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前些時候我們講了三國的一些背景,在漢氏不斷衰退之即,各路諸侯爭奪地盤也逐漸變得強大。一住看☆^→書\◇閣,精彩小說無免費閱讀!其中,又以北方的袁紹與曹操最為引人注目。下面我們繼續來講東漢末年最為著名的三大戰役之一,官渡之戰。”
“前幾節課我們已經對兩方的實力進行了比較,那么,下面我想請同學們回答一下官渡之戰兩方勝負的原因。”
燕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陸群”這節講的是三國。
陸群其實對于三國歷史非常感興趣,在他認為,三國歷史的精彩程度完全不亞于春秋戰國。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還要超過。只是三國歷史實在是太復雜了,三國歷史卻未進入大眾的視野。這一次乘著講解三國,陸群便想重點講解東漢末年的三大戰役之一:官渡之戰。
其中官渡之戰又是三國時期爆發最早的一場戰役。
該戰役曹操不僅消滅了袁紹,而且還憑此戰逐漸統一了北方。
甚至在此基礎之上,曹操還有了一統天下的資本。
經過前幾節課講解,這時陸群便想考考學子們對于官渡之戰的理解。
“袁教授,我覺得袁紹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曹操的戰略部署得當。曹操并沒有將兵力完全放在所有的路口把守,因為沿岸線太長,兵力太容易分散,而是將兵力集中在幾個關鍵的位置。另外,曹操在戰術上面也比袁紹更為高明,屢出奇兵,再用火攻,一舉將袁紹打敗。”
其中一位學生站起來發言。
“不錯,只是總結的未免片面了些。”
陸群點了點頭。
“袁教授,我認為兩方的戰斗與雙方的經濟也有很大的關系。雖然袁紹兵力十倍于曹操,但是,袁紹所占領地區的經濟水平卻未必高于曹操。在冷兵器時代,兵力雖然也很重要,但后方經濟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補給作用。曹操能夠打敗袁紹,就在于曹操方面的經濟一直能夠對曹操不斷進行補給。哪怕他們兵力更少,但他們的裝備,糧草卻絕對不弱于袁紹。”
另一位同學也站了起來,分析說道。
“不錯,這一點非常重要。”
這位學子能夠想到經濟這一塊,陸群還是比較認可的。
“還有沒有同學回答?”
看了看臺下,這時,陸教授卻是看到了臺下有一位同學在睡覺。
豈有此理。
上自己的課竟然睡覺,還想不想混了。
不過,陸群明面上卻沒有生氣,而是聲音稍微提高一點的說道:“那位在睡覺的同學,你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啊……陸教授,您問的是什么?”
坐在下面睡覺的同學“劉慶”擦了擦口水。
剛才要不是同桌拉了一把,他都沒有聽到陸教授點名叫自己回答問題。
這也不能怪他呀。
昨天晚上他可是看三國演義看到1點鐘。
并且,為了完全讀懂三國演義,劉慶還一邊看三國演義一邊對照歷史。
直到當讀到 ,劉慶這才打算休息。
只是雖然休息,莫劉慶仍然是止不住的激動不止。
比起看史料,那三國演義比歷史有趣多了。
不只是有趣,哪怕就是論嚴謹程度,三國演義也未必弱于正統的歷史。
只是可惜,昨天晚上實在是搞得太晚,當天上課的時候竟然睡著了。
“看來劉慶同學是對歷史很有研究了呀,連課都不想聽了。”
陸群涵養很好,但仍是平靜的問道:“剛才我問的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的官渡之戰。”
“啊,陸教授,您問的是官渡之戰呀。”
剛才劉慶還一度緊張,以為這下死了。
可不想,陸教授問的正好是昨天晚上自己看過的官渡之戰。
“剛才兩位同學一個回答了兩方戰略部署,另一個回答了兩方的經濟對比。你能不能從另外的方面總結一下兩方勝負的原因?”
“陸教授,我想想。”
劉慶摸了摸頭。
他正經糾結,自己應該怎么回答這個問題呢?
事實上,這個問題對于劉慶來說一點也不難。
不但不難,相反,劉慶還能在這一場戰役當中找到好幾個合理的解釋。
至于為什么糾結,他卻是在想,自己應該是按著正史來回答呢,還是按著三國演義來回答?
