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054章 定級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飛越三十年

天壇西里,中國疾病預防中心,會議室  “我覺得,這么多病都要監測的話,我們人手是不夠的。”說話的是中心徐明前,中心的副主任,副書記。

  陳春明默不作聲,看了看在座諸人。

  大家都在點頭,這話的意思當然是想要加編制加人加預算。

  她原先是部里衛生防疫司的司長,兩年前從部里過來組建了這個中心,自然知道編制是怎么一回事。

  加編制除了對國家,對單位的人來說都是好事,特別是領導,管的人多了,關系網也會更強大。

  但問題在于加編制很難,因為現在總體來說,中央在精簡機構,加編制不是不可以有,理由要充分。

  上級下達了個重大任務,任務要人手,這個理由行不行?

  “應該可以吧!就是得看加多少,少的話問題不大。”

  “人少了不行啊。。。。一個分類三個人,至少得兩百個,再加上后勤什么的。”

  “理由不充分啊!中心的工作主要還是統計,這個工作的大頭在下面。”另一個副主任嘆了口氣。

  “我們要提交一個整體方案,這個短時間內。。。。。。”

  “以前沒有催得這么急過嘛!”

  “嗯。。。可能跟大會有關,。。。。。。”

  中心幾個領導換了幾個眼色,都點頭。

  “如果說加計算機倒是可以,我們多申請一些。”陳春明看看手中的資料。

  新增加的疾病調研項目,從原來數十種猛增到數百種,有些甚至連病名都沒聽說過,獲得性免疫缺乏癥,紅斑狼瘡?

  “要培訓,要督導吧?我就是考慮到基層,如果說。。。。。。”副主任指了指自己面前擺放著的那文件,“要把這個事做好,光發個文件是不行的,不然我們怎么知道上來的那些數據是對的?”

  “一個癥狀可能是多種病因引發的,他可以填這個,也可以填到那一個,上來就是一塌糊涂的東西,我們統計后又能出來什么好東西?”

  “沒錯!這個我贊同老徐,全國各醫院防疫站都要增加極大的工作量,中間還不知道會出多少錯誤。。。。。。”

  “組織培訓肯定是要的,但用處有多大很難保證,只能說讓底下的醫生知道要怎么填,但他們會不會照實填,或者說,有沒有能力填得對,這得打上一百個問號啊!”

  門被敲響,又被推開。

  “報告!”

  “什么事?”

  “陳主任,部里來電!”

  “什么內容?”

  秘書遞上記錄。

  “乙肝病人,調查近期有無獻血史,血站采血不規范,用具重復使用可造成感染。”

  “風濕病沿海高發,調查病患是否血尿酸過高。大慶糖尿病人高于全國水平,調查病患是否同期患有腳氣。。。。。。”

  “另!如病因不確定,可以病征為輔助調查方向!”

  陳春明看得滿眼震驚,這些“指示”是誰的手筆。

  特別是最后一條,以病征為調查方向,瞬間減輕了基層的工作壓力。

  不管醫生水平是高是低,能不能查出病是什么,至少癥征都是很明顯的。

  有些零散有些碎,目標看起來卻很大。

  “你們不要討論了,現在按著上級的要求做,這里說,病征調查單獨做一個項目。”

  “按癥狀嗎?”

  “對!”

  “那這樣的話。。。。上來的東西倒是準確了,可這些資料由誰來分析呢?我們好像沒這個能力!”

  “我會問部里,可能是給研究用。”陳春明說道。

  “數據量會很大!”有人嘆聲開口,這人啊頭痛腦熱脫發尿頻都是癥狀,手腳酸麻胸悶都要記錄,這很可怕。

  “嗯,肯定很大!應該是想搞電子病歷。如果不是電子病歷,還按著之前手寫記錄,再郵寄到這里,再專人錄入,不敢想像,人都要被紙淹沒了!”

  “電子病歷啊。。。。。。”幾人低頭討論起來。

  陳春明隱約感覺,從這些要求來看,以后全國每一個病人都要納入到長期監控中。

  能做到當然好,但是不是太急躁了?現在哪有這種條件?

  電子病歷這個東西是個新鮮詞,發達國家都還不怎么開始用,但已經有這個概念了,好處很多,但要做到這個,首先就是得給醫生都配上計算機,至少一個科室得一臺吧。

  一臺兩三萬。。。。。。全國多少醫院?

  三甲的給配,下面的呢?

