迷數量還是否夠?他們是否能夠消化完第二天和第三天的門票呢?其中,重復消費的歌迷能有多少?

  為此,鮑柔提出了差異化方針,也就是沈歡微博上所說的,尚海的三場演唱會,每一場曲目都會不同,以此來吸引觀眾二次消費,盡量減少第二天和第三天的門票銷售風險——緊急之間,也不可能再增加沈歡的消費型歌迷群體了,只能在二次消費上想辦法了。

  連開三場,每一場演唱會的曲目都要不同,這對于其他歌手來說幾乎是做不到的,這就涉及到一個歌曲層次問題了。

  每一位歌手,他的曲庫基本上都是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的:第一個層次,是該歌手耳熟能詳的代表作,這樣的作品是最少的;第二個層次,是該歌手流傳度不那么廣,但是也還不錯的作品,這樣的歌曲相對多一些;第三個層次,是該歌手非常冷門,不怎么好聽,只有忠實粉絲才會喜歡的作品,這樣的歌曲往往是最多的。

  整個層次,就像一個金字塔,這也是絕大部分的歌手的作品狀態,演唱會的編排也和這個形狀圖有著密切的關系。

  在一場演唱會的曲目安排中,頂部作品必須是要安排上的,但是因為一個歌手的頂部作品通常太少,甚至不少歌手都只有一兩首歌能夠稱作頂部作品,所以這一部分的歌曲數量通常最少,中部作品也要安排上,數量較多,底部作品則往往是最多的。

  這是一個普通歌手的演唱會曲目生態模式。

  基于這種曲目生態模式,就算是一個歌手的曲庫足夠大,大到能夠曲目不重復地開完三場演唱會,那么他們也無法真正這樣開三場演唱會,因為頂部作品不夠用啊!

  對于很多歌手來說,就算是開一場演唱會,頂部作品都感覺不夠用呢,更別說不重復曲目地開三場了。真要全用底部作品來濫竽充數,那就是砸自己的招牌,畢竟大部分的演唱會觀眾都不是那種每一首歌都喜歡的死忠粉,他們往往是喜歡這歌手的某幾首特別出名的歌曲就來看演唱會了,你整場都不唱那些耳熟能詳的代表作、只是在唱一些沒什么人聽過的底部作品,場子能熱嗎?觀眾對你的印象能好嗎?

  也是因此,沒幾個歌手敢說連開三場、每一場的歌曲都不重復。

  頂部作品不夠用。

  可是這種擔憂對于沈歡來說完全不存在,因為他的作品層次圖太奇葩了。

  普通歌手的作品層次圖是個金字塔形,杰出歌手的作品層次圖,是個向柱狀圖靠攏的形狀,而他的層次圖,是個奇葩的倒金字塔形!

  他的頂部作品實在太多了,《青花瓷》,《海闊天空》,《追夢赤子心》,《我是一只小小鳥》……他有太多太多的頂部作品。

  別人用頂部作品點綴演唱會,他全場用頂部作品、讓觀眾從頭嗨到尾都行!而且他的曲庫又大,完全可以保證歌曲不重復的同時又場場精彩,甚至別說三天了,五天都行!只不過再多就不大行了,所以在其他城市的演唱會,也只是能夠保證一半不一樣。而這些種種不一樣加在一起,就是他這次系列演唱會“獨一無二”的名字由來了。

