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李家過年不再是冷冷清清了。
  以前過年的時候,一家3(1)口人就守著電視機看春晚,無聊極了。
  這次過年不一樣,爺爺奶奶和大姨都過來了。
  爺爺奶奶是典型的老一輩思想,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在家守著一畝三分地勤勤勞勞一輩子,來春城市里的次數兩個巴掌可數。
  大姨呢,單身不貴族,可能是被前段失敗的婚姻傷透了心,離婚后再也不嫁了,不過男朋友倒是換得挺勤,就是質量明顯參差不齊。
  以前過年大姨都是去爺爺奶奶家的,今年和爺爺奶奶一起來了。
  大姨家的哥哥和姐姐是過年前兩天趕來的,李凡的這對表哥表姐有意思,表哥特熊,表姐特辣。
  表哥不僅熊還笨,總是一副憨憨的樣子,又長得有礙觀瞻,家里一直擔心他找不到對象(也的確一直找不到),不過今年有了轉機,有個女人相中他了。
  這女人長得還蠻漂亮,就是年齡有些大,也沒大多少,一輪而已吧。
  開始大姨還不同意,兒子才23,這女人都35了,差得太多了。
  表哥說出了他一輩子最精明的話:“媽,我覺得有人看上我咱家就得燒高香了。”
  這女人除了年紀大一些外,其他方面都非常優秀,自己在科技城有家電腦專柜,長相也顯得很年輕,渾身上下洋溢著輕熟女的味道,有房有車還有很多出色的追求者,典型的大齡黃金剩女。
  但她卻單單看上了表哥,只能說啊,猿糞(緣分)這東西,只有猿知道!
  輕熟女來到李凡家便忙前忙后周道極了,爺爺奶奶很滿意,然后在心里推算:
  女大一,抱金雞;女大二,金滿罐;女大三,抱金磚……女大九,樣樣有;女大十,樣樣值。(完)
  可女大十二呢?
  至于表姐,那家伙……
  紋身,各種文身,還非常時髦地打了鼻釘、臍釘……每次李凡見到她都嚇個半死,太社會了。
  表姐長得相當可以,但結婚是個大問題了,哪個本分的小伙子敢娶啊。
  她最近正洗文身呢,過了狂野的年齡,打算嫁人了。
  這天表姐提著禮品登門,她褪下羽絨服后,里面穿的是一件短袖。
  李凡抓起表姐的胳膊,問道:“表姐,你洗文身了?”
  “悔不當初啊,當時還是太小。”
  李凡皺眉:“要是洗不干凈最好別洗。”
  “我去的那家整形醫院是韓國的醫生,很牛的。”
  “專科醫院啊?專科醫院太黑了,最好還是上三甲醫院。”
  家里繼續就文身這事兒深刻教育表姐,表姐頭疼,誰還沒有個叛逆的時候。
  李凡撇嘴:“你也太叛逆了,你要是文個小玫瑰啊什么的還挺好看的,你這文得實在太多了,第一眼接受不了。”
  “別說我了,你們都別說我了,我就是狂野一點兒,也沒干什么壞事,下個話題,婷婷呢,什么時候接婷婷去?”
  完蛋,下一波話題又來了。
  爺爺:“今年來家里過年,就是來看婷婷的,不然我們躺在熱炕頭看電視多舒服啊!”
  奶奶敲了敲已經不太聽使喚的左腿,“我們千里迢迢來容易么我們。”
  李凡糾正:“不是千里,100里。我還是老觀點,不應該接,顧家就一個閨女,大過年的從父母身邊搶走,他父母一定空牢牢的。
  李媽:“你這孩子不會來事兒,就是因為過年,你不把人家孩子接家里過年來,人家不挑禮啊?”
  李爸:“我同意你媽說的!”
  李凡擦額:“爹你什么沒同意過?”
  果凍:“我也同意媽媽!”
  李凡擺了擺手:“小屁孩沒有發言權。”
  大姨:“你看現在你們這么大談戀愛的小青年,過年不都得彼此上門么,家里之前沒見過面也就算了,不上門就不上門了。
  但咱們家和顧家都這么熟了,你不接人家閨女來過年說不過去!”
  果凍:“對,說不過去。”
  “邊兒玩去,你知道我們說什么呢么?”
  果凍泛著烏黑的大眼睛道:“叫嫂子來一起玩兒啊!”
  李凡對大家解釋:“我和顧亞婷之前都談好了,沒結婚之前啊,過年當天不上門,在家陪父母,初二初三在彼此登門。
  這是為什么呢?不想讓你們提前感受到空巢老人的寂寞。”
  表姐叉腰:“說這些沒用,馬上去給我請來。”
  “威脅我?有文身了不起啊?我們都談好了,不來過年。”
  大姨:“你們談好了?家長同意了么?”
