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656章旗影垂垂囚身影,柴聲叩叩傳消息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詭三國

  或許下一個亡魂,就是我的。

  我是樂進。

  之前我扮作販柴人混入城中,遠遠看見夏侯將軍在二樓窗前。

  喝酒。

  我真沒想到會是這樣。

  當我和夏侯惇對視的時候,我依舊不敢置信。

  夏侯惇竟然可以安然無恙的在城中喝酒?!

  我絕不會認錯!

  沒來安邑之前,我設想過很多……

  甚至想過夏侯惇會被捆綁起來,像是一只猴子一樣,囚在籠子中示眾。

  可是唯獨沒想到,這家伙竟然可以如此的逍遙!

  或許也不算是逍遙自在……

  因為我也在夏侯惇的不遠處,發現了一些驃騎軍的兵卒,有明哨,也有暗哨。

  這或許是在監視夏侯惇,也或許是在保護夏侯惇。

  或者兩者都有?

  丞相的密令在我懷中發燙。

  發燙的不是絲帛,而是隱藏在墨色之下的意思。

  若不能救,便讓他自愿盡忠。

  當然,也有可能是我理解錯誤……

  可我知道,若他死,夏侯氏必遷怒于我;若我救,便是步曹休后塵。

  雖然我沒讀過多少書,但是我知道,華夏之中,最多的并不是敵人的刀槍,而是內斗之時自己人射來的箭矢。

  而且站得越高的人,便是越容易成為其他人暗箭的目標……

  我不明情況,所以我先離開了,但是夏侯惇明明看見了我,卻沒有揭發我。

  沒有驃騎軍的兵卒在城內城外抓捕。

  這或許是好事,也或許是壞事。

  在城外野人一般生活了十幾天之后,我決定必須再見一次夏侯惇。

  樂進抬頭看著安邑縣城的城門,裹緊身上那件沾滿塵土的粗麻短褐,混雜在入城的人流里。

  他背上沉重的柴捆,壓得身形更顯矮壯,混在一群真正的販夫走卒中間毫不起眼。

  他之前裝扮過文士,混上了酒肆喝酒,但是他實在是和文人太不搭了,要不是他警覺,走到半路上就在小巷子里面將文士行頭都換了,怕不是早就被人一路跟到了藏身之處!

  所以,他不能再混上酒肆了……

  現在換成了勞力模樣,就自然了許多。

  前幾次混進城,以及這一次,城頭和城門值守的兵卒在樂進身上掃過好幾次,也都沒有發現有什么問題。

  因為樂進原本就是行伍出身,風霜雨露在他臉上身上留下了和那些士族子弟完全不同的痕跡。如果不是扒拉開他的衣服,看他身上的疤痕,其實他和那些勞苦的百姓也相差無幾。

  樂進埋著頭,腳步不疾不徐,混雜在柴草與汗水的酸腐氣息中,悄然滑入了這座河東郡的堅城。

  安邑縣城,包括河東在內,都是外松內緊。

  外松,是因為現如今河東不是需要緊張的氛圍,壓抑的環境,而是需要更多更快的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如果天天不是兵馬來去,就是抓捕奸細,百姓民眾自然會緊張起來,無法正常生活。

  而且,關鍵的問題是,有誰能保證小吏不會抓錯人?

  跨縣抓人,有沒有可能抓錯?

  但是抓錯了會認錯么?

  認錯了就等于是百姓民眾知道暴力機構就僅僅是暴力機構而已,并不能代表青天,也無關什么忠孝仁義,而且還會引來下一次抓捕的時候百姓民眾的質疑。

  所以打死也不會認錯的。

  可是不認錯的這種方式,無疑又是助長了那些工作簡單粗暴的小吏的氣焰。

  大不了道歉么!

  所以,為了安定,荀諶在河東安邑,選擇的方式就自然不可能是高調的這抓那抓,而是盡可能的減少抓捕,將經濟恢復農業工業的生產放在明面上。

  這也符合河東百姓民眾的需求。

  也就會給樂進這樣的人一些機會……

  大漢當下還是做不到刷臉系統的,像是后世那種什么都要刷臉的APP,收集了大量人臉的數據,在必要的時候就可以冒充某個人活著,畢竟那個原本的家伙,所有的行為都在大數據當中留下了痕跡,就連每天擼幾次都可以在手機或是電腦的日志當中調取出來。畢竟一般的百姓民眾,也不知道自己花了錢的手機電腦,進行某些活動的時候,手機電腦的攝像頭的權限到底是給了誰。

