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唐農圣

  孫享福一系列的設計,都是在后世的成例上,加以更加完美的改進。

  之后的垸田,只會越筑越大,如果地塊合適,說不定會直接圈下一個縣那么大的地方,甚至更大的地方,來整體作為垸田規劃。

  同時,他也希望在垸田筑成的時候,垸內的所有基礎建設也都全部做好。

  比如一號大垸,雖然只有六個村子,三萬多畝地,但有一千五百戶人家,不人口數量三四千,不輸于偏遠地區的下縣,但是,其未來的產出,可能還要高于許多人口超過三千戶的中縣。

  因為這里的人口非常集中,產出效率非常高,在大堤筑好的時候,垸內的主灌溉渠,副灌溉渠就已經挖好,主干道,副干道,以及田埂的路基,也全部鋪設好了。

  之后,武士彟派了工程隊的人過來,簡單的將一條貫穿整個垸,長達四十多里的水泥路鋪上,然后,沿著道路,將一千五百多套磚瓦結構的民居分成幾塊修建好,就將一千五百戶百姓,很好的安置在了這里。

  要知道,孫享福現在種植水稻的一號垸田的整體面積,還沒有一個普通縣的五分之一的地盤大,耕地面積,甚至沒有一個縣的十分之一多,但是,去年的第一季種植,他們產出了近二十萬石稻谷,平均畝產五石多,為朝廷創下了六七千石稻谷的稅收,價值四百多貫,如果按兩季算,則是八百多貫。

  除此之外,垸內還有很大面積的蓮藕池,菱角池,魚池,林場,菜地,和種植經濟作物的旱地,牲畜養殖場地等。

  一塊方圓不過三四十里的地方,每戶只種二十多畝地,光靠主糧種植方面,每年就為朝廷創收八百多貫,這是何其恐怖?

  這么算下來,孫享福接下來用九塊沿江的垸田組建的,水稻種植面積將超過五十萬畝,人口超過兩萬戶的九垸縣,光是種植主糧的農稅,每年就可以為朝廷創收一萬五千貫以上。

  這可還并不是這個縣所有的稅收,只是按照三十稅一的基礎,計算了主糧種植方面的稅收。

  而現在,大唐內部的稅收結構,糧食產出的稅賦,其實早就不是主要的了,在所有的稅收結構中,與其它方面的產出的比例大約是三比七,主糧只占三,蔬菜,經濟作物,養殖業的稅收,占七成。

  一畝蓮藕池,出的蓮藕,蓮子,泥鰍鱔魚等等的價值,都可能是一畝稻田的好幾倍。

  更加別說是魚池,以及牲畜飼養了,光是給一號大垸配備的五百多頭耕地的水牛,從去年到今年,就為垸內新添了一百多頭牛崽子,一兩年時間,就能讓原本三戶公用一頭耕牛,變成兩戶共用一頭耕牛,再到之后,可能每戶都有牛,甚至會有大量多余的牛向外出售耕牛,要知道,一頭牛崽子的價格,可是好幾貫,每年上百頭的往外賣,那就是上千貫的進項,再有少量的馬,豬,等,不用細算,也知道相加起來創造的稅收,比糧食方面的稅收多的多。

  更大頭是家禽養殖,雞鴨的繁殖是比較快的,糧食多了,養雞鴨的成本也就低了,一號大垸,平均每戶飼養的雞鴨數量,都超過五十只,這還是居民在家中順帶手養殖的,等連片的大垸建成,垸與垸之間,也會形成較大的支流,分流長江的水系,保證灌溉。

  這些水流平緩的支流,平時,都會有寬闊的河灘,可是天然的大型養鴨場地,在后世,光是這一地區的鴨子,鴨蛋產出,就可以滿足全國十幾億人民的食用,甚至還有大量出口,可見其養殖潛力有多大。

  按照三七比例算下來,這個地盤還不算太大的縣,光是原始產出的方面,每年差不多都能為朝廷創造五萬貫的稅收。

  而當一戶百姓每季可收一百幾十石糧食,一年兩季的收成,除去自家吃用和稅收的支出,還要富余兩百多石的時候,這些多出來的糧食,他們肯定會賣成錢,首先就會給朝廷貢獻一道商稅。

  而且,得了十幾貫賣糧錢,以及還還有諸多其它方面產出的百姓,手上有錢了,肯定會需要各種生活消費品,這些錢在一輪輪的滾動之中,會不斷的給朝廷創造商業稅收。

  也就是說,即便還沒有發展出較大的其它產業的情況下,這個產出比較穩定的縣的稅收潛力,都要遠遠高于五萬貫,七八萬貫,也未必不可期。

  而大唐納入諸多的新疆域之后,可是有兩千多個縣的編制,要是所有的縣,都像九垸縣有這么強的產出,那么,朝廷光是在地方稅收上,每年就能有一千萬多萬貫以上的收入,再加上一些大宗商品交易,以及國際貿易的稅收,總數算下來,那就海了去了。

  孫享福要推動中部地區發展,就是要將這些基礎建設做好,讓所有的生產潛力爆發出來,富裕當地百姓,而能不能構建出更多這樣的地方,就需要所有人都同心協力來完成了。

  蔡璨等人,自然是不能像孫享福這樣,將民生經濟發展的事情想的那么遠的,他們只是稍微合計了一下,就覺得,這事,應該是可以做的,畢竟,他們的現狀就是,田地太多,沒有足夠的人手幫他們種,貢獻一些出來修堤,修渠,修路,也是能夠承受的,畢竟,修好了之后,方便的也是他們自己。

  于是,蔡璨等人合計了一番后,道,“大總管,這一條,我們幾家,也可以答應。”

  孫享福聞言,點了點頭,臉色這才好看一些,又道,“再有一點,就是你等地方大族,不可再抱團欺壓其它小戶百姓,尤其是今年冬天,可能有百萬以上的外來工人,來到荊湖之地幫忙筑垸開田,你等需要盡可能的配合朝廷政策,為這些工人大開方便之門。

  要知道,人口留住了,財富自然也就來了。

  咱們用什么留住那些外來的人口?

