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2239 覆手為雨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戲骨

  好萊塢各大利益團隊正在恐慌藍禮的橫掃千軍?以至于行業內部出現幕后黑手在狙擊藍禮的崛起與強勢,又或者是出手干擾藍禮的事業曲線?

  這聽起來著實像是天方夜譚:那些擁有華爾街資本的龐然大物,哪一個不是縱橫全球的擎天巨人,怎么可能因為一個獨立個體就亂了陣腳呢?又怎么可能因為一名演員而改變策略呢?即使是在魔幻之中也絕對不可能發生,更像是徹頭徹尾門外漢白日做夢構思出來的陰謀論,而且是荒謬可笑的那一種。

  但冷靜下來認真想想:史蒂夫喬布斯構思iPhone的時候,沒有人料想到他能夠改變整個世界的發展進程;馬克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學宿舍編寫臉書程序的時候,也沒有人料想到他能夠改變網絡時代的生活構成。

  歷史成就英雄,而英雄往往都是從“獨立個體”發展起來的。

  單單憑借著藍禮一個人,他的確無法撼動華爾街資本的怪獸們,但是,當藍禮擁有西西弗斯影業的時候,這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紐約客”的文章就從三個方面的深遠影響入手,闡述了來自好萊塢的“恐慌”:

  首先是超級英雄電影的相關利益,現在DC和漫威都正在思考著是否應該與藍禮合作,而迪士尼更是率先邁出了第一步,成功說服藍禮加入星戰宇宙,再加上藍禮加盟“侏羅紀世界”的舉動,這也意味著商業電影的盈利模式可能發生改變。

  早在藍禮之前,約翰尼德普和小羅伯特唐尼的巨大影響就已經讓人們窺見了電影盈利模式的改變,這也是“巨星隕落”的來由;而現在,藍禮卻能夠撬動整個行業的盈利模式,成為“好萊塢最后一個巨星”,那么,當藍禮與漫改電影展開合作的話,后續影響力就遠遠超出想象,各大電影公司都必須正視。

  其次是藝術電影的制作發行模式,從圣丹斯電影節的講座直播開始,到西西弗斯影業在過去數個月之內的動作頻頻,再到科恩兄弟、羅伯特雷德福等獨立電影領域大佬們的蠢蠢欲動,最后到民謠音樂節的苗頭開始萌芽,這一切都在證明著,藍禮的出現正在成為獨立藝術產業的變量,這對好萊塢來說也是全新的。

  題外話,從韋恩斯坦影業到頂峰娛樂再到獅門影業,包括此前的夢工廠,雖然他們全部都是獨立電影公司起家,然后一步一步成長為巨鱷,并且開始改變行業規則,但歸根結底,他們的經營模式始終都是利益為先——與市場規律契合,這也意味著,他們終究沒有跳出框架。

  而現在西西弗斯影業卻彰顯出了不同的模式,有點類似于歐洲三大電影節,利益依舊是考量標準,但藝術卻占據了更大比重,這也可能成為改變游戲規則的轉折,這對于行業規則來說是一次嚴峻挑戰。

  當然,西西弗斯影業暫時還談不上“成功”,這一次挑戰到底能夠帶來多少震動,所有一切都是未知的。

  最后是西西弗斯影業經營模式的改變,包括藍禮與柏林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圣丹斯電影節的合作,包括西西弗斯影業收購裂紋的動作,包括電影和電視的雙管齊下齊頭并進,這所有的所有都透露出不尋常,似乎正在醞釀著一場風暴。

  文章撰寫者在總結階段提出了一個觀點:雖然現在還無法窺見西西弗斯影業的藍圖,沒有人知道他們正在謀劃著什么,似乎藍禮已經走在了時代前列,產業內部人士都看不透他的舉措;但種種蛛絲馬跡卻正在透露出一股變革即將到來的風雨飄搖,再加上藍禮至今為止的“不敗光環”,這也使得西西弗斯影業的動作具備了更大的殺傷力——

  好萊塢不擔心一個藍禮,但他們卻必須擔心一個具備了資本的藍禮。

  如果西西弗斯影業真的崛起,那么行業格局勢必將被打破,就好像史蒂夫喬布斯的蘋果和馬克扎克伯格的臉書一樣,他們都是無法捉摸的一個變量。這也是好萊塢始終在“恐懼害怕”藍禮的根本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在擔心利益。

  這也回到了整篇文章的落腳點:藍禮到底動了誰的奶酪,這才使得藍禮在好萊塢不得不始終面對腹背受敵的困局。

  去年,“地心引力”和“醉鄉民謠”的優秀堪稱十年最佳,即使是馬修麥康納的出色也在藍禮面前黯然失色,但藍禮不僅不是得獎熱門,甚至在提名階段都差一點掉隊,這簡直跌破了所有旁觀者的眼鏡。

  今年,“星際穿越”和“爆裂鼓手”聯手出擊,一部商業一部藝術,兩部作品之中藍禮都奉獻了令人拍案叫絕的表演,其中“爆裂鼓手”的演出甚至堪稱是十年最佳的候補表演之一,足以和丹尼爾戴劉易斯在“血色將至”里走火入魔的表演相媲美,但聲勢才剛剛起來,甚至還沒有蔓延開來,負面傳聞就出現了。

  那么,藍禮到底動了誰的奶酪,以至于不得不面臨四面楚歌呢?

