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的晨曦中,一個身著青色儒衫的俊秀小少年翩然而立。
少年只有十歲,身形尚未完全長成,略顯出少年人的單薄。俊秀的臉孔也有幾分稚氣。一雙清亮的黑眸中蘊著絲絲笑意。
正是佑哥兒。
曾祖父是當朝首輔,親爹是五品的翰林學士,親娘是謝皇后志同道合的同窗好友。和阿蘿公主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相貌俊秀,品性出眾,才學無雙。
年僅十歲的陸天佑,已穩居年輕一輩的京城貴公子第一人。
少年得志,春風得意,不免有幾分勃勃的銳氣。便如霖哥兒等人,此時都有些初出茅廬不怕虎的鋒芒。
佑哥兒卻是光華內斂,溫潤如玉。
“佑哥哥,”阿蘿又笑著喚了一聲:“你今日怎么來得稍遲了一些?”
阿蘿這一笑,如枝頭花苞初綻,又如陽光透過云層。
佑哥兒心里涌過陌生的悸動,默默地凝望笑顏如花的阿蘿妹妹,一時竟忘了出聲。
阿蘿秀眉微挑:“佑哥哥,你怎么不說話了?”
一個俊俏的男孩臉孔湊了過來,笑嘻嘻地說道:“還能為什么?定是因為今日是最后一日進宮讀書,心中不舍了唄!”
九歲的小寶兒,臉孔俊俏,表情豐富……也依然淘氣好動。
事實證明,有些人的淘氣是天生的,怎么也拗不過來。
譬如小寶兒,在幾位夫子和自家親娘的嚴格教導下,依然大大咧咧快快樂樂地長大了。當著大人們的面不敢胡鬧,一轉身就上樹捉鳥下水摸魚爬假山跳樓閣……
讀書倒也有些進益,不過,總不及阿蘿佑哥兒等人。穩穩地占據了倒數第一的位置,無人能撼動。
頭痛無比心力交瘁的秦思蕁在這三年里又生下了小兒子三寶兒。實在沒多少精力管教小寶兒,索性一橫心隨他去了。
好在小寶兒除了淘氣些并無別的壞毛病,對女孩子格外照顧。和阿蘿卿姐兒都相處得極好。總算令可憐的母親心里有些安慰。
阿蘿聞言也笑不出來了,悵然嘆道:“是啊!今日是我們最后一起讀書了。”
他們一日日長大,不宜再一起讀書了。應該各自去松竹書院蓮池書院了。今天是他們在宮中讀書的最后一日。
佑哥兒也是滿心眷念不舍,目光在阿蘿美麗精致的臉孔上流連,輕聲安慰道:“松竹書院和蓮池書院就在隔鄰。想見面不是難事。以后我和小寶兒每日散學就去蓮池書院外等著見你一面,再各自回家。”
小寶兒興致勃勃的插嘴:“這個主意好。”
卿姐兒也湊了過來:“你們在說什么?”
卿姐兒生得秀氣水靈,又面嫩皮薄,平日說話細聲細氣。不高興或受了委屈時,眼里就浮起水汽,看著惹人心憐。
也因此,阿蘿佑哥兒小寶兒平日對卿姐兒總格外照顧幾分。
小寶兒轉過頭,將剛才的話又說了一遍:“我們正說著以后去蓮池書院松竹書院讀書的事……”
話沒說兩句,卿姐兒眼里已經有了水珠,哽咽著說道:“我舍不得和你們分開。”
小寶兒心里也酸溜溜的,低聲道:“卿妹妹,我也舍不得你……”眼角余光瞟到阿蘿,立刻又加了一句:“和阿蘿姐姐。”
阿蘿:“……”
臭小子!別以為我看不出來你是后加的一句。
四個孩童青梅竹馬一起長大,感情極好。不過,彼此之間感情也有親近和更親近之別。佑哥兒和阿蘿更親厚,小寶兒和卿姐兒更要好些。
他們習慣了白日在一起讀書。現在乍然面臨分別,心里都難受得很。
卿姐兒小聲哭道:“為什么我們要分開讀書?不能一直在一起讀書嗎?”
當然不能啊!
佑哥兒小寶兒是男孩子,我們兩個是女孩子。男女八歲就應分席,我們在一起讀書至九歲十歲,已經令父皇母后遭惹了許多非議了。只是沒人敢當著我們的面嚼舌而已。
阿蘿心里默默想著,口中卻未明言,好言寬慰卿姐兒數句:“卿妹妹,你別哭了。至少我們兩人還能一起去蓮池書院讀書,以后我們兩個還是同窗。還會有許多同齡的女孩子和我們一起讀書呢!”
“到時候,我們會結識更多的同窗好友。就如我母后和你娘當年一樣。”
卿姐兒的悲傷來得快,去得也飛快,聽到這兒擦了眼淚,點點頭:“阿蘿姐姐說的對。”
小寶兒:“……”
親眼見證了小青梅背棄友誼的速度有多快!
小寶兒的表情實在有趣。佑哥兒低聲悶笑不已。
即將離別的傷感,也被沖散了。
“喲!小哭包,怎么一大早就哭上了!”
一個熟悉的討嫌的男孩子聲音在眾人耳畔響起。
卿姐兒的綽號是“小哭包”。當著眾人的面喜歡這么叫的,只有霆哥兒。
霆哥兒今年也是十歲。這三年來,霆哥兒的個頭猛躥了一截,比鈺哥兒欽哥兒還要高一些,一躍成了眾孩童中最高的一個。身體也格外地壯實。
不過,個頭雖高,并不代表霆哥兒就真得長大成熟了。一張口,欠抽討嫌總是免不了的。
小寶兒反射性地翻了個白眼:“卿妹妹想哭就哭,關你什么事?”
霆哥兒長期穩居倒數第二,和小寶兒一起時常被留下“開小灶”,也因此結下了“牢不可破”的深厚友情。表現方式通常為打嘴仗……
主要是一動手就會被嚴懲。兩人不得不忍著動手的沖動。
霆哥兒撇撇嘴,一臉嫌棄:“女孩子就是麻煩,動不動就掉眼淚。真沒趣!和她們一起讀書幾年,現在總算熬到最后一日了。”
說著,又自得其樂地笑了起來:“想想以后不用再看某些人哭鼻子抹眼淚,真是愉快啊!”
卿姐兒被氣得眼睛都紅了。
小寶兒氣得火冒三丈,用力握拳,一個沖動就要沖上前揍人。
袖子被拉住了。
是阿蘿冷靜地拉住了小寶兒。
阿蘿將小寶兒扯到一旁,自己卷起衣袖:“一邊去,讓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