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八十六章 武術有指導,開機不拜神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本港島電影人

  “大鄉里”

  幾個港島的龍虎武師湊在一起抽煙,看著土里土氣的大陸工作人員,忍不住就嘀咕一句。m.

  “砰!!”

一腳蹬在腿窩處,踹的原本得意洋洋的武師一個踉蹌,直接跪在地上,暴怒回頭,作勢就要揮拳  袁八爺頭戴鴨舌帽,陰沉著臉盯著面前的人。

  “八爺”

  幾個人連忙訕訕的打招呼,被踹的男人也急忙擠出笑,不敢有絲毫不滿。

  袁和平在港島武師屆人品、人緣及地位都算是首屈一指。

  “嫌丟人丟的唔夠?想讓人話袁家班的人就會噍舌根?使唔使要我教你們怎么說話,怎么做人?邊個武師教你賣口乖……袁家班啊!”

  袁八爺怒從心中來張口就叱罵這幾個人,同時對身旁的胞弟袁祥任訓斥道:“好好教一教他們點樣做人,我們系內地食,唔系得罪人……

  龍虎武師好巴閉的名氣,那是一拳一腳打出來。走跑江湖賣藝還講究一句義字當先呢!”

  說著,轉頭,滿臉歉意對身旁的吳孝祖連忙道:“不好意思,阿祖”

  吳孝祖笑笑,沒在意。

  盡管他一直潛移默化不斷強調,但地域之間的差異問題哪里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講得清道的明。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樣米出百樣人。

  人生的際遇及環境不同,總是各有各的礙眼。不過這些負責人能夠重視,吳孝祖也沒必要太過于苛刻。

  “八爺、煒哥、斌哥,這次大家辛苦一點吧。也需要仰仗幾位行家了。”吳孝祖笑著打趣。

  面前,除了袁和坪外,還有兩人,穿著夾克衫的敦厚漢子是元彬,旁邊留著長發,臉型瘦長的男子叫董偉。兩個人在后世都是一頂一的動作指導!

  這一次《客棧》匯聚了以袁八爺為武術指導核心的圈子,同時有李中志、董偉、元彬、熊心心等人一起配合。

  既然是武俠片。

  打肯定是必然元素!

  為什么打則是戲劇的張力,也是吳孝祖對于武術指導的要求。

  武打戲本身就是配合故事進行,《客棧》中武戲部分會是吳孝祖歷部電影之最。

  在電影這個藝術們來中,所有的行當包括導演、監制、編劇、制片、攝像、服裝、道具等等吧,都是由西方創造乃至劃分出來的。

  在狹義點說,電影這門藝術最初就是趨于西方美學而開創的一個藝術門類。

  但,唯有一個職位是我們中國人創造出來的職位工種,那就是武術指導或者叫動作導演!這肯定是中國電影人對世界電影的一個巨大貢獻!

  甚至可這樣下定論,從中國人自己會拍電影那天起,武術與動作就深刻在中國電影人的骨子里。因為我們最早的電影大多脫胎于京劇。

  中國最早的電影《定軍山》中就是京劇武戲的場面片段。

  第一代的武打片的先驅是任彭年、張慧沖那些前輩。最早的一部有明確武術指導的電影是1927年的《山東響馬》,張世川的《火燒紅蓮寺》卻是真正引起了武打片的狂潮。

  不過真正把武術指導當做固定職位固定下來的是港島關德老爺子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當時的武術顧問是梁永亨師傅。

  從此,武術指導成為了華語電影不可或缺的職位。

  袁八爺的父親,袁小田擅長的是北派的武術,挾技進入了影壇,進入了龍虎武師的行當。算是港島最早一批的武師前輩。

  提起武俠電影或者在廣一點的動作電影范疇,胡金詮、張徹算是當時對于動作電影改革的功臣、大師。

  胡金詮的禪意大氣,張徹的重勢不重技的陽剛之氣。看胡金詮的電影,你會覺得處處透著“俠”氣,看張徹……那就是盤腸大戰,而且動作實際上也真的不是很有技巧……因為張導演根本不在乎技巧。

  緊接著,李小龍所帶來的動作風暴把動作片拔高了另一個高度,影響全世界。

  李小龍之后,對于動作戲影響最深遠的就是袁和坪與程龍的這對組合開創的《醉拳》了!這部戲可以說兩個默默無聞的人互相成就了對方!

  新武俠電影的冒頭應該歸功在徐身上,在新浪潮期間的《蝶變》應該是一次對武俠片的大膽嘗試,只不過當時抵不住武俠片的衰落浪潮。

  這部混合了古龍《吸血蛾》、結合了東瀛推理《八墓村》和希區柯克《群鳥》,又混加了科幻元素、采用現代瀟灑洗剪吹發型的大雜燴……(看這部電影真的驚為天人!)

  這部戲,確實把武俠從正邪力量對抗怪圈中升華出來,強調了對于人性的揭示,算是對新武俠電影的一次大膽探索。

  當然,吳導演肯定是不會承認,并且朝著徐吐了口嘖了口痰!

  他對于“新武俠電影”開創者的稱號痔在必得!

  誰搶和誰急!

  倒不是說吳導演真的在乎這個名頭,他就是想給華語電影做一份貢獻!