  李媽:“對,我同意了么?”
  李爸:“你媽同意了么?”
  李凡遭受了全家人的圍剿,他也很無語。
  本質上,戀愛結婚都應該是兩個人之間的事情,但在華國社會形態中,這是直接關乎到雙方家庭的。
  戀愛倒還好,談婚論嫁就直接上升到雙方家庭的博弈了。
  李凡最后重申:“我們真談好了,你們別逼我,初一初二你們就能看到她了,我初一就去接總成了吧,讓人家陪父母在家過個年。”
  “傻孩子,初一接和除夕接能是一個概念么?”
  “我這紅包都準備好了,初一可就沒有了啊。”
  “老弟,你這是沒力度吧,請不來人家吧!”
  李凡撓頭:“其實,你們太熱情了,你們得給我們年輕人空間。”
  李媽:“少扯,去接!”
  李爸:“去接吧!”
  爺爺:“馬上!”
  準嫂子:“我覺得應該去接!”
  果凍嘟嘴:“去接!”
  “怎么又有你?”李凡一把抱起果凍塞進了臥室,“大人事兒別摻和啊,我看你還是應該背唐詩,‘日日’皆辛苦去吧。”
  面對著臥室眾人不容置辯的眼神,李凡認慫了。
  “好吧,我打個電話和她商量商量。”
  表姐道:“不是商量,是務必,是必須!”
  李凡白了她一眼,“我怕你把她嚇住。”
  電話通了。
  李凡:“小婷,說個事兒啊。”
  電話那頭道:“我也說個事兒!”
  李凡:“我先說。”
  顧家客廳,顧亞婷看著沙發上親屬們那殷切的眼神,道:“不,我先說!”
  李凡第六感上線,他由己推彼,預感到可能丈母娘也想讓自己上門過年。
  如果真這樣就不好辦了,雙方家庭都急切地想讓未來的家庭成員上門過年,可究竟上誰家?
  這種情況就是誰先開口誰占絕對主動,盛情難卻嘛!
  李凡:“情況有些變化,你先聽我說啊。”
  顧亞婷:“我這邊兒情況也有些變化,你別急,我先說。”
  果凍的小腦袋突然又冒出來了,她奶聲奶氣地沖著電話道:“嫂子明天來家里過年啊!”
  電話那頭的顧亞婷一愣,要完!
  李凡低頭一驚,心道干得漂亮啊!他連忙捂住手機收音孔,低聲道:“果凍——”
  他剛叫出妹妹的名字,但見果凍突然道:“哥哥,我錯了,我不摻和了!”
  連忙雙手捂嘴,果凍轉身就要向臥室跑去。
  “回來,”李凡一把抱住果凍,將手機聽筒貼到她耳邊,“繼續說,快。”
  果凍腦袋暈暈:“說啥啊?”
  李凡做口型:“讓她來。”
  “嫂子,你來過年啊。”
  顧亞婷:“啊!”
  “家里好多好多人吶,爺爺奶奶都來啦!”
  “爺爺奶奶也來啦?爺爺好,奶奶好……”
  顧亞婷敗了,首先敗在了果凍的搶占先機上,然后敗在了爺爺奶奶一通電話上。
  她撂下電話,無奈地看著一眾家人們:“你們也看到了,我沒把小李叫來,結果自己還搭進去了。”
  “誒呀,我們大過年從尚海跑過來,就是來看李凡的,誒呀!”
  “婷婷你還說你有力度,力度呢?”
  顧亞婷汗顏,誰知道半路殺出來個程咬金啊!
  第二天早晨,李凡開車把顧亞婷接回了家,一大家子人湊在一起打牌聊天熱鬧極了,這個年終于不像往年那樣冷清了。
  夜幕降臨,家人包好餃子后,便守在電視旁邊聊天邊準備看京視春晚。
  大家都知道京視春晚越來越無聊,可是,也沒什么額外的節目了啊!
  額外的節目是小果凍帶來的,到了長輩給紅包的時候了,這個紅包可不是隨便能拿到的,光磕頭作揖還明顯不夠。
  客廳內,家人們坐在沙發和椅子上,手里握著明晃晃的紅包,準備打賞。
  果凍給爺爺磕了三個頭,“祝爺爺笑口常開,能活99!”果凍說罷起身,美滋滋地湊到爺爺身邊要紅包去了。
  “謝謝大孫女,給爺爺表演個節目,就給你紅包!”
  果凍撓頭:“節目?”
  李媽:“給爺爺背首唐詩!”
