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17章 后門事件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撿到一個星球

  五月1日。

  一個大好消息,從設立在田津市的超算研究中心傳來。

  歷時近一年,星海科技第一臺自主研發的超級計算機超新星1號,研制成功了。

  自此星海科技有了自研的超算系統,可以大幅節約超級計算機的購置費用了。

  關于“超新星1號”的性能,該項目負責人趙章來,在遠程電視會議中,為陳今講解了一番。

  趙章來四十多歲,帶著眼鏡,穿著一身的白大褂,本來是在國防科大工作的副教授級專家,參與過“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的研發項目,該項目中趙章來擔任的是“次席架構師”,角色非常重要。

  為了把他挖來,陳今不僅給他開出了一千萬的年薪,星海科技跟國防科大簽訂了《嚴格保密協定》,支付了1個億的技術授權費,對方這才愿意放人。

  但實際上,超新星1號用到的機構,是陳今從大坑基地帶過來的,明顯比“天河二號”的架構先進的多,把趙章來挖過來,只是因為他比較熟悉這塊而已……再先進的技術,也得讓有經驗的人來實現。

  至于國防科大那邊,他們已研制出了運算速度百億億次的“天河3號e”,明顯過時落伍的“天河二號”技術,不再那么重要,所以一些人才被挖走,也不是特別計較。

  倒是星海科技開出的千萬年薪,讓國防科大內部轟動,以及很多領導惱火:“簡直是在擾亂軍心!”

  趙章來介紹道:

  “陳總你提供給我們的超新星架構,至少比‘天河二號’先進了兩代,與‘天河3e’旗鼓相當,理論上可以在這個架構基礎上,研發出百億億的艾級超算。”

  “不過你說公司超算短缺,急著要用,我們就小打小鬧,先做出了一臺小型的‘超新星1號’。”

  “超新星1號的峰值運算速度,大約為12.5億億次/秒,持續性能為10億億/秒。”

  “總體水平與未升級前的神威太湖之光相當,性能排名全國第三。”

  “但是由于架構先進,超新星1號的功耗比表現十分出眾,我們做到了9g/,這超過了神威太湖之光a的6.5/,跟天河3號e的功耗比相當……全球表現都是頂尖的,幾乎達到了傳統計算機的極限。”

  “這樣的功耗比,每年省下的電費都數以億計。”

  陳今點頭,超級計算機最貴的不是硬件建設費用,而是高昂電費!

  比如“天河二號”就是一個耗電大戶,整機功耗17,808千瓦,搭載水冷散熱系統以后,功耗將達到24兆瓦……相當于小型核發應堆提供的電力。

  電費每年高達1億人民幣。

  超新星1號的持續運算性能是天河二號的3倍,但超新星1號還要節能30,每年產生的電費大概6600萬。

  用起來更加省錢。

  “此外陳總提供給我的超算架構,有著難以想象的穩定性,一般的超算故障率相當高,每壞掉一顆計算核心,就需要耗費半小時去維修,而超算內的計算核心有幾萬、十幾萬個,經常會有一兩個出現故障……這樣的超算是無法滿足長期使用的,只能跑一些短期的計算項目。”

  “但咱們公司的很多程序應用,需要長期的運行、計算……不允許超算經常發生故障。”

  “我們超新星架構采用了故障自檢與智能并行技術,一兩個計算核心故障不影響正常使用,開機狀態下可以直接更換……甚至就算有一半核心故障,也能正常使用。”

  “從穩定性來說,超新星架構完全不弱于天河3號e所用的架構。”

  “而且超新星架構具有極大拓展性,完全可以在此架構基礎上,開發出e級超算。”

  趙章來說道,對于超新星架構的種種優點,他半天都講不完,總之他跳槽到星海科技的決定是對的,在這里研究超算不僅預算充足,未來前途也是一片光明。

  他感到非常滿意。

  陳今連連點頭。

  關于超算,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把大量cpu堆到一起那么簡單,簡稱“堆核”。

  實際遠遠不是那么容易,要讓幾萬、十幾萬個的計算核心一起工作,同時處理一件事情,產生的海量數據,很容易超出通信線路的傳輸帶寬,超出內存和硬盤的讀寫能力……這些瓶頸只能靠先進的架構去突破。

  而超算領域,z國的超級計算機屢屢霸榜,經常蟬聯世界第一是有原因的,就是因為我們的芯片不行,八十年代以來甚至更早些時候,z國的科研人員只能橫向發展cpu并行運算,以數量補質量。算是在那個處處落后的年代里,老一輩科研人員,在計算機領域留給后輩的唯一禮物了。

  這也是為什么國外禁售先進cpu后,z國科研人員利用落后幾代的國產cpu,依然能打造出第一超算的原因。

  而星海科技自研的這臺“超新星1號”,所用的cpu、內存、硬盤等等核心零件也全是國產的,甚至為了降低購買價格,星海科技一次性下達了足夠生產15臺“超新星1號”的巨額訂單,驚呆了那些生產廠家。

  于是“超新星1號”的造價成功降了下來,除去研發支出,單以硬件成本算,超新星1號的造價,大概為5億左右。

  “果然是買不如造啊。”

  陳今感嘆一句,對趙章來道:“超新星1號先給我組裝五臺出來,公司要用!完成這項任務后,你們馬上投入到艾級超算研發中,研制出運算能力達百億億次的‘超新星2號’。”

  “明白,陳總。”

  趙章來點頭道。

  時間又過去了幾天。

  一個不太樂觀的消息傳來。

  《星云系統》項目負責人馬小兵說道:“陳總,這幾天使用‘星云工作室’嘗試做星云app開發的程序員數量,從最多時的100萬,降低到了不足10萬,出現斷崖式的下跌。”

  “因為谷哥公司那邊強制推送了一個‘防刷機補丁’,凡是打上了這個補丁的手機,只要刷機成星云系統,該手機的底層硬件便會損壞,無法使用……目前國內有90的安卓手機中了這個補丁……這簡直是流氓推送!病毒推送!目的就是為了封殺我們的星云系統!”

  這也直接證實了那個傳言國外軟件或操作系統中,留有后門的傳言,果然是真的。

  甚至不僅是軟件中有后門,底層硬件中應該也有……否則軟件層面的更改,怎么會損害硬件?

  故而“后門事件”石錘之后,一方面z國信息安全部門正在調查,很快會給谷哥公司一張罰單。

  另一方面,本來想參與進星云app開發的廣大程序員們,信心頓時被極大動搖了,紛紛選擇放棄。

  因為事情發展到這里,已經不單單是軟件方面的問題了,星云系統再好也沒什么用,只要底層硬件的后門還在,星云系統依然有可能崩潰。

  除非星海科技公司有辦法做到硬件、軟件全部自主,否則星云系統不可能做起來。

  有位資深程序員感嘆:“星云系統將用它的死亡,給我們敲響一個警鐘,除非軟硬件全面自主,否則后門永存。”

  但星云系統真的要死了么?

  這場嚴峻的挑戰,星海科技只能無可奈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