  混進城不難,因為安邑縣城需要很多物資。

  比如樂進挑的柴。

  但是想要在城內長時間駐留,那就難了,尤其是想要在夜里留在城內,不僅是要有戶籍證明,還要有路引過所。

  類似于后世某個階段的介紹信。

  沒有介紹信也可以在街上走,只要不碰到巡檢檢查就沒事,但是別想住宿,甚至連吃飯的地方都沒有。

  如果樂進真的只是買柴火的,那么也不需要什么路引過所,大部分的砍柴人賣了柴火,就會換取一些生活物資,然后就離開城鎮,重新回歸山林生活。

  而樂進就不能那么快的賣掉柴火,否則就顯得他在城內走來走去,很突兀。

  樂進的選擇,就是加高柴火的售價。

  城內的喧囂撲面而來,似乎那不久前的血腥,已經成為了街道上飛揚的塵埃。

  販夫走卒的吆喝聲里,夾雜著一些歡聲笑語。

  樂進隨著人流,往城中熱鬧的地方走去,心情卻沒有因為周邊的氣氛而歡快起來。

  這幾天,他老是夢見曹休。

  曹休那張已凝固了所有不甘與驚愕的臉龐,也似乎從噩夢里面爬出來,在他的眼前揮之不去。這位曹氏宗族里備受期待的驍將,他的熱血也曾滾燙地潑灑在安邑冰冷的城墻下,試圖撕開一道缺口,救出被囚的夏侯將軍。

  結果呢?

  換來的卻是什么?

  在樂進的夢里,曹休一次次的被射倒,連同他的部眾被射得和刺猬一樣,躺倒在血泊之中。

  曹休死后的空洞的眼眸,似乎也注視樂進,像一個無聲的警鐘。

  樂進佝僂著背,在街巷間穿行,柴捆隨著他的腳步輕輕晃動。

  他必須去前面的市集。

  上一次見到夏侯惇的那個酒肆。

  這當然會有危險,但是距離上一次露面之后,安邑城中并沒有派遣出兵卒來大規模的抓捕,就說明至少夏侯惇沒有出賣他。

  也有可能是放長線釣大魚。

  誰知道呢,總是要試一試……

  轉過了街角,樂進抬頭,看見了那個酒肆。

  或許我就不應該繼續活著。

  我是夏侯惇。

  安邑的夜,濃得化不開。

  每一夜,我都在噩夢當中不斷的沉淪。

  即便是到了白天,我也依舊不太能分清楚究竟是不是在噩夢里面。

  死去的人,失去的機會,都時時刻刻在我腦海里面揮之不去。

  白天的時候還好,到了夜間,我蜷縮在床榻上,聽著冷風在窗楣的縫隙當中尖叫,閉上眼,卻難以安眠。

  耳朵捕捉著周邊每一點可疑的聲音,就連遠處的刁斗上的報時聲,院落之外兵卒甲士巡邏的沉重腳步,甲葉摩擦的嘩啦聲,都像是一個巨大的牢籠,將我死死的困住。

  我雖然可以活動,但是不管是走到哪里,都是在牢籠之中。

  屋內,從床榻到門口十步。

  從房屋到院門,是四十二步。

  院墻高三丈。

  出了院子之后,經過街口,是兩百四十步。

  從街口到酒肆,便是我在這個牢籠之中,所能走的最遠的距離……

  直至,我看見了樂進。

  他是來救我的?

  還是……

  黑夜之中,我輾轉反側。

  或許應該體面一些?

  在這牢籠里面,有時候會有肉吃,然后就會有一柄切肉的小刀。

  或許可以將這柄刀,送入自己的喉嚨?

  快一點,準一點,狠一點,就可以結束痛苦,也結束自己的煎熬。

  可是,都已經熬過這么長時間了,現在自我放棄,自我了結,那么之前的痛苦,豈不是白白浪費了?

  之前的忍辱負重,又有什么意義?