  唯有靠肥沃的田地,淳樸的民風,良好的生活環境。

  這一點做好了,長遠來說,對于你們利益,甚至比做好垸田基礎建設,還要更大,因為,有了人口基數,你們才能更大范圍的雇工,去做大產業。”

  要說這里能將北方地區的百姓都留下來,倒也未必,因為北地的百姓不窮,他們的青壯群體的年收入,都已經達到了十五貫以上,一戶算兩個青壯,那也是三十貫以上,總體來說,是目前在垸田里面種田的百姓要高出一些的。

  但是在孫享福來說,整個山南道地區的人口,還是太少了些,連百萬戶都沒有,自己筑好了那么多垸田,給誰耕種呢?

  所以,他和武士彟合計之后,覺得遷大部分已經適應了耕種的原高句麗,新羅,百濟等地的百姓過來,比較靠譜一些,畢竟,那邊現在的人口總數,差不多有三百多萬,遷個幾十萬過來,能夠緩解當地耕地資源的問題,不過,他要是從政策方面強行入手遷這么多人,張公瑾肯定是不太愿意的,畢竟,現在那邊都是在他安東大都護府治下,他也要搞建設,發展經濟。

  所以,只能想一些別的辦法,那就是讓那些百姓,自愿的遷過來當地的落戶,這就需要這邊有好的環境,和好的政策來吸引他們了,這方面孫享福其實早就已經想到了辦法,得等到了冬天,人調過來的時候,再執行。

  “這一條,我們幾家自然是答應的。”孫享福這一段話說完,蔡璨幾人,都不需要商量,就滿口答應道。

  此時,他們才知道,孫享福說的條件,也未必都是讓他們出血受損失的,同時,對于孫享福搞民生經濟的能力,多了一些認知,大唐論生發之能,無人能出其左,這話他們現在是信了。

  “最后一條,我說的,只是對你們各家的建議,不要求你們非要做到。”

  “大總管請講。”

  “我個人覺得,想你們各家像這樣,將所有族人聚集一地,合力發展的方式,已經有些過時了,現在,朝廷的政策,對于百姓的保障越發的全面,連基礎的耕種知識,都有專門的農部官員來教,法制抓起來之后,你們再不可能有抱團欺壓百姓的可能,以往那些靠剝削他人勞動力獲得財富這條路,你們已經走不通,也就是說,今后,你們族人的發展,都得靠他們自己。

  而當他們所得到的東西,都是靠自己的勞動力獲得的時候,他們就肯定越來越不愿意將這些東西,白白的貢獻出來給家族,畢竟,你們家族的資源,主要是供給一些核心的人物,而這些核心的人物,卻未必能給他們帶來什么好處,只有貢獻,沒有分潤的事情,做不長久。

  所以,為了你們族人自身的富裕考慮,我建議你們盡早分家。”

  “分家?”、

  這兩個字,就像一個錘子擊打在了幾人胸口,直將幾人震的身體一晃,他們若是容許分家的情況出現,今天就不會出現在孫享福這里談判了。

  見幾人久久不語,孫享福笑道,“怎么?你們覺得我這個建議說的沒有道理?那我就來給你們說說這其中的道理。”

  幾人聞言,朝孫享福投來了疑惑的目光,孫享福喝了一口茶水,緩緩的道,“當你們家中的族人,努力種地,和不努力種地,得到的糧食收入,都是一樣的時候,你們覺得,久了之后,會有多少人繼續努力種地?

  我換一個說法,當一戶人家,種的多,他就得的多,而一戶人家,無論種多少,他都得那么多,你們覺得,這兩戶人家,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產出的會多一些?”

  蔡璨幾人都不是傻子,他們自然能夠分析出來,自己給自己種,會更加賣力,收獲的也會更多一些。

  而孫享福說的這個道理,就像后世搞集體吃大鍋飯一樣,剛開始幾年,或許還好,久了,惰性就出來的,領頭管事的人,什么都不用干,還能享用資源,干活的,無論你怎么干,都只是這個樣,時間久了,就搞不下去了。

  事實上,這一次因為錢莊的禁錮,他們幾個的族人們就大規模的出現了不滿的情緒,這就可以讓他們看到人性的本質。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你能為他們謀利益,他們支持你,依附你,你不能為他們謀利益,他們就會跳出來反對你,可不會因為同宗同族,就盲從你,親兄弟,還要明算賬呢!

  當然,孫享福這番話,也只是能讓他們各自反思一下而已,真要有什么動作,只怕也會等到矛盾爆發到不得不處理的時候,才會實際行動,他們可不會因為一種可能性,就急急的做出決定。

  而對孫享福來說,徹底的粉碎這些世家豪強,也就差臨門一腳了,他只需要發展好當地的民生經濟,讓這些世家的底層族人,對他們宗族不滿,就成功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