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824章 財大氣粗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策行三國

  孟建、孫邵起身,向眾人拱手施禮,容光煥發。軍謀們都已經知道了任命,這次由他們應辯有畢業考核的意思,紛紛鼓掌叫好,為他們打氣。孟建、孫邵互相看了一眼,孫邵向后退了半步,站在一旁,雙手交疊在腹前。孟建站在地圖前,清了清嗓子,想讓自己看起來嚴肅一些,卻抑制不住臉上的笑意,引得眾人哄堂大笑。孟建有點不好意思,拱手作揖。

  田疇也忍不住笑了。在這樣的場合,孟建的表現有失莊重,卻可以理解。雖說這些軍謀都從軍數年,畢竟是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孟建二十出頭就能外放,成為太史慈的軍謀主管,換了任何一個人都會心情激動。孫策麾下年輕人多,沒有老臣坐鎮,在這方面有所不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君侯,公孫將軍,今天所議主題是幽州方略中的重要一環:教化蠻夷。要討論這個問題,請容我先簡略的梳理一下華夷之間的關系。須知如今的華夷之辨、華夷之防并非天然合理,甚至算不上古制,三代之前并無華夷之分,反倒是天下一統。詩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哪有什么華夷之別。太史公書亦云,匈奴乃是夏后氏之苗裔,與我中原衣冠共為炎黃之后……”

  孟建的臉色微紅,聲音也有些發顫,不過總算開了口,而且迅速進入了狀態。他侃侃而談,由三代的華夏一體說到春秋的華夷之辨,再說到如今的華夷之防,引經據典,簡明扼要卻立論堅實,最后得出一個結論:華夷本無別,只是同一源流在不同環境的演變而已,所謂的文明與蠻夷也不是與生俱來,而是為了適應環境不得不做出選擇。

  因此,教化蠻夷本質上并不是消滅蠻夷,而是幫助他們,對雙方都有利,符合圣人德澤天下的理想。

  聽到孟建得出這樣的結論,田疇很是驚訝,忍不住揚聲發問。“敢問孟君,既然華夷無別,只不過因為環境所迫,那鮮卑人侵我邊境豈不是天經地義,而我討伐鮮卑反倒是斷人生路?”

  孟建欠身致意。“敢問田君,可有兄弟親族?”

  “自然是有的。”

  “兄弟親族可以登門入戶,不問而取嗎?”

  “這當然不可。不過若兄弟親族生活困窘,理當互相扶持,總不能殺人。”

  “若是兄弟親族不僅登門入戶,不問而取,還傷我父母,那我是不是可以阻止他?若他屢教不改,那我是不是可以告之官長,施以懲戒?若他持刀相逼,要取我性命,我可不可以奮起反擊?”

  在孟建一連串的反問下,田疇有些理屈。“這個……自然是可以的。”

  “那鮮卑侵我邊境,殺戮我子民,我為什么不可以發兵討伐?”孟建攤開雙手,從容應對。“草原上生活辛苦,我們可以理解,給予一定的接濟也是可以的,但這必須是你情我愿,而不是直接來搶。就算是親兄弟也不能這么做,更何況分家千年之久的鮮卑、烏桓。所以說,我們要教化,就像流浪在外的兄弟,染了一身惡疾陋習歸來,想要重新認祖歸宗,總得先洗洗干凈,學些禮儀。”

  田疇笑著拱了拱手,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再糾纏。這只是理論探討,鮮卑、烏桓是不是與炎黃后裔,誰也說不準,但有這個說法總是好的,至少可以在心理上拉近一些關系。關鍵還要看后面如何教化,沒有妥善的安排,理論再好也沒有意義。

  田疇沒有等太久,孟建又回答了一些其他人的問題,很快就轉到實際操作。

  他提出了一個分步走的方案。

  首先,集結烏桓部落大人商議,互相溝通,了解他們的意見。在三郡范圍內發布公告,讓漢人百姓理解教化蠻夷的意義,為接下來能與外族和平相處打下基礎,也讓烏桓百姓了解此舉的良苦用心。

  其次,給出兩種選擇,讓烏桓人、鮮卑人自行選擇。一種是像漢人一樣成為編民,納入戶籍,居住在塞內,繳納賦稅,服兵役、徭役,受災時接受賑濟。部落首領則要學習君臣之道,學習禮儀,遵奉朝廷法度,尤其重要的一點是放棄對部落的直接控制。一種是保持現有的生活方式,但必須遷徙出塞,不能在漢地居地。他們不需要繳納賦稅,受災時也不會有賑濟,可以通過互市來獲取必要的生活物資。

  最后,提供一定的財力、物力,對成為編戶的烏桓人、鮮卑人進行教化,讓他們讀書學習,改變他們的習俗,放棄以前不好的生活習慣,幫他們成為真正的漢人。

  等孟建說完,田疇還沒說話,軍謀們便看了過來,似乎等著田疇發問。田疇也不謙虛,起身發問。

  “敢問孟君,鮮卑人暫且不提,他們大部分在塞外。烏桓人則不同,幽州、并州緣邊諸郡皆有烏桓人居住,而且在塞外住了很多年,如果他們既不肯成為編戶,又不肯出塞,那該怎么辦?”

