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十三章 行業大咖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本港島電影人

  港島,晚23:00。

  旺角洗衣街利苑酒家,食客鼎沸,桌桌爆滿。

  港島利苑為“南天王”陳濟棠幼子陳樹杰先生創辦,至1973年深水埗首家利苑開始,在港島本土已經陸陸續續開設了5家利苑酒家。

  五家利苑味道皆頂級,受到全港饕餮食客的歡迎。蔡闌這位懂吃的行家都對利苑贊不絕口,還特別寫文夸獎。

  吳孝祖婉拒了兩女去唱卡拉ok的提議,駕著紅雞從尖沙咀狂奔到旺角洗衣街。

  離開前,看著興致頗高的二女,吳孝祖遺憾的憋了一眼不遠處燈火耀眼的時鐘酒店。唱卡拉ok一定會飲酒,這種情況吳孝祖都能忍,無愧他正人君子的名號!

  呵呵!慫?

  對于吳孝祖來講,撩妹還是沒港幣更吸引人!兩女好感與否不討論,但他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如果不能及時開戲,十幾萬就真的扔進去了不說,開新戲的投入他更賠不起。

  他的壓力很大。出于信任,蔣志強主動讓公司員工連夜赴港聯系拍攝事宜,為他鋪路!離開他辦公室前更是甩給吳孝祖一張銀行本票。

  100萬!

  吳孝祖總感覺自己坑了自己。早知道蔣二少玩的這樣大,他寧愿賠十幾萬好了。反正蔣二少也講了他買單。

  但現在不行了,話吹了出去,這部電影不成功,他估計會變吳公公。

  女人與金錢,吳孝祖選擇后者。骨子里他是混蛋,卻是一個極為醒目的混蛋。

  沒錢勾女,當小白龍?爽一時,然后被人騎?

  利苑包廂內。

  酒盞交錯,氣氛盎然。

  吳孝祖誠懇客氣的端起酒杯,敬向面前斜著肩膀,長相普通的中年男子,“泰哥,這一次麻煩你了。新戲就拜托在你身上了!”

  “冇事,吳導演你太客氣了。”

  黃悅泰手壓住吳孝祖的胳膊,讓其坐下,語氣和善擺擺手,指了指一旁作陪,略顯尷尬的劉瑋鏹,笑道,“阿強是我的徒孫,你給機會讓他出頭,我感謝還來不及。

  做我們這一行,實踐經驗比理論更重要,不自己掌一次鏡,永遠不知該如何拍。這次他尋到我頭上幫忙,我做長輩的自然是責無旁貸。”

  黃悅泰言語很平,說的很慢,但條理很清晰。言語間也透露出對后輩的提攜之意。

  如果論港島電影人中最團結、抱團,一定要數攝像師這個行當。龍虎武師都沒這樣團結,畢竟袁家班、洪家班、成家班這些武師們還是涇渭分明,頗有隔閡。

  港島電影人第一個專業性質的協會就是明年成立的港島電影攝影師協會(hksc)。

  這位喜歡斜著肩膀講話,貌不驚人的黃月泰就擔任過會長。并且一坐就坐了18年!直到傳位給徒孫劉瑋強。

  攝影行業中,傳承味道比任何一個職業都濃。鏡頭這種東西需要天賦,更需要師傅手把手啟發、磨練你。

  攝影師最基礎的工作就是通過手中的鏡頭來傳達導演的創作意圖。

  一名優秀的攝影師對于導演來講無異于如虎添翼。優秀的攝像師能夠給導演帶來很多不一樣的視野,從而迸發出更多靈感。

  墨鏡王拍攝《花樣旗袍正年華》時,杜可風與李屏賓兩位出色的攝影師用鏡頭給他帶來很多靈感。一片封神!

