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航空力量培養可以披著一個“航空俱樂部”的幌子進行的話,那么裝甲力量總沒有辦法了吧?畢竟前者可以民用也可以軍用,而后者帶上了裝甲和大炮之后,你說民用也不搭邊啊。隨夢小說.SUIMENG.lā雖然普魯士明面上管不了,但是暗地里也是挺惦記的,小毛奇如此,施利芬等人更是如此。施利芬還專門以德國總參謀部的名義寫了一封信去詢問那些裝甲部隊到底怎么編制,并且明確表示,你巴伐利亞改換部隊裝備可以,但是你要是額外增加一個師以上的規模的話那是絕對不行的!
然后雙方就一個師到底是什么規模打起了口水仗,這年代一個師的規模可是大小不一啊,比如說俄國人大概是2.2萬人一個師,法國人是1.6萬人一個師,除了巴伐利亞之外的德意志師1.7萬人一個師。而巴伐利亞方面一個師的編制大概是2萬人左右......。
至于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說俄國人是因為步兵單位比較多,俄國一個師的下屬編制是16個步兵營。而法國和德國是12個步兵營。所以俄國人雖然炮兵少一些,但是總人數依然搞出了一大截。
而巴伐利亞師就不一樣了,巴伐利亞雖然也遵循德國師的編制,比如說一個炮兵連是6門火炮,但是這6門火炮沒說是什么啊,德國一般師用的是6門75MM速射炮,每個師的速射炮和輕型榴彈炮的比例是3比1。但是這事放到巴伐利亞就不一樣了,人家一個師的75MM速射炮和105MM榴彈炮的比例是1比1......。同樣一個榴彈炮連的人數自然要比75MM速射炮要多一些。
作為普魯士主抓軍備生產的主管,小毛奇曾經算了一筆賬,如果同樣是一個師的話,巴伐利亞的炮兵戰斗力至少要比普魯士高3成足有,那可是105MM榴彈炮啊!而更大的戰斗力意味著較高的后勤需要,在開始普及機動車的巴伐利亞軍隊中,后勤部隊因為車輛的使用人員反而有所減少。那么好了,除了炮兵增加人員之外,那么其它方面又拿增加人員了?
一般而言,德國騎兵團是分別配屬給師的。普魯士是這樣,巴伐利亞也是這樣。但是同樣掛著騎兵的名字,普魯士人騎的是馬,巴伐利亞人坐的是車......。在搞出十幾噸重的戰車之前,巴伐利亞其實早就開始動心思了,他們將部分騎兵部隊改成了馬匹和裝甲車混編的部隊。來提高偵察部隊的戰斗力。編制上大體沒變,但是戰斗力完全不是一個檔次啊。
當然,這個巴伐利亞軍隊一個師2萬人的規模是小毛奇等人自己估計的,實際上巴伐利亞每年的軍事報表上還是1.66萬人左右。各個部隊的編制大小也沒有發生什么變化,但是小毛奇等人都知道有貓膩,但是知道了,你也沒辦法,總不能派一批人去軍隊里一個個人去數吧.......。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了,如果說原來的時候,巴伐利亞使用的武器至少在德中還算有跡可查,還算體制內的話,那么你突然在軍中出現了一堆十幾噸重的家伙的話,這又算什么?你要是一個師裝備一個裝甲團的話。那無形之中你又擴軍不少了,雖然普魯士總參謀部管不了你太細,但是人員一下增加上萬那也是絕對不行的,否則的話,王子直接擴充基層部隊規模就行了,那還用那么費勁的和德皇討價還價?
除了王室直屬的部隊之外,如何給這些鐵家伙一個名分以便塞進部隊之中,就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而這一次,王子給出的答案很簡單。他聲稱這些東西應該隸屬于炮兵!一般而言,德軍中一個師中理論上擁有14個炮兵連,一般而言是9個75MM速射炮炮兵連,3個105MM輕型榴彈炮炮兵連和2個150MM重炮炮兵連,每個連6門炮。
而魯普雷希特王子的安排是這樣的,巴伐利亞軍隊中不是有12個輕炮連嗎?其中105MM輕型榴彈炮連的數量是6個,這個目前暫時不打算改變,但是6個75MM速射炮連要改成突擊炮兵連隊,簡稱突擊炮......。按照王子的話說,他們不過是把用馬匹和車輛拖曳的36門速射炮換成了自行的速射炮而已......。管子總數保持不變,這個不算違規......。
“臥槽,這好有道理,我居然無言以對了......。”當施里芬伯爵看到了所謂的突擊炮兵的說法之后也瞬間傻眼了。而當一旁的小毛奇看到這份文件之后,他只是對施里芬伯爵報以少見多怪的眼光,因為這些能夠給他看到的文件中所說的事情和自己文件中看到的事情相比那完全是小巫見大巫啊!
因為在王子給小毛奇的信中,這位王子提到了一種專門給150MM加農炮和210MM重榴彈炮使用的“履帶型重型牽引車輛”雖然王子沒有明說這個東東到底是啥東西,但是他在信中提到了一點就是這種牽引車輛使用的底盤和突擊炮的底盤完全一樣,“擁有很好的越野性能和改裝空間。”
當小毛奇驚訝的質問王子為何這樣肆意妄為的時候,這位王子十分明確的說道,給小毛奇的信中內容同樣出現在給德皇的信中,在增加德意志軍力的問題上,德皇和巴伐利亞以及小毛奇等人的看法是一樣的,他們擁有共同的敵人——普魯士容克貴族保守派系。后者把持著德國總參謀部,這個把持可不是你換個人就可以了。即使小毛奇上臺,也無法徹底改變整個局面,畢竟尾大不掉和陰奉陽違在國外也是有的。
而在面見德皇的時候,小毛奇也曾經以非常隱晦的方式提及這些事情,德皇一方面表示了對巴伐利亞行為的理解,同時也表示普魯士軍隊不應該在這次變革中落后,于是,最終才促成了小毛奇這次以私人身份前往巴伐利亞的計劃。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小毛奇會在施利芬退休之后接任普魯士總參謀長之位,而到那時候普魯士也可以推進一些軍事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