  孟建微微一笑。“惡客臨門,渾身污濁,既不肯洗浴更衣,又不肯離開,那只有一個辦法:逐客。總不能聽之任之,容他登堂入室。”

  聽到“逐客”二字,田疇不由得想起他與孫策的第一次見面,臉皮微熱。他強作鎮靜。“這么說就是戰了?”

  “沒錯。太史都督已經證明了我們有這個能力,公孫將軍也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我相信那些烏桓部落大人也明白這個道理,真要開戰,他們能得到的只有鮮血和尸體。”

  田疇皺了皺眉。“若是開戰,即便是太史都督、公孫將軍能征善戰,也需要兩萬騎才能維持戰線,一年需要多少錢糧?”

  “以兩萬騎計,若是保塞,一年大概需要二十億。若是出塞作戰,再增加一倍,大概四十億到五十億。”

  “既然如此,何不依舊例,所需不過兩億左右。”

  孟建笑了。“若是戰,最多十年,烏桓人也好,鮮卑人也罷,我們都可以讓他們亡族亡種,所費不過四五百億。可是田君知道從馬邑之戰以來的這四百年中,朝廷為了安撫匈奴人、鮮卑人、烏桓人花了多少錢?”他舉起一根手指。“超過兩千億,這里面還沒算駐軍開支,百姓損失。如果把這些也算上,再翻一倍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田疇心里咯噔一下,被這個數字嚇了一跳。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轉身看向孫策,眼神炯炯。“兩千億雖多,畢竟是四百年,每年支出不過四五億而已,總比一年二十億甚至四十億、五十億好得多。若是戰禍連綿,需要連續征戰十年,吳侯能承受這樣的支出嗎?”

  孫策點點頭。“若是中原安定,一年四五十億應該沒什么問題。”

  田疇眉頭緊蹙,語氣也變得嚴厲起來。“我知道將軍據有五州,戶口殷實,可朝廷鼎盛之時,每年收入不過八十億,除去官俸等各項開支,每年節余不過二十億,將軍僅在幽州一年便支出四五十億,就不怕幽州變成第二個涼州?”

  孫策笑了。“看來子泰對中原的事了解不多。等有機會,我再為你解說,現在我只能告訴你,若是中原安定,一年五十億沒問題,別說十年,連續打三十年,我都打得起。當然了,這幾年還不行,只能提供二十億左右,先穩住塞內的情況。”

  田疇半晌沒說話。北疆的事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既然孫策說錢不是問題,那還有什么可說的?孫策的話聽起來有點張狂,但仔細想想,又似乎并非不可能。這人就是一個創造奇跡的人,高如城池的樓船、堅固而輕便的馬鎧,都是因他而出現,或許他真能做到也說不定。

  公孫度在一旁聽了,喜上眉梢。早就聽說孫策推行新政,振興工商,手里不缺錢,但他卻沒想到孫策不缺錢到這個地步,一年五十億,連打三十年。這可比當年漢武帝征匈奴有底氣多了。有這樣的實力做后盾,收復玄菟失地算什么,高句麗算什么,我要一直打到夫余。三十年后天下太平,我七十歲,正好解甲歸田,含飴弄孫。

  郭嘉搖著羽扇,笑瞇瞇地說道:“田君,你對他們的這個方案還有什么意見?不妨直言,毋須忌諱。”

  田疇強笑了笑,搖了搖頭。只要不缺錢,這件事就沒什么難的,更何況孟建的方案并不魯莽,看起來還是準備得很充足的,既給烏桓人提供了選擇的余地,又有足夠的武力做后盾,就算有些意外也不至于鬧得無法收拾,大不了再戰幾場而已。可要是真能成功,這絕對是一個好的開始,幽州也許能擺脫戰事不斷的困境,迎來新的契機。

  “既然君侯有信心,方案又值得一試,我自然求之不得。我想,幽州士庶也會樂見其成。”田疇看著孫策,話里有話。“有了君侯的支持,幽州的困境紓解有望,這就是一個好消息。”

  孫策心知肚明,微微一笑。“子泰放心,只要朝廷還信任我,委任我節制幽州事務,該給的,我絕不會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