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然一向知道大梁以中原之主自居,禮儀之邦,文明之國,嫌棄他們乃外邦蠻夷,不遵教化。想來也是怕大梁過河拆橋,解了燃眉之急就不認舊賬。
所以才這般大張旗鼓,光是出使的人數便達到了少有的二百人。
要知道,以往柔然與大梁交好,派個三五十人便不少。
浩浩蕩蕩二百人,唯恐別人不知道。
不過既然柔然不怕北吳知道,大梁就更不懼了。
永平帝便是留下來和謝顯商量柔然使團之事。
“……以往是怕走露風聲,如今諸葛復父子功成便無須隱瞞,合該昭告天下,以示表彰。”謝顯微笑道。
永平帝頻頻點頭。
“多虧仆射之計,才解了大梁之危。朕,亦多虧仆射扶持,否則焉有今日九五之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庶人王氏與廢太子弒君謀逆,正是人人得而誅之。臣承蒙先皇賞識,得以一展報負,陛下乃先皇欽定的接班人,天選之子,宅心仁厚,有先皇之風,臣肝臟涂地,亦不敢有絲毫懈怠。”
一席話,把先皇夸完再夸再任皇帝,永平帝聽的心里跟偷吃了二斤蜜糖似的。
謝顯不是奸佞之臣,口蜜腹劍的,他是直臣,向來有一說一,又有世家公子的大家風范,極少拍皇帝馬屁,所以從他嘴里說出這樣一番話來,尤為難得,永平帝是當真話聽的。
“大梁有今日,不全是臣一人之功勞,是天偌吾皇,君臣同心,無數的將士拼死護衛之功。”
“出使柔然,在臣來講只是一計,真正使出全力說服柔然,與大梁站在同一陣線,甘為馬前卒最大的功勞始終是諸葛復父子。”
“正是,愛卿覺得此番歸來,朕該封個什么官職給諸葛愛卿才好?”
謝顯沉吟:
“在今日之前,天下皆以為給事中臨陣逃脫,投降叛軍,對其多有詆毀。如今真相大白,倒是不懼人言。皇上何妨請眾臣群策群力,出謀劃策?”
給事中,說的自然是諸葛復。
以前諸葛復還未出使柔然之前的職位。
先前諸葛復掛冠而去,職位已經被皇帝給免了,謝顯也不好稱呼其官職。
在這之后皇帝一句諸葛愛卿,便是肯定了諸葛復的朝官身份,謝顯這才稱呼了之前的職位,倒不是恢復其職位之意。
永平帝聞言,眼睛笑成一條線,顯然極滿意謝顯的建議。
“愛卿說的是,愛卿從龍有功,朕有時難免過于依賴愛卿,什么都想先聽聽愛卿的意見。”
謝顯但笑不語。
“那,朕明日早朝再與群臣再議。”
頓了頓,永平帝才遲疑道:“只是……選出來給柔然成親的‘公主,前幾天一場風寒,死了。”
所謂的公主,不過是后宮選出來識文斷字又容貌過人的宮女,封了個公主的頭銜,代大梁真正的公主嫁過去而已。
誰也想不到在柔然使團的消息傳來前兩天,公主就死了。
“那便再選出德才兼備的公主就是。”
這種事,謝顯不明白何以永平帝會來問他。
朝中大事不想他把持,倒是后宮雞毛蒜皮的小事來問他,給他找點兒活,以示他‘大權在握’嗎?
謝顯有點兒好笑。
說永平帝有先皇之風實屬夸大其詞,不過學了個皮毛,到底是十幾歲的小皇帝,不比先皇老奸巨滑。到底經歷的事少。
“……也是。可萬一柔然發現她不是真正的公主,會不會惱羞成怒?”
謝顯默,一直以來他就沒想過用假公主,真假公主其實都跟他沒關系。
宣城公主雖與蕭寶信交好,卻更是永平帝一母同胞的嫡親妹子,輪也輪不到她。至于其他人,謝顯認識誰是誰啊。
是永平帝想出這么個主意——現在想來也不知是誰使的計,讓皇帝聽了。
現在不知怎么了,回過味兒來了,還是怎地,又覺得怕被人拆穿了?
“若是皇上想,宮中想必有適齡的公主?”謝顯問。
永平帝:“朕只是怕一旦拆穿,影響與柔然的關系,萬一柔然與北吳連成一線,針對大梁……”嫁真公主他不是沒考慮過,可是適齡的公主除了宣城也就是廬江。
與其用廬江和柔然結盟,他更愿意將廬江指給楊劭。
楊劭是他的心腹重臣,這樁婚事里面帶給他的,要遠比嫁與柔然更重要。
可是,他又怕柔然翻臉。
謝顯暗嘆了口氣。
“柔然看中的何嘗是咱們大梁的公主?不過是之前允諾給柔然的諸多利益,公主是錦上添花,利來有代嫁公主一說,彼此心知肚明。更何況代嫁公主也上皇族玉牒,與宮妃所生其實差別不多。”
言下之意,人家柔然真沒多注重你們這皇室血統。
把里面的利益糾葛都給皇帝講清楚,謝顯便躬身告退。
至于另一種可能,讓宗室女代嫁這一選項,謝顯根本是提都懶得提。
皇帝不愿意把自家妹子遠嫁蠻邦,旁的宗室便愿意嗎?
他本來就得罪了世家,再把宗室給得罪了個遍……
皇帝真當他謝顯是傻子嗎?
河還沒過,就開始拆橋,也不怕把自己給淹死。
他能搬倒王皇后,平定建康之亂,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皇帝居然會以為這點兒小把戲他看不出來。
是他高估了小皇帝了。
走出皇宮,謝顯就被郗廷尉給堵個正著,郗廷尉坐在牛車里,挑開車簾向他微微一笑:
“謝仆射可有興致與老夫一同品茗?”
謝顯自不推辭,徑自上了車。
一直被傳有今天沒明天的郗廷尉滿面紅光,精神抖擻,眼睛利的跟鷹一樣。
“顯本來想今日去郗府拜見廷尉,不成想讓廷尉搶先,是顯失禮了。”
“失禮的是我家小十二。”郗廷尉笑道。“能鬧到公堂之上,仆射令老夫……耳目一新?實在是找不出其他的詞了。玄暉處事,總是令人摸不到脈絡。”
謝顯:“這事兒本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顯俗世繁雜,實在沒有精力給他們斷案,也恐進退有損郗謝兩家世代的交情。”
“嚴棟為寒門出身,不在咱們之中,便相對客觀。”
/html/book/51/51196/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