  不,我還要再見樂進一次,而且還不能被這些監視我的驃騎兵卒發現……

  有形的囚籠,誰都看得到,但是無形的牢房,卻籠罩在夏侯惇的四周。

  這是他在安邑的囚籠。

  夏侯惇站在酒肆二樓的窗前,目光看似隨意地掃過樓下喧囂的市集,實則如同鷹隼般銳利。

  他的無形的牢籠的范圍,一直延伸至此。

  這扇窗戶,便是他窺探外界、傳遞信息的唯一窗口。

  他知道,在酒肆的樓下,就在大堂面對門口的那張桌案,必然是驃騎的兵卒,一人面對樓梯,一人面對大堂門口。

  他也知道,在十字街口的望臺之上,有兵卒會長時間關注這里,關注每一個進入酒肆,或是走出酒肆的人。

  這是明面上的……

  因為他同樣也知道,在四周川流的人群里面,還潛藏著有聞司的人員。

  這些有聞司的人裝扮成為普通的百姓,在酒肆四周游蕩。

  甚至夏侯惇懷疑在酒肆對面那個賣籮筐的攤販,就是某個監視他的人裝扮的,因為那個攤販心思都不在販賣上,而是時不時的盯著他,尤其是他在酒肆二樓露出臉來的時候……

  他的一舉一動,都在無形的絲線牽引之下。

  單憑他自己是無法逃離的……

  必須要有外援。

  那日販柴人的身影——樂進,如同投入死水的一顆石子,在他心中激起層層漣漪。

  希望與絕望交織,生和死纏綿。

  夏侯惇希望有人來救他,但是又害怕有人來救他。

  他必須見到樂進,但絕不能在明處,更不能讓監視者察覺。

  機會,需要創造。

  他注意到,酒肆的旗幡每日都會更換,或新或舊,或掛起或收起,本是尋常。

  但細微之處的變化,能否傳遞信息?

  夏侯惇的目光落在酒肆門口那面最大的酒旗上。

  旗桿頂端,除了主旗,有時會額外懸掛一面小旗作為裝飾或標識。

  旗幟……

  夏侯惇忽然有了一點想法。

  只不過,這個想法也并不保險。

  夏侯惇不確定樂進就能領悟他的意思,但是他沒有其他的辦法。

  他摸過桌案下的木板,但是沒有任何的新增記號。

  甚至他偷偷掀開屁股下的席子來查看,也同樣沒有什么紙張信件……

  想想也是自然。

  雖然說夏侯惇他經常來這里喝酒,但是酒肆也不是專門做他一個人的生意的,而人來人往之下,如果說樂進留在桌案或是席子下面有什么東西,怕不是……

  所以只能是當面傳遞消息了。

  然后,這一天,夏侯惇等到了樂進的再次出現。

  當夏侯惇再次踱步至窗前,他看似慵懶地倚著窗框,目光卻瞬間捕捉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

  樂進依舊是販柴人的裝扮,背著一大捆幾乎要將他壓垮的柴薪,在街角處徘徊,目光有意無意地掃過酒肆。

  夏侯惇的心臟猛地一縮,隨即強迫自己恢復平靜。

  他不能表現出有絲毫異樣。

  他端起案幾上早已涼透的酒杯,湊到唇邊,動作緩慢。

  就在仰頭飲酒的瞬間,他的左手垂在身側,借著寬大袖袍的遮掩,擋住那個賣籮筐小販的視線,然后極其隱蔽地對著樓下樂進的方向,快速而清晰地比劃了三下……

  指向他自己,指向了腳下,以及指向了在酒肆門口懸掛酒幌之下的那個小旗幟。

  酒杯放下時,他依舊是那個神色漠然、借酒消愁的囚徒。

  他的目光甚至沒有在樂進身上多停留一瞬,仿佛只是隨意掃過街景。

  他不能確定樂進是否看清,也不清楚樂進是否能夠理解他的意思……

  只是將自己的目光,停留在酒幌下面的小旗子上。

  那面旗幟,就是他將會給予樂進的一個提示。

  一面略有些褪色的,白邊玄色三角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

  酒肆偶爾會更換一些旗幟的,除了這一面旗幟之外,還有紅色,以及藍色的旗幟,大多數都是隨意組合。

  今天剛巧,就是這一面白邊玄色旗幟。

  夏侯惇似乎也看到了樂進抬起頭,也看向了那一面旗幟……

  忽然之間,夏侯惇的眼角余光看見了有人朝著樂進直直走了過去!

  樂進背著木柴,佝僂著腰。

  這樣才會顯得他的身形看起來比較的猥瑣一些,而不顯得粗壯彪悍。

  他不能在這條街道上耽擱太久。

  即便是他裝作疲憊的模樣,在半路上喘息和叫賣,但是太高的價格以及過長逗留的時間,都會導致在暗處的驃騎監視人員的注意。

  他混在人群中,眼角余光死死鎖住酒肆二樓那扇窗。

  當他的目光和夏侯惇交錯的時候,樂進的心不由得緊緊的揪了起來。

  什么意思?

