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二十章 我們的接力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天生就會跑

  7月18日,國家訓練總局體育場。

  好久不見的楊耀,在看到葉欽出現在田徑場的第一時間,就跑了過去,捶了下葉欽的胸口,滿臉笑容地恭喜說道:“你小子真的是,終于回來了啊!”

  “楊哥,好久不見了啊!”

  葉欽看著楊耀,跟著對方輕輕擁抱了一下,笑容滿面。

  從去年的亞運會之后,楊耀一直都跟隨著袁郭華教練還有其他古凱、章裴孟、文勇易、龐貴賓幾人一起練4×100米接力。

  通過接力帶動單項,訓練的強度比個人訓練的時候要低,但效果更佳顯著,今年在全國錦標賽上,楊耀先后在男子100米和200米都跑出了10秒19和20秒49的成績,刷新了個人的PB。

  以前楊耀的訓練雖然也會和隊友一起訓練,但是這種通過接力項目來帶動,彼此又是隊友又是競爭對手的比賽,讓楊耀的提升明顯上了一個臺階。

  而且楊耀原來的身體并不算特別好,這樣的訓練不但減少了身體疲勞,還使得他在狀態上節節攀升,可以說是一個難得的收獲。

  “袁教練已經念叨了你好多次了,你要是再不回來,他就想去國外把你給綁回來了!”一旁穿著短跑服的古凱和文勇易等人看到葉欽之后都跟著跑了過來。

  “你們這真是……”葉欽看到了古凱和跟在后面的文勇易、龐貴賓幾人,忍不住笑了起來,“黑了這么多,都曬脫皮了吧!”

  “你別笑,馬上你也要一起曬了。”

  文勇易看了看自己的手臂顏色,又看了看葉欽,不滿地說了起來,“不科學啊,葉欽,原來幾人里就里最黑的,你這現在,算是我們幾個里面最白的了。”

  葉欽的膚色自然比起一般人要偏深一些,不過今年在美國歐洲轉了一圈訓練,很多時候都是在室內訓練居多,再加之,一些訓練的時候室外的陽光不算那么猛烈,反而淺了一些。尤其是對比起今年六七月份都在戶外田徑場暴曬訓練的幾人,皮膚反而看上去要白一些。

  一番話說完,在場的眾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大家都是一個隊的隊友,彼此之間雖然有競爭,但和葉欽的競爭其實基本上沒有。

  反而是有一種,跟隨在葉欽之后,不斷地朝著自己的最好成績去發起挑戰的意思。

  除了楊耀之外,這半年多的時間,不論是文勇易還是古凱,都先后有了不少的進步,兩人的最好成績都提升到了10秒25左右,并且自我感覺,明顯還有提升的空間。

  一個方面是受益于田徑隊提出,以接力帶動單項,眾多當前國內最好的運動員在一起訓練,內部無形的競爭一直存在。

  另外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在場所有人心內的那個枷鎖打破了。

  換在幾年前,如果有人和他們說有亞洲運動員能夠跑進10秒大關,能夠跑出9秒90的成績,那是如何都不會相信的。

  但是,現在,他們看著自己的隊友做到了。

  亞運會那場男子100米的比賽,同樣參加決賽的有文勇易,古凱和楊耀、龐貴賓、鞏威、景科等國內男子100米的運動員其實都在場邊看完了比賽。

  看到了葉欽打破了10秒大關,看到了一種可能。

  這個曾經被看做完全不可能的成績,其實并沒有想得那么難,我們還是能夠做到的。

  這種心里枷鎖的打破對于在場許多運動員來說,可以說是平地驚雷,一種長久壓在心頭的石塊被打破的感覺。

  練體育,尤其是田徑短跑項目,在場的運動員拼盡全力都只能跑出十秒二、十秒三的成績,這個時候那種深深的懷疑就會縈繞在心頭。

  我是否已經到了天賦的盡頭?我是不是到天花板了?還可能再更進一步嗎?

  像楊耀,鞏威,景科這些老運動員每一個都曾經經歷過,但不斷訓練不斷努力,似乎看不到成績進步,反而可能會引起一些退步的時候,運動員那種自身的自我懷疑,無所適從的心理壓力會讓一個人喘不過氣。

  但當擋在大家面前的10秒大關,20秒大關,都有一個亞洲運動員,一個中國運動員,一個自己在賽場還一起跑過的運動員做到時。

  許多人在這個時候才逐漸找到了堅持的意義,找到了堅定信念的方向。

  其實真的是能做到的!

  從葉欽跑進10秒開始,然后是超風速的9秒80,之后好幾個10秒以內的成績,到了回國前的羅馬黃金聯賽,這個成績已經提升到了9秒90。

  大家都看到了一種可能,也許自己可能已經達到了天賦頂點,不論如何都無法提升自己的短跑水平。

  但同樣有很大的概率,自己距離這個極限,這頂點還有一段距離,只是自己不曾從身體里挖掘出來。

  不曾足夠努力的訓練,不曾接觸的新穎的訓練方式,不曾更加優秀的短跑技術。

  既然有人能夠做到,那么,我們再努力試一試又何妨呢?

  原來是看不到希望,而到了現在,則是看到了一線光明!