  果凍拍著胸脯道:“這個我會,
  《靜夜思》
  窗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媽嚇唬道:“背錯了,紅包沒了!”
  果凍疑惑:“哪里錯了?”
  “窗前什么月光?”
  “看啊!”
  “不是‘窗前明月光’么?”
  果凍恍然大悟:“啊對!紅包真沒了?我再背一首其他的成么?”
  “別害怕,爺爺給!”爺爺講紅包塞到了果凍的手中。
  李凡道:“果凍背的也對,歷代流傳的《靜夜思》的版本有69種之多,果凍這是其中一種。
  目前有兩個版本比較公認,一個是明代時期的版本,一個是宋代版本。
  咱們人人皆知的都是明代版本,宋代版本與明代版本有兩處不同,宋代版本是: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還有個版本是“抬頭望山月”的。”
  眾人望了望李凡,并沒沒搭理他,紛紛道:“果凍,繼續表演節目。”
  接下來,果凍表演了各種才藝,比如翻跟頭、倒立、扎馬步……
  眾人陣陣笑聲中,紛紛看向李凡。
  李凡猛搖頭,真不是自己教的!
  李爸則默默地看向了窗外遠方……
  果凍今晚開心極了,手里捧著一沓紅包蹦蹦跳跳的,這是她完全形成自我意識后的第一次領紅包,去年領紅包的時候她才2歲半,早沒記憶了。
  她可能還沒意識到自己將會遇到一次重大危機,這紅包將很快被李媽收繳上去,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謊言。
  李凡對此很好奇,當初騙自己的時候說留著給自己娶媳婦,騙果凍怎么騙呢,難道留著當嫁妝?
  自己當初太單純,和其他孩子一樣信以為真了,也是神奇了,那個年齡段的孩子,媳婦有什么用?!
  大飯吃餃子這個習俗,和其他很多地區一樣,以前都是除夕夜近12點的時候才吃的,但是近些年越來越早,到如今,有些人家八九點鐘就吃上了,還有人家什么時候餓什么時候吃,有規矩老講究早不怎么講了。
  10點吃過餃子后,一家人出門在小區里逛了起來。
  處處燈火通明,有一些家庭也懸掛著大紅燈籠,但小區內并無喧囂,和往日里并沒有什么格外的不同。
  顧亞婷小心翼翼地撫著奶奶,奶奶則攥著她的手道:“婷婷啊,以后小凡要是欺負你,你別擔心,有奶奶呢,告訴奶奶,奶奶收拾他。”
  顧亞婷向李凡挑了挑眉,尚方寶劍到手!
  可李凡就當沒聽見沒看見……
  眾人時不時地抬頭望向夜空,夜空卻平靜寧和,能隱隱約約看到幾顆星星,但不見一絲絲禮花沖天的景象。
  爺爺道:“這城里過年真沒有咱們農村有意思,咱們農村這個時候那是漫天的煙花,轟隆隆的鞭炮聲。”
  奶奶道:“老趙家過年,聽說今年買了5000多元的鞭炮,這回熱鬧了。”
  爺爺不屑:“鋪張浪費,總共一年才賺幾個錢?”
  春城春節期間,這幾年嚴格執行“無煙花城市”,四環以內過年期間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市區連一點點的煙花味道都聞不到。
  “不浪費、無污染、無火災”的目標的確達成了,但年味兒離開了爆竹也基本沒了。
  隨著經濟騰飛,民生改善,過年穿新衣吃大餐的新鮮感和幸福感早已經不復存在了,唯一的年味是久別的家人們能湊在一起,體會家的溫暖。
  爺爺感慨萬分:“你們說以前哈,咱們過春節就守著電視機,就盼著老趙的小品,小品一到,打麻將的不打了,在外放鞭炮的也不放了,全都湊在電視機前哈哈大笑。
  小品一結束,屋外頭又立馬鞭炮齊鳴,老趙的小品也是咱們每年的一道大餐啊。”
  大姨:“老趙那些年是真火,老到九十九,小到剛會走,國家領導人可能不認識,但老趙沒人不知道。”
  表姐問道:“小凡,什么時候你也能成為春晚的一道人人必看的大餐?”
  李凡看了看她,“等你能嫁出去的時候!”
  表姐掐著他的耳朵道:“你不噎我能死啊?!”
  “姐,姐,疼!我給你介紹對象,保證讓你早日嫁出去。”
  “誰?”
  “我有個朋友啊,叫做王永發……”
  又是王永發!
  這王永發是他的師父,是他的朋友,還是他二大爺老丈人的孫子……
  只要李凡需要,“它”甚至還可男可女,可彎可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