  梁超偉與張曼玉兩人互相那種矯情、騷柔、小滋味拍的如紅酒般香醇。味道妙趣橫生,金風玉露一相逢,就格外膩歪。

  杜可風、李屏賓兩人用自己的鏡頭完美地營造出那種感情的曖昧與糾葛,心理的矛盾與徘徊的氛圍。透過鏡頭來升華感情,這就是一個優秀攝影師的功底。

  “師公,給你添麻煩了!”

  一旁的黃月泰淡淡一笑,輕輕搖頭表示沒關系。

  劉瑋鏹轉過頭鄭重的舉起杯子,歉意的看向吳孝祖,“祖哥,這次……”

  “冇事,本就是我這邊出了差錯。同你沒什么關系。再說,你也提前打了招呼。”

  吳孝祖放下筷子,拿起酒盅和酒瓶自倒一杯,笑道,“況且你還給我請來泰哥這尊大神幫忙,論起來我占了大便宜才對……”

  “泰哥,這部戲時間緊任務重,這三天還勞煩你陪我去新界勘一下景。”

  吳孝祖又拿過幾張紙遞給黃月泰,“這是我寫的拍攝大綱。你睇一眼。這部電影鏡頭分兩部分。前一部分冷峻陰暗,充滿混亂感,后一部分充滿希望!”

  “我睇一眼……”黃月泰擦拭了一下油膩膩的手,接過紙,把吊在胸前的近視鏡掛在鼻梁上,仔細閱讀。

  《一個字頭的誕生》拍攝大綱:

  開場一個長鏡頭搖進,鏡頭平移,正面從左至右,成弧線形。

  近景,正面,平視,固定。黃阿狗手掌特寫,嘴巴動的特寫。一格一格頓拉伸回來,展現黃阿狗與算命先生的中景。

  近景跟搖,走出房間,光線豁然一變,突然出現聲音,街面上人來人往,升搖,大廣角全景鏡頭,平搖至下一個人物……

  第一張紙密密麻麻全是拍攝的鏡頭設置,有些鏡頭處空白一片,這需要勘景之后確定機位和景深才能確定分鏡頭腳本。

  第二張紙,九格漫畫風。第一幅圖:標著“劉清云”的男人側坐在圖中,伸出手臂在桌子上,掌紋可見,眉頭緊鎖。表明在算命。

  第二幅圖,地攤,標寫著“李莉成”的肥仔蹲在那挑項鏈。

  第三幅圖:寫“吳鎮予”的男子站在大橋下,手中握著呼機,旁邊立著一座電話亭。

  第四幅圖:一壯一瘦兩個男子站在河邊,手中拎著游泳圈。

  第五幅圖:一個男子跪在關公面前,身后一名男子怒斥。

  第六幅圖:一棟樓上掛著巨大的鐘表,隱約間,樓頂一個人站在樓沿邊上,搖搖欲墜。

  第七幅圖:陰暗的茶餐廳,七個沒畫出五官的簡單人形,很有空間感的落座在各處,每個人都是斜沖著中間的一張圓桌。圖畫上就能表現出一種對峙、敵視的味道。

  第八幅圖:俯視視覺,七個人圍在圓桌上,七只手疊在一起。

  第九幅圖:一個t型路口,t型盡頭,七個陰影由遠至近,出現在面前。最近一個人寫著“劉清云”的名字。七個人的或站、或斜靠墻壁、或坐在馬路沿邊、或杵著路燈。很明顯的拉扯出強烈的空間感。

  “呼——”

  黃月泰默默收起這幾張紙,目光爍爍的看向吳孝祖。第一次主動的倒上一杯酒,“吳導,我敬你一杯。我拍了這么多部電影,這是第一次不用看鏡頭就明白講什么。我為新浪潮電影人拍過,也為各個大導演拍過。其中有的要求繁多,有的連怎么掌鏡都不懂……”

  說到這,忍不住的沖著吳孝祖豎了一根大拇指,“厲害!”