  全國鋪開,得多少外匯?

  秘書在一旁開口:“主任這。。。上級指示怎么辦?”

  陳春明猶豫了下:“先去打電話吧,跟下面了解一下。你再起個報告,申請多一些計算機。”

  “好的。”

  盧平匆匆進門:“新資料過來,農機數據。”

  李一鳴瞄了一眼就開口:“總體來說,農機銷售下降,往細了看,南邊幾個省份下降更明顯。”

  “會是什么原因?”

  “應該是跟包產到戶有關,北邊平原多,軍墾農場為主,南邊山地地區原本應用農機就少,。。。。。。”

  李一鳴輕輕轉著筆,看著兩人,“農戶包田之后,為了省成本,不太會再用農機了,寧可自己家里人累一點。”

  周正盧平想了想點點頭。

  “但這些農機留在村里公社里頭,恐怕很快就壞掉。問題很嚴重,如果沒有使用農機,工廠那邊相當于做無用功。這些國家資產就浪費掉了。”

  “那怎么辦?”盧平皺眉問道。

  李一鳴想了想:“農機重新設計是必要的,我們自己能造能改更好的,別人就越不會禁運,但老舊的,也要用,現在不光是農機廠數據要上來,農機站的數據也要有。”

  “專家已經在安排了,安全起見,還是坐火車,都是以出差的名義,各行業的都有,農機的,應該也有,現在主要還是在篩選,不一定都在首都,還要看他們手頭工作。。。。。。”

  盧平抬手看看表,“可能要下午才會有名單。”

  他有些擔心李一鳴會因此生氣,以他對李一鳴的了解,工作第一步就是查人查底,再由他來決定誰能過來。

  結果很意外,李一鳴只是淡淡點點頭:“也好,這樣三五天后到,來了之后正好可以看一下現在我們做的一些事。”

  “當場講課?”

  “給教材吧,我周一要回香江坐鎮,這里會讓人布置一個教室,他們自己進去看。”

  “你周一回去?”

  “嗯,那邊情況也要盯著,有些事必須在那邊做,我半夜后會回來。”

  “這樣。。。。啊。。。。。。”

  周正想了想,他是不想讓一鳴回去,生怕安全沒保障,但有很多事確實必須在那邊方便,而且那頭放著那么多錢。

  上百億的錢,那么多生產,那么復雜的人事關系,沒有李一鳴這種人盯著,光靠著那些資本家和投機分子,誰敢放心?

  工委會,那就算了吧!

  “這兩天加派一個營過去。”周正說道。

  “派三個團,便衣下到工廠,那邊工廠得有人看著,三五人一個小組下到基層,一方面監督生產,一方面學習。”李一鳴點點頭隨口說了句。

  “三個團的話,也行。”周正倒不覺得這事很難,他只是在想要抽調哪個地方的兵,花城是個大軍區,兵是不缺的,三個團就是三千人而已。

  “你既然要回去,這些專家應該都是國家信得過的。。。。。。。給他們好好上一下資源論,省得你自己這么辛苦,一人分一塊過去,弄個責任制。”周正說道。

  盧平輕輕咳了一聲:“我覺得資源論只要點一下,不用講得太全面。”

  周正看看他:“也是,時候未到。”

  李一鳴抬眼看看這兩人:“這些人。。。。。。幾級的?”

  “具體不知道,真要說,教授副教授研究員的,那不是一級就是特級。”盧平笑道。

  “這個級別劃分要改,以后一級是最低。”李一鳴干脆利落下指示。

  “這。。。。。。”

  “這很難理解嗎孩子都知道學無止境,教授專家又怎么樣,你把一級弄得最高。。。。。。還有特級。。。。。。”

  李一鳴小臉一板:“那特級再往上呢?到頭了?不用進步了?”

  盧平一聲唉:“好的,我反映一下,其實就是個約定俗成,。。。。。。”

  “工人就是一級工到八級工,怎么科研的就不可以呢?改掉。。。。。。”

  “那以后定八級?”

  “定什么八級,科學探索沒有上限,99級都不算完,”李一鳴輕輕轉著筆,“他們過來,我要是能見到就看看他們是什么水平,直接給評一下,。。。。。。”

  “直接評級啊。。。。。。”

  “現在先按著四級定,。。。。。。”

  “四級?”

  盧平有些為難,四級這放到工人算是普通了,這些搞不好是學術帶頭人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