  當夏侯惇飲酒時袖袍下那極其短暫卻異常清晰的手勢映入眼簾時,樂進幾乎要屏住呼吸。

  自己?

  夏侯?

  然后是下方?

  不,是地下?

  還是什么?

  大堂么?

  第三個指向是空中……

  不,是旗幟?

  還是……

  忽然之間,樂進感覺到了有人在靠近他!

  樂進在衣袍之下的手臂肌肉猛然繃緊!

  但是在下一刻,他控制住了自己,依舊略顯得呆滯的盯著酒肆的酒幌,盡力使得自己的目光不偏移……

  兀那漢子!

  有人在樂進身邊開聲喝道。

  樂進半真半假的嚇了一跳,啊?!

  你在看什么?

  那人死死的盯著樂進的臉,逼問道。

  我在看酒……你,你是誰?樂進裝作不滿的回問。

  那人笑了笑,轉了個話題,你這柴火竟是要二十文?憑什么?

  我這柴火好!樂進拍著柴火,好的!看!都是干的!又這么多!

  那人上下打量著樂進,又看著那柴火,抽出一根來,目光卻沒有盯在抽出的柴火上,而是似乎要透過捆扎的木柴,看見里面藏著些什么一樣,旁人都只賣七八文……你這是翻一倍還不止啊……再怎么好的柴,也賣不了這個價……

  樂進忽然明白他的價格喊得太高了,引來了懷疑。情急之下,他看見了酒肆,忽然靈光一閃,這……你知道,這進去喝一碗……要多少錢?

  那人順著樂進的目光,回頭看了看酒肆,露出幾分的恍然神色,你想要在這里喝酒?

  這酒香啊……樂進故意瞇起眼,翹起鼻子來嗅。

  啊,啊哈哈,哈哈哈!那人顯然放松了下來,將木柴重新插回去,別想了,這都是貴人來的地方……這酒肆貴著呢,一碗酒最少要十文錢!你這一擔柴,也喝不了兩碗!好好賣你的柴吧!賣個實誠價,也好早點回家……對了,你家在哪?

  樂進心中一縮,在……在西邊山上……咋了?

  哦,沒事。那人似乎這才徹底放心,擺擺手,一邊往回走,一邊說道,告訴你個地方……等你賣了柴,出城門往東,不到兩里地,有個土崗,那邊的酒便宜!雖然比不過這里……但是三文錢一碗,還能送豆干!不比這實惠?!行了,行了,趕緊去賣柴吧,別站這里擋道!

  樂進慶幸,還好說是在西邊。否則要是說從東面來的,那么必然經過,也會知道東面的小酒攤子……

  樂進知道他繼續待下去會惹人懷疑,便是只能扛著柴火,也不敢再抬頭看二樓,搖搖晃晃往前走了。

  那盤問樂進的漢子,走了幾步,猛然回頭,看見樂進挑著柴火走了,又盯了一會兒,看那樂進沒回頭,也沒有什么特別的舉動,便是抬頭看了一眼酒肆二樓,然后朝著一邊打了個手勢。

  另外一名漢子從巷子里面走了出來,跟上了樂進。

  酒樓之上,旗桿上的三角玄色小旗在風中飄搖,如同希望的烽煙。

  過了一陣,酒肆上的夏侯惇下了樓,前后跟著護衛,離開了酒肆。

  那人起身,反向上了酒肆,搜查了夏侯惇坐過的位置,檢查了窗楣,翻看了桌案之上夏侯惇留下的殘羹冷漬,又掀開了席子看了一眼,什么異常都沒有,便示意小二收拾,然后下了樓。

  又是過了一會兒,前去盯梢樂進的人回來稟報,說是那賣柴的降價了,賣了柴火,往東門去了……

  嗯……那人點了點頭,沒事了……

  要上報么?盯梢的人問道。

  那人想了想,搖了搖頭,算了,沒什么異常……這酒確實挺香的……

  每次夏侯惇來,他都要盯梢,聞著酒香,都覺得想要去喝一口。

  確實,聽說都是從關中來的……一壇子老貴了……

  還一壇子?能喝幾碗就不錯了……

  那是,那是……

  行了,下值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