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安看看四周。
  這個設計院的占地面積還算寬廣。
  估計繼續招募幾十個人都沒有問題。其實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人。
  現成的圖紙。只是根據科技水平進行一些修改。
  主要是王步安自己想偷懶。
  如果是他喜歡單干的話,完全可以用機器人精靈來搞定。
  問題是,機器人精靈太先進了。
  它的某些設計,一不小心,就會腦洞大開,飛躍跳脫。
  天啟坦克是需要大規模量產的。
  不可能全部都交給工業園自己來生產。那樣會累死。
  工業園只是提供原材料。還有關鍵的零部件。比如說磐石150發動機等等。其他的零部件,需要其他工廠生產。
  組裝也不可能在工業園里面進行。肯定是需要另外尋覓工廠的。
  要么是已有的軍工企業。
  要么是新建的軍工企業。
  王步安是傾向于后者的。畢竟,前者的話,各種機械設備都不合適。
  只有新建的坦克制造廠,才能按需配置,滿足制造天啟坦克的需要。
  需要特殊的五軸數控聯動機床。
  需要50萬噸的液壓機。
  需要機械手。
  需要起重機。
  甚至可能需要龍門吊。
  尤其是需要光刻機來制造主控芯片。
  就國內現有的芯片,沒有任何一款是可以移植到天啟坦克上面的。
  須知道,天啟坦克可是有兩門口徑128毫米的坦克炮,還有12枚防空導彈。想要同時控制這些武器裝備,沒有一整套嚴密的電子控制系統是絕對不行的。而其他的火控系統,都不可能滿足這么變態的需求。
  在數據處理方面,天啟坦克需要的芯片也要非常的強大。
  它需要同時跟蹤至少12個以上的目標。
  必要的時候,12枚防空導彈都是可以同時射擊的。
  目前很多雷達車,都是可以跟蹤幾十個目標的。可是,那都是獨立成車的。需要數據傳輸。
  天啟坦克自己能夠做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嗎?
  當然可以。
  龐大的身軀有足夠的空間。
  它可以放置足夠強大的計算機,還有足夠強大的雷達搜索系統。
  沒有什么不可能。
  只要是你勇敢去想。去探索。
  彭德銘的這個隱藏任務,其實非常的不簡單。
  涉及到一系列的工業升級。
  如果是能夠將天啟坦克生產出來。那其他的坦克就是小事一樁了。
  還是讓鐘會他們做點功夫吧。
  這也算是工業積累的一部分。
  天啟坦克需要用到的鍛造系統、液壓系統、電子控制系統,都是工業的基礎。
  將這個基礎搞好了,以后生產盾構機,問題也就不大了。
  盾構機可是非常嚴肅的一件事。
  他可是和別人約好了三年以后見分曉的。
  別的事情都可以不管,這個三年之約,卻是必須全力以赴的。
  “鐘會已經做了一些前期工作。”
  “我看看。”
  鐘會急忙將圖紙拿出來。
  主要是根據現在的科技水平,更新了部分的細節。
  比如說強化了防空雷達。
  以前的雷達體積非常大。
  現在的雷達則是非常的輕巧。
  不過,從雷達的性能來看,探測距離還是不夠啊!
  這么小巧的雷達,只能偵測五公里范圍。
  顯然,對于飛機來說,五公里是不夠的。至少需要五十公里以上。
  如果是能夠達到100公里就好了。
  距離越遠,系統反應的時間就越是充裕。
  上次,王步安被急急忙忙的叫到長安,給公羊愚山計算一些特殊的方程。
  那一次的事情經過,王步安現在也是知道了。老毛子的防空導彈,居然完全沒有反應,就被某國的15戰斗機摧毀了。
  雖然老毛子的解釋是操作人員的疏忽。是人為的差錯。和防空導彈本身的性能無關。可是,國際上對這一套防空導彈的印象卻是大打折扣。非但是后來沒有了訂單。就算是以前賣出去的,現在也是被諸多挑剔。如果不是忌憚老毛子發飆,估計會退貨。
  你不管嘴巴吹噓的多么的厲害,實戰卻是沒有發揮作用,誰相信你啊?
  昔日的米格29也是如此。吹噓的非常厲害。
  結果后來被15連續干掉了幾架,馬上就原形畢露,無人問津了。
  不過,話說回來,米格29的確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戰斗機。直到現在,它的性能都沒有過時。修修改改,縫縫補補,還是可以繼續發揮余熱的。就是老毛子現在元氣大傷,暫時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升級換代了,實在是可惜。
  誰能想象得到,昔日的紅色帝國,會一夜之間解體呢?
  雷達的知識,王步安有嗎?
  非常多。
  星際雷達的科技都有。只要1億信仰值。
  天啟坦克當然用不上這么先進的技術。只要是從手指縫里面漏出來一點,探測500公里都不成問題。
  這又涉及到一個工業科技的一個分支:雷達。
  雷達是非常精密的儀器。
  它涉及到的各種元器件也是非常多。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電子元器件。于是,它又被無限制的延伸出去。
  而電子元器件,最重要的就是處理芯片和線路板。
  說到線路板,就不得不提到s
說到處理芯片,就不得不提到光刻機  工業生產,總是一環扣一環的。缺少其中的一環,就不是成品。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橡膠墊圈,都是不可或缺的。
  昔日挑戰者航天飛機的慘劇歷歷在目。
  究其原因,就是一個小小的橡膠密封墊圈失效啊。
  想要憑空生產出某種先進的武器裝備,是不可能的。必須是有相應的原材料。相應的制造工藝。
  為什么碳纖維1400的價格會那么的昂貴?就是雷達需要啊!
  為什么聚碳酸酯那么搶手?制造戰斗機的座艙需要用到它啊。
  至于鈦合金、氧化鋯陶瓷什么的,也是如此。
  它們都是有非常特殊的用途的。
  如果是沒有這些原材料,很多武器裝備都要大打折扣。
就好像是抗戰時期的中正式步槍。技術是有的。制造工藝也是有的。就是原材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