  “喲,今天人終于齊了啊!”

  正在眾人圍在田徑場七嘴八舌聊著天的時候,體育場外身材不高,前額頭發不多的袁郭華教練的聲音傳了過來。

  “袁指導。”葉欽看到袁郭華的第一眼,臉上略帶著幾分不太好意思,笑著打招呼道。

  葉欽本以為袁郭華會調侃上他幾句,畢竟之前袁郭華希望葉欽能夠早一些回到男子接力隊這邊配合訓練,但他的賽程卻參加了三場黃金聯賽,拖到了現在,面對袁郭華多少有些心虛。

  袁郭華走過來,卻是拍了拍葉欽的肩膀,滿臉笑容地說道:“葉欽,你干得比我們想得還要好。我是真沒想過,你竟然能夠這么快就成長到這個地步。現在排名第一了吧?”

  “嗯,暫時應該是第一。”葉欽臉上浮起了笑容,帶著幾分驕傲自豪,又像是朝著老師回報成績的孩子。

  袁郭華指導他的時間并不算特別長,但對于他在男子100米項目上的提升,卻有著不可忽視的巨大作用。

  在結束完了男子100米的比賽之后,葉欽目前在國際田聯男子100米項目里排在了第一,男子200米里排在第二。

  連續在三場黃金聯賽獲得了男子100米冠軍,再加上其他的幾場大獎賽的積分,使得葉欽現在在男子100米項目登頂,超過了杰森蓋比和阿薩法維爾。

  在男子200米項目里,目前排名是在第二位,處于杰森蓋比之后,主要是由于葉欽參加男子200米的比賽相對100米要少上一些。

  “干得好啊,葉欽不要驕傲,繼續保持,你是我們的旗幟,你的成績越好,其他的隊員也會以你為目標,跑出更好的成績。今年世錦賽,我們再接再厲!”袁郭華老臉上笑容如花,他曾經是男子100米運動員,后來轉為教練之后,一度主要也是執教短跑項目,現在則是4×100米的總教練,對于短跑,對于百米的情節,比起其他教練更深,對于葉欽取得的成績也越發欣慰。

  “對了,給你們隊伍里加一個新人,你們這些老隊員要好好帶一帶,可別欺負他啊!”

  正說著話,袁郭華將身后的一個個頭不高的年輕運動員讓了出來,介紹給眾人說道,“這是我回粵省的時候招入隊的選手,很有天賦,以后跟著接力隊一起訓練。”

  葉欽在袁郭華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了他身后的人,只是當時沒有開口,此刻看到了袁郭華朝幾人介紹,紛紛上前打招呼。

  “大……大家好,我是蘇丙天。”

  在袁郭華身后的新人看著年齡應該就十七八歲,看著十分稚嫩,被眾多國內頂尖的短跑運動員看著,似乎還有些緊張。

  一開口,濃重的廣譜口音,讓不少人臉上忍不住就露出了笑容。

  “蘇丙天,歡迎來到接力隊!”

  “小蘇,你這普通話要練啊!”

  “對對,口音比袁教練要重得多,跟文勇易來的時候差不多。”

  “什么啊,我比蘇丙天這個好得多!我是珠海的!”

  眾人七嘴八舌地表達了歡迎后,又議論起了廣譜口音的問題。

  蘇丙天的口音有些重,讓不少人聽著都有些費勁。

  不過,相對口音的問題,其實眾人多少也有些習慣了,不說袁郭華教練本身口音就有一些,就是文勇易,進入國家隊這么長的時間,說起話來口音還很重。

  葉欽原來的口音也十分明顯,這幾年生活在燕京的時間長了,才漸漸好上一些。

  看著蘇丙天,葉欽腦海中不經意地就想到了自己當初加入國家隊時候的場景,按年齡算好像和對方也差不多吧。

  只是那時候,田徑隊的形勢和現在比起來差得多,尤其是短跑,基本上屬于爺爺不疼姥姥不愛的情況。

  直到劉陽宇和自己之后,整個短跑隊的氣氛開始慢慢出現了變化,大家都有了一種名叫信心的東西。

  “好了,人到齊了,那大家就準備訓練吧!”

  袁郭華看著眾人熱熱鬧鬧地打了下招呼,拍了拍手,將眾人的注意力集中了回來。

  “這次世錦賽男子4×100米接力項目的目標我不怕在這里說出來,我們要進決賽,要拿獎牌!有沒有信心做到?”

  “有!”

  田徑場內頓時響起了一陣巨大的回應。

  “去吧!”

  袁郭華招了招手,頓時聚集的眾多運動員紛紛散開,換衣服換鞋熱身拉伸的慢跑的,眾人瞬間忙碌了起來。

  “目前前三!”

  袁郭華目光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信心,眼前這些年輕的田徑運動員,是他執教生涯以來遇到最好的一批。能夠喊出前三這樣的目標口號,袁郭華也不是全無底氣。

  有葉欽作為第四棒,只要前面三棒配合足夠默契,三名實力水平都能夠在10秒20左右的選手,已經足夠給他信心。

  中國田徑,中國短跑,從這里開始,崛起了!

  這是我的接力隊,我們的接力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