  這篇來自“紐約客”的文章非常聰明也非常狡猾,巧妙地偷換了一些概念并且轉移了一些目標,以一個不同的角度來解讀好萊塢近年來的發展趨勢——當然,還隱瞞了一些關鍵信息,但整篇文章的脈絡非常清晰,以藍禮為立足點來審視整個行業的變化,并且最后回歸藍禮,探討藍禮在好萊塢當下的處境。

  整篇文章思路清晰、筆鋒尖銳,不僅具有說服力,而且具有震撼力和沖擊力,把近年來所有焦點和熱點全部串聯起來,再放在“爆裂鼓手”點映熱潮的背景下,立刻就在社交網絡之上引發了軒然大波:

  你看,“爆裂鼓手”點映過后,藍禮的呼聲才剛剛起來,然后好萊塢業內和社交網絡之上就出現了風向引導的輿論,這難道不就是針對藍禮的最佳鐵證嗎?幾乎每一個細節都正在呼應著“紐約客”的文章。

  難怪藍禮的每次出現都伴隨著負面新聞,難怪藍禮的一舉一動都被放在顯微鏡底下,難怪藍禮的生活始終包圍在聚光燈底下……似乎所有問題終于找到了答案,以至于網友們都忘記了,就在數天之前,第二次“炒作門”就在他們自己的督促之下蠢蠢欲動;現在網友們輕而易舉地就把所有過錯推給了……華爾街。

  人人都恨華爾街,不是嗎?

  所以,現在的確有人希望狙擊藍禮?難道藍禮就不值得第二座奧斯卡小金人嗎?去年“地心引力”和“醉鄉民謠”的雙保險都能夠陷入困局,那么今年“星際穿越”缺少競爭力的情況下,“爆裂鼓手”再次被無視也是極有可能的,不是嗎?

  然后,問題就來了:如果藍禮真的成為全民公敵,那么“爆裂鼓手”是否值得成為打破局面的關鍵鑰匙?用通俗一點的話語來說就是,“爆裂鼓手”是否值得登頂奧斯卡?

  網友們頓時炸裂了,整個社交網絡都開始紛紛議論起來:藍禮值得二封奧斯卡嗎?尤其是在“愛瘋了”登頂才不過區區三年前的情況下,年僅二十五歲的藍禮就應該擊敗其他無數優秀演員二封奧斯卡嗎?

  反對者有之,支持者有之,觀望者亦有之,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爭論過后的一點結論都保持了一致:

  只有自己真正親眼觀看過電影才能夠證明。

  畢竟,沒有經驗就沒有話語權,只有自己欣賞電影自己做出判斷,才能夠以實際證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于是,所有視線就齊刷刷集中在了“爆裂鼓手”身上,無形之中,原本就已經火爆到極點的點映觀影人潮又再次攀升了一個臺階,“爆裂鼓手”又重現了去年“醉鄉民謠”一票難求的盛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連索尼經典都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

  雖然整個好萊塢都清楚地知道藍禮的強大號召力,每一次電影上映都必然引發話題,至于話題能夠轉換成為多少票房,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每一次的實際情況走向都能夠出乎預料,打破人們的固定認知,然后一次又一次地創造奇跡。

  不久之前,“超能陸戰隊”的單館票房才取得了輝煌,而現在,“爆裂鼓手”的點映又意外地成為了十二月的全美焦點,這著實太過不可思議了——索尼經典根本就沒有如此打算,他們還準備按部就班地逐步點映來著,現在的情況讓他們自己也是滿臉錯愕。

  “還有什么能夠阻止藍禮霍爾嗎?”這應該就是整個網絡之上最為感同身受的一個話題了。

  這對于哈維韋恩斯坦來說無疑是當頭棒喝,好不容易才引導著輿論風向朝著自己預期的方向發展,結果“紐約客”這篇文章好死不死就冒了出來,恰到好處地掐斷了自己的動作——如果不是哈維確定自己的算盤沒有提前暴露,而且業內也沒有任何相關傳聞,他幾乎以為“紐約客”是故意在針對自己了。

  等等,難道是鮑勃韋恩斯坦在針對自己?兄弟內部拆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