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尚書聽到這話,臉色好看了一些:“楚弦,你既然知道,就應該明白有些事情,已經是根深蒂固,地主地霸一級,已經是圣朝根基,且人數眾多,你動他們,便是動搖圣朝根基,別說是我這邊你通不過,便是上了朝會,或者是在首輔閣內討論,都不會有人支持你。相反,你如果提出來,不光是通不過,還會惹一身騷,你又何必如此?”
楚弦一笑,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道:“尚書大人,您既然也能看出這件事的弊端,便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些事情,可能幾百年都不會顯露問題,但這不代表永遠不會出問題,眼下是圣朝強盛,但倘若將來政局稍有衰敗之勢,試問,那時候問題暴露出來,會不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楚弦是反問了戶部尚書一句。
這一句反問,讓戶部尚書回答不出來。
楚弦繼續道:“或許這是將來的事情,或許你我會想,這種事就交給后人去解決,可萬一,他們解決不了呢?便如咱們一樣,前畏狼后懼虎,最終怕是會釀成大禍,到時候可就真正動搖圣朝根基了,到時候,大人與我,都會成為圣朝的千古罪人。”
這一句話出口,戶部尚書身子明顯震動了一下,明顯是在做掙扎。
楚弦沒有再繼續說話,而是行禮之后退了出去,有些事情,的確是需要一些時間來思考,來做決定,尤其是這種推行類似于‘刮骨療毒’一般政策的時候,更是需要巨大的勇氣和魄力。
楚弦是無畏,但他一個人畢竟能力有限,所以他也必須要爭取別人的支持,土地改革的事情是戶部主導,所以戶部尚書那邊,就成了楚弦第一個必須要攻克的堡壘。
有戶部尚書的支持,這件事才有可能,否則,楚弦就是再怎么折騰,怕最終結果都是無濟于事。
而以楚弦對戶部尚書的了解,楚弦知道,對方也早就看出現行政策的弊端,也有要改革之心,只是即便是道仙,即便是首輔閣級別的官員,要推行這種類似于‘翻天覆地’的政令時,也是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上一次失敗便是因為如此,但好在,這一次有楚弦與之并肩作戰。
土地,確切的說是耕地,乃是立國之本,對于圣朝來說也是如此,圣朝推行的是私有制毒,系土地為私人所有,但卻是可以買賣,只需繳納稅銀便可。
當初指定時,的確算是不錯,但這個制度弊端極大。
這世上的人,總是逐利,而人有強弱,也分聰明和愚鈍,有遠見者,從一開始便將土地所有權緊緊攥在手中,不光如此,而且還會想方設法從他人手中,或利誘買入,或強取豪奪,總之就是各種的收入囊中。
耕田有限,時間長了,有的人便是坐擁良田萬頃,而大部分人,從生下來,便是兩手空空,因為從祖上開始,他們的土地就丟了,或者是被賣了。
沒了土地,如何謀生?
工匠不愁,商人不愁,但這世上,更多的還是農戶。
農戶要耕田,但無田可種,那就只能是向那些有土地的地主地霸租用,這么一來,出了苦力,所得大部分都得上繳,這日子過的如何,就可以預見了。除了少數的通過其他方式來改變命運之外,大部分的人,祖祖輩輩就這么過來了。
所以富的越富,窮的越窮。
最恐怖的是,掌握資源和財富的地主地霸一級,數量極多,自成體系,其他人幾乎很難從他們手中謀取利益,這一個階級就像是一層隔斷,將整個圣朝割裂成兩半,更像是一個恐怖的寄生蟲,從上吸食養分,從下吸食血液,而他們自己,不思進取,卻占據大量田地和財富。
楚弦知道,有些地方,這地主地霸一級,甚至在影響力上可以比肩當地官府,有的家族,只有十幾個人,卻坐擁當地縣城周圍半數耕田。
試問,這種情況繼續下去,遲早會出大事情。
而且只要是對這一個階層不利的事情,都會被抵制,或明或暗,很多政令,只能推行到城府一級,到了縣府甚至是村子里,就很難執行下去,下面假意遵從,實際上卻是陰奉陽違,類似的事情時有發生,又難以追責,就算是發現了一起,處置之后,也根本無法撼動大局。
正因為如此,才說明這件事已經到了必須要處置的地步。