  這也是鮑柔這個差異化方針的實現基礎,而不知是否是她的這個方案確實有效,還是說沈歡的歌迷群體實在太龐大了,尚海演唱會第二天和第三天的門票銷售情況總算是有驚無險。

  和第一場演唱會門票在不到半個小時內就銷售一空的情況不同,尚海的第二場演唱會門票,過了兩個小時才終于賣光。第三場演唱會,更是足足將近一天時間才終于賣完。

  不過總算也是賣完了,接下來就等演唱會開始了。

  在沈歡變著法子各種賺錢的時候,董喬人已經不在國內了,來到了美國西海岸,正在一間寬敞的會議廳里開會。

  與會的人員人數頗多,共有九位,有黃種人、也有白種人,分坐于橢圓形會議桌的兩邊。其中,橢圓形會議桌頂端坐著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黃種人男子,保養得不錯,看著四十來歲,具體年齡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董喬則是坐在會議桌的左手邊首位,正兒八經的ol裝扮,頭發還扎了起來,與平時的模樣有點不大一樣,正在發言:“……項目發起人是一位杰出的導演,更是一位杰出的文藝品投資家,所投資的項目屢屢取得驚人的回報率,從沒有投資失敗的經歷,這無疑是非常驚人的。同時,該投資人在華國擁有巨大的人氣和市場引導力,在現在這個全世界都在進入華國的時機下,這對于該項目在華國所能取得的回報是值得期待的,也是我們進入華國的優秀機會……”

  聽著董喬的報告,在場眾人看著手頭的資料,反應不一,不過感興趣的似乎沒有幾個。

  坐在董喬對面的,是個看起來四十多歲的白人男子,發際線有點高,耳朵上還戴著一個耳機,那里面是同聲傳譯。等到董喬發言完畢之后,他第一個用英語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我得承認,這個計劃很有趣,在好萊塢都沒幾個人敢這么做,沒想到一個華國的導演能有這樣的想法。只是這也是問題在的地方,這樣的一個導演,能在華國以外的地方取得多少票房?請相信,我這并不是歧視,我們都知道,這是現實。最關鍵的是,這樣的一個項目,涉及到的資金量太大了,大到我們無法指望一個華國市場——或許它在華國能取得漂亮的票房,但是這不夠。我們需要的是北美市場,世界市場,而從他身上我看不到希望,在此之前,我甚至沒有這個名字。”

  “我只能說,這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大膽到一個好萊塢大導演都不敢提出這樣的計劃。”

  這就不需要同聲傳譯了,在場的幾位黃種人都能流利地用英語對話。

  “不錯。”

  一個頭發都已經白了的男性華人緊接著發言了:“資金量實在太大,他也無法讓我們產生足夠的信任,尤其是現在,我們不能再失敗了,現在的美高需要一場穩妥的大勝仗,而不是去冒險。”

  董喬道:“正因為現在的美高需要一場勝仗,大勝仗,所以我才選擇了他。你們都可以看到,自從兩年多前開始,他從來沒有失敗的投資經歷,我相信他會再一次地把勝利帶給我們。”

  那白發老頭搖搖腦袋,“我承認他的過往確實驚人,但是過去不代表將來……”

  董喬再次回擊,只是依舊無法說服對方,而很快又有人提出了質疑來,董喬繼續解釋,會議桌上來往不斷,只是情況對于董喬來說不太妙。

  對這個項目感興趣的沒幾個,大部分的意見都是不看好,不過這也在董喬的意料之內,她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想要一下子就說服這些人是不可能的,她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畢竟她也看到了沈歡最近的那些動作,又是接各種,又是突然開演唱會什么的,她不難猜到他在干什么——他在拼命賺錢。而這里面所隱含的,則是沈歡想要拍這部電影的強烈意愿,否則的話,以他的經濟狀況根本沒必要這么饑不擇食地去賺錢。

  她想幫他視線他的這個意愿。

  坐在會議桌最頂端的那個中年男子一直都默不作聲,只是聽著他們在說。等到場上的交流聲漸漸淡下去后,他才終于開口。

  “你的這個計劃……”

  不看好是嗎?

  都不用等對方說完,董喬就猜到了他會說什么。畢竟這位可是她在集團里的老上級了,而且還是看著她長大的,她知道他的投資風格有多么穩健。

  這樣的一個投資計劃,對他來說大概就是一坨狗屎吧?

  “很好。”

  那人把剩下的話說了出來。

  “但是……”

  董喬都已經出口,打算進行解釋和嘗試說服了,可是話才出口,突然就憋回了肚子里,看向中年男子,眼神很是詫異。

  他說,“很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