正想著,這時,劉慶卻是看到了旁邊兩位同學竟然忍不住的嘲笑。
兩人一向與劉慶關系不好,平時沒少拿學科方面的知識調侃劉慶。
這會兒劉慶被陸教授指名回答問題,兩人都是一幅看熱鬧的樣子。
“哼,你們要看熱鬧,那我就震震你們。”
本來還在糾結三國演義是小說,拿小說來回答史學問題太過于荒誕。
但看到兩人冷笑,劉慶卻是想也不想,說道:“我不認可兩位同學的說法。”
“哦,你不認可兩位同學的說法?”
陸群有些奇怪的問道。
他有一些搞不明白為什么劉慶突然會這么說。
“那你說說你的觀點。”
“陸教授,我認為,影響一場戰役的原因雖然看起來與兵力,經濟有著很大的關系。但既然是戰爭,那便是人與人之間的戰爭。而人與人之間戰爭,最為重要的便是人。”
“人?”
這個觀點陸群沒有想過,但既然有學生提到,他也想聽一聽。
“我們先比較兩方陣營的首腦,一方是袁紹,一方是曹操,兩方都是三國時期的諸侯。但兩方的心性卻是很不同的。袁紹清高自大,曹操嚴謹務實。袁紹制軍放縱,曹操以嚴制軍。袁紹表面上寬宏大量,但內心小肚雞腸,用人唯親。曹操表面上小肚雞腸,但用人不疑,只要有才能,不管對方脾氣是好是壞,對于自己的態度是好是壞,曹操都會用……先不管其他,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到,袁紹的心性完全就不是曹操的對手。”
這當然是《三國演義》里面郭嘉的十敗十勝。
這樣的觀點一出,陸群突然眼前一亮:“繼續說下去。”
“也正因為兩人的性格,這才影響了官渡之戰的勝負。如袁紹那一邊,袁紹心高氣傲,不能明辨是非,表現上袁紹人多勢眾,但內部卻分出各個勢力。如謀士田豐,因為聽信小人之言,袁紹不但沒有聽從田豐的意見,反而還殺了田豐。除此之外,也正因為袁紹不能唯才盡用,至使他的謀士許攸反叛,最終給曹操送了一個大禮。反觀曹操這一邊,因為曹操知人善用,在大戰來臨之時,他旗下的謀士大將都與曹操一條心,甚至,當曹操猶豫不絕的時候,他的一些謀士亦都挺身向前,為曹操排優解難。兩方一個正,一個反,這場戰爭誰勝誰負其實還未開始,戰爭的結果便已注定了。”
這當然不是亂吹。
雖然劉慶說的都是從三國演義里面得來的,不過三國演義雖然是小說,但卻非常的嚴謹,很多內容與歷史沒有什么分別,但作者又無比巧妙的用另一個角度對于官渡之戰進行了描寫。
如此回答也令陸教授大為驚訝。
“劉慶同學,這都是你總結出來的嗎?”
陸群心下震驚。
雖然劉慶同學的分析并不完全的準確,但卻給傳統的歷史研究帶來了新的思路。
對呀。
為什么之前他們只是分析軍力,經濟這一些。
為什么就沒想過分析人呢?
人才是戰爭的主體。
“呃,不是。”
這當然不是他總結出來的。
他要是這么牛逼,他還上什么課啦。
“那這樣的分析你是從哪里來的。”
“從書上看來的。”
“哦,哪本書?”
陸群變得無比的感興趣。
“三國演義。”
劉慶說道。
“三國演義?”
陸群有一些奇怪。
他并沒有看過這本書。
“哪個寫的?”
“莫白。”
“莫白?”
陸群目瞪口呆:“莫白也寫正史了?”
“不是。”
劉慶有一些尷尬:“三國演義不是正史,他是一本小說。”
“小說。”
陸群有一些吐血。
我的天……
拿小說里面的內容來分析正史,這叫什么話?
“我們研究的是正史,劉慶同學,以后還是少看一些小說。”
沒有再說什么,陸群吩咐劉慶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