當然,對于圣朝來說,維持現有的制度也沒什么,畢竟絕對的武力是掌握在圣朝手中,一位道仙就可以平定一州之地。
可治理天下,不是依靠武力,而是要靠良政和寬柔,否則眾多仙人何必耗費心血和時間完善制度,為圣朝鞠躬盡瘁?就是要秉承太宗圣祖振興人族之使命,為何巫族創立數萬年,卻不及圣朝五千年?便是因為如此。
不過楚弦心里清楚,自己落在紙上的東西要真正的推行下去,變成實實在在的東西,要走的路還很長,而且絕對是步步驚心,就看戶部尚書這種級別的存在,都幾次勸阻,忌憚無比,便知道這件事的難度。
可有難度,才更值得去做。
楚弦現在已經不是十幾年前的愣頭青,在官場,他也算是沉浮多年,官場的各種潛規則,各種道道,他也是清清楚楚。若是一般的政令,以他目前這個級別,都不需要在首輔閣內部通報,直接拿到朝會上表決,能通過的概率絕對超過八成。可這一次的土地改革之法卻是非同小可,必須要和首輔閣通氣,而且要得到大部分成員的認可,就算是不支持,也希望他們不要扯后腿來反對。
相對于首輔閣,楚弦實際上更擔心的是朝會。
首輔閣內的官員,那都是圣朝最最精銳的存在,胸懷之廣,幾乎都是為公,只要是有利的東西,首輔閣內通過的概率極大,就算是楊真卿這種當年和楚弦有仇怨的仙官,在這種‘大是大非’上,楚弦相信對方也絕對會堅定的站在改革派一方。
可朝會就不一樣了。
朝會官員眾多,代表各方利益,有的時候還有一些觀念陳舊,不思變通的老頑固,這些倒還好,至少是正面的,如果再遇到一些有陰謀有自己小算盤,甚至自己偷偷囤積田地的官員,那這一份政令,等于是在要他們的命。
他們能同意才怪,雖說自己官位高,但朝會上那些官員若是集合起來,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最麻煩的是,就算是以首輔閣的強硬強行推行下去,可首輔閣內的官員才有幾個?真正執行下去的,還是得依靠下面的各級官員,若是他們陰奉陽違,表面答應,實際上卻不做事,那此次改革也只是形同虛設。
類似的事情以前就發生過,不是楚弦危言聳聽。
楚弦不想光打雷不下雨,既然要做,就要做徹底。
他從戶部尚書這邊離開,便去找了崔煥之,去找了孔謙,只要是能在朝會上有一席之地的,而且屬于自己這一方的人馬,楚弦都會提前去親自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持。
顯然,無論是崔煥之還是孔謙,在知道了楚弦的想法之后,都表示了支持,這一點楚弦也是早有預料,自己若是連這二位都說服不了,那這件事也就別干了。
自然那些關系不錯的官員,楚弦這幾日都是親自去游說,不過這些官員人數也不多,且都是楚弦好友,就算是有的持保留意見,也不會提前說出去。
除此之外,楚弦最需要去說服的,自然是蕭禹太師和大司徒。
這兩位,一位是首輔閣首座,目前執掌圣朝最高權柄,另外一位,主管所有內政,還有現任尚書令。
這三位都是要提前知會的。
蕭禹太師那邊沒有任何問題,而且蕭禹太師也告訴楚弦,關于圣朝田地之改革,早在呂巖太師在任時就想過要動,只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也是怕牽一發動全身,所以一直拖到現在,蕭禹太師也有此意,楚弦這時候提出來,當真是一拍即合,蕭禹更是告訴楚弦,這件事他會全力支持,只希望楚弦能真正的做下去,而不是干打雷不下雨,若是再失敗,對于圣朝首輔閣的威信也是有損失的。
能得到蕭禹太師的全力支持,楚弦自然是有了底氣。
大司徒那邊,也同樣是一個意見,那就是支持,對于大司徒,楚弦是相當尊敬,大司徒的年歲已經是相當高了,卻是放棄了繼續修煉,提升修為,而是將所有精力放在圣朝政務上,誰都知道,大司徒能突破境界的可能性極小,如此說來,他壽元所剩已不多,但大司徒依舊能云淡風輕,這份心境,著實是讓人佩服。
而在楚弦去找尚書令李淵明時,卻是遇到了麻煩。
圣朝尚書令,官職是相當大的,職權也高,只不過李淵明此人過于保守,而且在首輔閣內,之前就被身為中書令的蕭禹壓著,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