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清心頭豁然敞亮不少,揪著自己胡須的手放了下來,看向冷靜的顧瑤,以平輩人的口氣問道:“這話怎么說?”
顧老夫人還是有些糊涂,又隱約覺得顧瑤下面的話不僅能救出老四,還能給顧清帶來好處。
她頭疼的厲害,索性不去自己想了,一把拽過顧瑤,輕聲問道:“快些把你的主意說出來,別讓我著急。”
顧瑤自信一笑,“其實我不說,大伯也會想到的,侄女不過是提前一步罷了,我也只是略微想到了一些零碎的解決問題思路,還請大伯斧正。”
她的主意再精妙也不能越過大伯顧清去。
一來顧清是長輩,二來顧清才是顧家頂梁柱。
她的主意再好,也需要顧清去一樣樣安排。
外人官府可認識顧瑤是誰。
他們也都把顧瑤看做是被黃燦退婚的草包丫頭。
顧瑾皺著的眉頭松開,嘴角勾起,他也猜到了大概。
“好,你且說來聽聽,我幫你參詳參詳。”
顧清口氣中含著毫無遮掩的欣賞,瑤丫頭不簡單啊,冷靜仔細,為人處事上高出顧璐不止一籌。
以前顧璐也時常去他書房談論朝政,雖然顧璐往往能一語中的,切中要害,但他若是仔細詢問,她反倒沉默了。
而且顧璐雖是盡力掩藏,但顧清還是能看出顧璐眼中的得意。
她好似很享受指點顧清的感覺。
顧瑤先幫顧老夫人換了放在額頭的濕手巾,顧老夫人心頭舒坦了幾分,孝順懂事的丫頭就是招人喜愛。
這些只是小事,誰都能做到。
但有心的人自然能做,無心的人看到了也想不到去做。
歐陽氏再旁看著顧瑤,再想到以前討好孝順自己的顧璐,。
差距啊,不比較還真看不出是否真心來。
“其實我最擔心不是父親能否洗清冤枉,畢竟大伯父不會眼看著父親陷入牢房而不管不顧。”
顧清點點頭,心頭也是舒坦的,方才好似他成了不顧幼弟死活的狠心兄長。
對另外兩個庶弟,他自然不會盡心盡力,但是對四弟,他以后有親兒都未必有對四弟的耐心。
“原本我也不知京兆府尹同伯父的矛盾,我是聽姨娘提起,她格外擔心父親在牢中受苦,我也怕父親那性子在牢中再說出什么或是被嚴刑逼供。”
“他敢!”
顧老夫人先是火了,“他敢對老四逼供?反了他了。”
“祖母息怒,不說逼供。”
顧瑤太清楚衙門是如何審案的,“只要稍稍苛責父親幾分,父親能受得了?最后即便父親是冤枉的,您把父親接出來,也難以在他身上查到任何的傷口。”
她眼里閃過對顧四爺的擔心,那么精貴的身子,傷勢還沒痊愈,即便不受私刑,在沒人關照的牢房,他也挺不了多久。
“拐賣的案子本就該京兆府尹管,畢竟這是在京城的地界發生的案子,又牽扯到父親這樣的勛貴官宦子弟,宛城知縣已經沒資格過問,此案的案宗早就交給京兆府尹了。”
“六妹還沒切入正題?總是繞來繞去的,別是你故意拖延時間,你自己也沒想到好主意吧。”
顧珈不耐煩開口,冷笑道:“不想救父親就直說,故弄玄虛你也不嫌棄丟人。”
“閉嘴!”
不用顧瑤說話,顧老夫人率先開口,歐陽氏拽了顧珈一把,低斥道:“人蠢就少插嘴!”
人蠢?!
顧珈差一點被這句話憋吐血。
“瑤丫頭慢慢說,我相信你是有法子救你爹的。”
顧老夫人鼓勵般拍了拍顧瑤的肩膀,“說詳細一些,我也能聽懂。”
顧瑤不在意笑了笑,不受顧珈任何影響,繼續說道:“如何才能讓京兆府尹也沒資格過問?大伯可以去同皇上說……”
顧清了然笑道:“入閣?!”
“兩位入閣的人選同時遭受了算計,綁架拐賣案子雖是小案子,可涉案的人背后分別站著大伯和榮國公,一旦處置不好,便會滿朝嘩然,百姓也會看到朝廷大臣不和,皇上顯然不愿意看到這樣的局面。”
“大伯父去皇上面前求個公正審訊,皇上有八成可能會把案子交給大理寺等三司共同會審。父親也會從京兆府尹手中交到天牢重地。”
顧瑤眸子亮亮的,在眾多人眼皮子底下,顧四爺的安全起碼有了保障,守天牢的人定然不會似京兆府尹不給顧清面子。
顧清笑容多了幾分輕松,“六丫頭說錯了。”
顧瑤一愣,卻不改自信,她不可能錯!
顧清道:“不是八成,皇上十成十會把案子交給大理寺。一會瑾兒同我去書房。”
“是,大伯父。”
顧瑾不會錯過這等學習的好機會,欣然點頭答應下來。
“侄女絲毫不懷疑大伯父會替父親洗清冤枉,若是用得上侄女,大伯父盡管吩咐。”
顧瑤敞亮的說道:“不過似五姐方才所言,我很難答應,畢竟女子對榮國公來說無足輕重,而以救命之恩得來的恩寵,也不會長久。何況顧家幾代女子沒有給人為妾的,顧家門風更為重要。”
顧老夫人微微頷首,“你不愿意做的事,我不會逼你,更不會拿你父母兄弟威脅你。”
“父親一旦關進天牢,他許是還能得到一場好機緣。”
顧清眼里閃過迷茫。
顧瑾輕聲說道:“六妹說得機緣是……是被皇上關進天牢中有三年的趙煉?”
旁人都是因惹惱隆慶帝而被關進天牢,趙煉卻是同皇上慪氣,自己搬去天牢。
他脾氣極是倔強,名聲又太好,隆慶帝為明君之名,拿他沒有任何辦法。
不是沒人勸過趙煉,可勸說的人都被趙煉說得啞口無言。
“你確定老四能說動趙煉?”
顧清神色激動,趙煉這三年天牢蹲下來,在士林和清流中名聲太過響亮,他在天牢寫的文章被看做是錚臣必讀。
可一個鐵骨錚臣,一個紈绔子弟,這兩人就是關在同一個牢房中,也尿不到一個壺里去。
顧瑤道:“不試試怎知不成?大伯父有時也對父親無可奈何,被他的一套說辭說得……不得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