  因私不廢公,舉賢不避己!

  吳輩坦蛋蛋,小卒長jj!

  ‘電影良心’四個字盡管略顯沉重,但,吳小卒自感自己還是能掂量一二。

  不能因為擔子沉就放棄。

  那豈是吾輩之風范?

  《客棧》劇組營地,二百多號工作人員聚在一起,卻又涇渭分明。

  幾臺攝像機上蓋著紅布。

  港島工作人員墊著腳,好奇的打量周圍,互相小聲議論。

  “開機儀式?”

  “連貢品都沒有,難道不拜神?”

  旁邊的內地工作人員也都很好奇,他們也沒見過港島導演拍戲啊。不過也聽說對方有什么儀式……

  “呼呼”

  電流磁軛傳感出來的雜音讓現場慢慢安靜下來,就見到穿著夾克的吳導演跳上了老解放ca141車上后車板上。

  “在座各位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行業精英,這次能夠聚聚一堂也算是緣分。許多人甚至都是我的老伙計、老熟人。

  《客棧》這部戲是武俠片,但我更想講人。

  我知道在座諸君心思不一,遠赴異地拍攝,心中難免有忐忑與思緒。

  但拍電影就是這樣,對吧?

  劇組就像是一場酒會,在觥籌之中,夜闌之時,有人忍辱,也就會有人固執。

  互相讓一小步好了。

  忍辱就好過成為了從容,固執就成了雅致。

  我這幾天聽到過很多雜音,也明白這里的一些事情。

  我勸有些人可以豁達溫存的體會一下他人的生活,也或是市井之中,那些不精致,卻扎實親切又陌生的活法。

  不體會也沒關系。

  但既然我站在這里,我想那些人也應該多少聽過我的事情。

  沒聽過也沒關系,接下來的日子能慢慢處。

  有人會說,你咋這牛b

  我不牛b,生活才牛b!我希望大家能夠在這段時間可以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底下鴉雀無聲。

  不少港島電影人看都不敢看吳孝祖。那些內地工作人員只聞其名不聞其為人,但是他們如何不知道??

  在前幾日,港島那邊熟人傳來消息港島龍虎武師協會成立了,眼前這位大導演是協會名譽理事。甚至短短幾日,其他幾個協會據說也在籌劃之中。

  對方一言真的能夠以蔽之!對他們來說絕對的大人物!

  就是因為龍虎武師協會成立,吳孝祖才能夠順利的讓董偉、元彬趕過來幫忙!

  “我之所以說這些,就是希望大家能夠精誠合作。我這個人比較信奉表演學上的一個道理:動作即是人物。怎么做,由你們……

  《客棧》這部戲預計會在這邊拍攝45天。我希望這45天大家能夠把心思放在電影上。既然來到了這邊,也要尊重這邊的習俗。”

  吳孝祖拿著喇叭,微笑的掃視港島一邊的演職人員,又轉頭看了看另一邊頗為感觸的內地電影人。

  緩緩的走下車。

  吳天明滿臉欣賞,回首正看到愣神的顧常未,直接一巴掌呼過去,“愣什么呢?趕緊去開機呀”

  大家恍然,連忙各司其職。

  《客棧》就在悄無聲息中慢慢開機了……也不對!

  港島記者來內地很難,但是不代表剛剛這段話沒有人記錄下來。

  《大眾電影》雜志的記者王歡則催著旁邊的攝影師連忙用海鷗相機拍攝下好幾張吳導演‘光輝偉岸’的身影。

  這段話簡直聽得她心神向往!人長得帥,說話還好聽!舉手投足都很“洋氣”。

  一定要和總編說,讓吳導演成為這期的封面人物!

  “王記者……”

  沒等這位王記者思春的念頭繼續暢想,帥氣逼人的吳導演就笑著拎著一個旅行袋走了過來。

  “別誤會!可不敢同你們這些無冕之王送禮,那我不就成了分子了?”

  吳孝祖看著眼前這位記者,瞇瞇笑笑瞇瞇,“我這里邊是我的和電影錄像帶。這不算送禮吧?”

  “吳……導演……”王記者臉都紅了。

  看著這個小記者,吳孝祖笑容更燦爛了。美男計就美男計吧,長得帥也不是自己的錯。

  《大眾電影》可不一般,現在絕對是內地最主流的電影刊物,發行量單期幾百萬冊很正常。甚至其中947萬冊印量保持了電影雜志一期銷售量最高的世界紀錄。

  這絕對是宣傳自己電影最好的陣地啊!

  前世,90年代《新龍門客棧》拍攝的時候,這部戲也有幸在內地上映,但內地竟然一點宣傳手段都沒有……急的吳思源沒辦法,只能自己掏腰包買電影票請一眾魔都電影廠的人去看電影,幫著宣傳。

  這種事情后世人都不敢想!

  同時,《大眾電影》還是百花獎的主辦機構。這幾屆獲獎就不用想了,根本不可能!但提名什么的,倒不是不可能……過兩年倒是有機會!

  就算是獎項上沒戲,但和《大眾電影》打好關系也沒壞處,吳孝祖這邊三言兩語把這個小記者給哄開心,這才返身離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