  “這活我接的心甘情愿。”說著一仰頭,干了杯中酒。

  “泰哥客氣了,我也是被逼上梁山了。”吳孝祖陪了一杯,

  “你講你被逼上梁山……”黃月泰調侃道,“感情我是被你們計賺上了梁山啊?”說到這,看了眼徒孫劉瑋強,餐桌上眾人一陣大笑。

  “賺我入伙就入伙吧,我倒是覺得你這座山比梁山有前途。”黃月泰笑著開起玩笑。

  “泰哥你放心,你老人家就好比盧俊義,就算上山也是第二把交椅。”一旁的肥成殷勤的給倒滿酒,獻媚道,“泰哥,你看你拍戲的時候,能不能讓我在你身邊學一學……”

  肥成扭捏的搓搓手,“阿……強哥講你是我們這行業的大拿,也是我祖師爺,我覺得你這個當祖師的應該多傳我兩手——”

  “咳咳…”

  黃月泰被酒嗆得干咳,目光掃到旁邊一臉無奈的劉瑋鏹臉上,不禁一笑,“好啊,你喜歡跟在我身邊學,那就學好了。有哪里不懂就問阿強。”

  “謝謝祖師爺!謝謝強哥!”肥成恬不知恥的就混進了人家的隊伍中。

  這讓旁邊的劉瑋鏹差點尿崩。一個沒注意,自己竟然多了一個便宜肥徒弟?

  《一個字頭的誕生》這部戲,個人風格太強烈。吳孝祖總不會癲到如韋家揮一樣任性把一部這樣好題材的電影生生拍成了實驗作品吧?

  韋家揮這個貨講故事就牛叉到極點,但當導演就真的喜歡出格。不否認《一個字頭的誕生》這部電影的絕妙。

  結構、主題與內涵立意上講,把同類型電影相比,不管是87年開創之作《機遇之歌》,還是此中名氣最足的《羅拉別哭,站起來擼》,《一個字頭的誕生》都秒殺他們。

  但這部電影的缺點同樣明顯:

  渣畫質音效、搖晃到吐的畫面,打斗時倒置的鏡頭……一連串的缺點能舉出來。可是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它注定有一點的光芒足夠遮蓋住這些缺憾。

  好故事才是電影的基礎。

  韋家揮這個人邪氣的很,碰到思想意識流牛叉哄哄的潘恒升,兩人生生把一部好故事,掰彎了,撅折了,揉碎了放入很多強烈風格來隱晦傳達這個故事。

  這就造成,讀懂的人,對它愛不釋手。不喜歡的人,直接掄膀子罵街。

  吳孝祖不是韋家揮,沒必要去拷貝他的拍法。

  注定這是一部吳孝祖風格的《一個字頭的誕生》。哪怕就是賣噱頭,在1986年,也足以頂死新浪潮那群人。

  看著蔫蔫的啃著豬蹄,輕抿小酒,吃的很香的黃月泰,吳孝祖嘴角一翹。

  黃月泰的電影風格是什么?可能很多電影人都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因為他本身的攝影風格就不拘一格,不顯于行。

  導演要什么,他就給你什么,千變萬化,且每一種都不弱于人。

  這確實是一尊大神!

  有這位電影行的大咖出手,吳孝祖信心足了不少。

  祖孫三代什么的最有愛了。只缺了劉瑋鏹的師傅敖志軍,師公都有了,師傅還會遠嗎?

  后世各個導演都有自己的御用攝像師。

  墨鏡王御用攝像杜可風;杜琪鋒愛將鄭兆強;徐可麾下蔡崇輝、黃中標;陳木勝深愛的潘耀明等等。

  這都是一步一步磨合下來的緣分,可遇不可求。導演選攝影師,同樣,攝影師也擇導演。

  日后,一提起吳孝祖的御用攝影師,祖孫三代侍奉左右,嘶,這感覺,美!

  渾然不覺自己的大胸弟也混進了攝影師的隊伍中。

  吳孝祖感覺自己走起路來都帶風——

ps: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