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特制不銹鋼盒子被相繼打開,大些這個內部合攏包裹金塊用的是軟墊片材料加上軟皮,就像個合攏的石膏模子,這樣就不會對里邊寶貴的自然金塊造成損傷。
一眼看清,張楠說了句:“有心了,玻璃瓦爾先生。”
先生,讓金礦經理都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連忙道:“我這就是剛好碰上,運氣好,老板,不麻煩,不麻煩!”
狗頭金不是什么流星,一般是在金礦附近富含金的地下水和生物富集作用之下,在條件適合時下富集沉積形成,有金礦的地方才會有。
它的純度也不會特別高,一般還包含著不少石頭和各種雜質,大部分看著坑坑洼洼。
因為狗頭金產生的環境大多是在富含地下水的沙粒包圍之下,表面那些坑洼就是沙子石頭的鑲嵌。
金塊成型的后期沙子石頭掉落,表面就留下了沙子石頭形狀的坑洼點。而有些所說的狗頭金,甚至是金子附著在大塊的石頭之上,乍一看倒不如說就是塊超高富集度的金礦石更貼切。
狗頭金是幾乎全世界都有出產,基本上有金礦就意味著可能出現狗頭金,大小、出現頻率上上的差別而已。
家有礦業公司,張楠的中本就有不少狗頭金,大不了有些在莊園當擺設,而有些是在星辰礦業集團麾下各大洲的金礦、各金礦公司總部展覽室或金庫內。
不論放在哪,反正都是屬于他的好東西。
對普通人而言這狗頭金貌似很稀少,其實絕對數量挺多,小一些多的沒法數,有機構閑著沒事做過統計、測算:世界上已發現的大于10公斤的狗頭金都能有個0塊!
出現狗頭金數量最多的是澳大利亞,占總量的80,其中最大的一塊重達公斤,排名世界第一!
自家在澳大利亞有多處金礦場,每年總會發現些大大小小的狗頭金,不過因為大規模工業化開采,很多被發現時,這模樣也變得達不到張楠的觀賞要求。
很多不是流入狗頭金市場,就是干脆融化提煉成了普通商品金,被張楠這個瘋狂藏家私人的只是其中的極少數。
自個本就有不少,其它珍寶更是多得數不勝數,但還是能感謝一句“有心了”,只因眼前的兩塊狗頭金真的很漂亮!
大的這塊是個三角形,類似有60度角的三角板形,豎立擺放,這就是一座金山!
老話說七青八黃九帶赤,眼前的大金塊色澤金黃,純度絕對在8成以上,甚至能有九成也不一定。
純度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造型與它本身的特點——這是一塊整體海綿狀的自然金塊!
寶貴,少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海綿,比燒空了的焦炭、最繁復的珊瑚結構還要復雜,這種形態的自然金塊極少,就算是有,很多不是包裹有無法取出的大個頭石子,就是黃金是以海綿結構附著在基石上。
漂亮,這座金山真是沒法描述的漂亮!
張楠起身靠近狗頭金仔細看了看,金塊復雜得比蜘蛛網都還要高N個數量級的孔洞中,居然看不到一丁點夾雜的小石子或者沙粒。
多少年的老習慣,就算這會客廳里光線條件極好,張楠還是問侍者要來了手電,打開仔細看細節。
如今手電塞口袋的時候少了,但出門時,自然還是會有人幫他帶著。
在手電光照射下能夠看到金山更內部的結構,總算看到似乎有極個別細小的沙粒卡在里邊——這已經夠干凈,夠難的!
這座是金山人工根本無法做出來,只有神奇的大自然能做到。而且它沒有經歷過任何自然水流的沖刷,無論是幾百年內或幾億年前都沒有,不然這些復雜的海綿狀結構就會崩塌。
一崩塌,它就成了金沙、小金粒、小金塊,而不是一座整體金山!
放下手電的張楠沒去拿第二塊狗頭金,而是對蒙特玻利瓦爾道:“這座金山從我們自己的礦里挖出來的?”
“是的,老板。”蒙特連忙道,“就在北部的礦區,很近,離這座國賓酒店不到三十公里。在山坳里,地表礦和地下礦井都有,這塊是在距離原有地表一米多的地方發現的。
那個礦區金礦品質非常好,品味平均能到差不多70克/噸,局部區域甚至高于500克噸!”
“這么富?這個倒少見!”張楠道,“我記得一般工業化開采,每噸有個兩、三克就有開采價值,當然要在交通方便的地方,這顯然不行。
南非那邊一般也就每噸十幾、二十克,公司在加拿大找鉆石,倒是鉆出過平均近150克,局部居然一噸9公斤的金礦特例。
這邊平均70克,很不錯。
既然不遠,那等后天,我去礦場看看。
對了,礦場是實行小時工資制還是產量制?”
不同的記工制度,和這“金山”有些關系,張楠這是順帶著隨口一問。
聽老板說到這,蒙特玻利瓦爾略微露出一絲為難的表情。聽到問他問題,連忙接話回答:“是產量制,用的都是本地礦工,只算挖出來的礦石重量,多干多的,在這邊算高薪水。
發現這塊自然金的礦工有三個人,按照礦山規定其實不需要給其他獎勵,不過我們還是給了些錢作為獎金。
它太特別了,不給額外獎勵有些說不過去。
不過老板,那個礦場道路條件倒是還湊合,普通越野車通過沒問題,但它是我管著的十幾個公司礦場里算海拔比較高的,上頭空氣不太好。”
“那有多高?”
“大約4800米。”蒙特玻利瓦爾道。
“4800?”張楠一愣,看了眼克里斯托弗貝爾,又對礦山經理道:“我記得克里和我說過,這邊的山區金礦幾乎都是半手工、半機械化操作。
你們在4800米上頭也那么干?”
老板居然想去上頭看看,剛才蒙特玻利維亞的一絲為難就來自于這海拔。這聽到問話,回道:“是的,老板。
我們這邊很多礦場海拔都會很高,4000左右的算是好地方,4800都還不算最高的,所以不管是什么礦,品味一定要高才有開采價值,不然不合算。
礦工比較辛苦,這邊的原住民礦工能適應,但像我這種上去一趟不干活還行,一干力氣活就會喘不上氣。”
張楠聽到后苦笑了一下,又問了句:“上頭含氧量有多少?”
“這個具體說不來,可能有東邊叢林的一半吧,沒人去測量過,老板。”
叢林的一半,蒙特的意思顯然說的就是“和海平面相比”一個概念。這頭張楠想了下,道:“那看情況吧,要過個兩天我這腦袋不疼,就上去一趟,好多年沒上那么高了。
這日子一好過,膽子都變小,以前4800小意思,我在那樣的高度過夜都沒問題!”
這是吹牛嗎?
沒吹,上輩子去過幾趟藏區,張楠還真在那么高的地方住過賓館,至于路過啥的,5000多米都是很多次。
這輩子有錢了,年紀也輕了,膽子反而小了。
不就是上個高原嘛,帶上氧氣瓶怕個毛,又不是在上頭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