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九十六章 視而不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傳奇時代

  陳家買了汽車,這在前王村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這也沒什么奇怪的,如今的農村,在田間地頭忙活一年,也就收個三兩千塊錢,還有三提五統等著,真正到手的,也就剩個三瓜兩棗的錢。

  也難怪農村的青壯都往外跑,一年到頭,除了不愁吃喝,需要填補的窟窿眼不少,刨去必要的開支,家里娃上學的錢都未必能攢齊,不另謀出路肯定是不行的。

  在新千年以后,農村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撂荒的土地是一年比一年多,眼見著三農問題越來越嚴重,逼得已經延續了兩千多年的種地納糧的傳統,不得不戛然而止。

  陳喬山不久前剛知道,鄧州進了省里農業稅改革的試點名單,從04年起將逐步減免農業稅。

  這無疑是個好消息,這陣子,村里老少談論最多的就是以后不用再交皇糧國稅了。

  對于種地的老百姓而言,這無疑是天大的喜事。

  農村人的思維從來都是最樸實的,在他們的潛意識里,種地納糧是天經地義的事,雖然偶有拖欠,日子過得很是苦巴,不過只要有了結余,第一時間就會想著補上欠款。

  在農村人眼里,欠國家的錢是很不名譽的事。

  陳喬山不由想起了上輩子,當他從初中英語課本里得知,外國農民種地不納糧,政府還額外給補貼,他回家講給家里人聽,大半輩子都跟土地打交道的爺爺,臉上那副既不屑又羨慕的神色,讓他一輩子都忘不了。

  在過去很長的一個時代,種地納糧支援國家建設,這個信念深入人心,不過當這個國家走向工業化的時代,農業卻成了巨大的包袱。

  陳喬山知道,如今的國內社會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革。

  就在昨天晚上,新聞聯播里播出了一條新聞,中國鋼鐵業增速在03年超過21,連續六年鋼鐵產量保持世界第一。

  陳喬山也不知道該說點什么,就在今天一大早,前王村又停電了,陳媽剛插上電,準備著第一次試用的電飯鍋就成了個笑話。

  拉閘限電,這在如今的農村不是新鮮事,陳家人早就已經習以為常。

  陳喬山知道,這是上次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后遺癥,突然的經濟衰退,導致電力供應過剩。

  國家順勢出臺了調控政策,三年內不允許上馬水電工程,結果02年底,經濟開始復蘇,電力短缺成了03年困擾國內經濟發展最嚴重的限制因素。

  陳喬山想著國內的宏觀經濟,他突然發現,經濟學還真是個神奇的東西,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可誰也逃不脫他的控制,哪怕是位于邊遠山區的農民,也時時刻刻在受著影響。

  想清楚此種關節,陳喬山對經濟學的興趣又多了幾分。

  他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國家電網公開承諾,春節期間將保證全國的電力供應。

  他們口中所說的春節,開始的時間是年初一,截止日是年初五,電力缺口之嚴重可見一斑。

  停電了,陳家人最高興的就屬小五。

  一得知這個消息,小丫頭就興沖沖跑到廚房,黏著陳媽:“媽,還是在鍋里蒸米飯吧,還可以吃油鍋巴呢!”

  陳媽很是無可奈何,“你不是一回來就顯擺,說這電飯鍋是你抽的嗎,這還一次沒用呢。”

  小五蹙著眉頭,愁眉苦臉地說道:“早知道是這樣,我就該抽個別的獎了。”

  陳媽被小女兒的話弄得哭笑不得,不由笑罵道:“我的小姑奶發亂成這樣,你洗臉刷牙了嗎,就往灶臺前湊?”

  小五一聽,一溜煙就跑了出去,很快,又在院子里叫喚上了:“爸,你快來,停電了,水管又不出水啦。”

  很快,陳家買的柴油發電機就派上了用場,很顯然,陳家人早就已經習慣了停電的日子。

  陳喬山知道,國內的經濟形勢面臨著很嚴峻的問題。

  由于加入TO的關系,國內的制造業呈現爆發式的發展。

  就在03年,國內的工業生產總值增速超過了30,這是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數字,也難怪會引人質疑。

  陳喬山知道,高增長背后潛藏著巨大的危機,一個是產業結構的問題,另外一個就是產品的附加值問題。

  別的暫且不提,鋼鐵行業就是重災區,上下游都不掌握,話語權掌握別別人手里,無序的發展壯大,利潤只能全部被外國人拿走。

  再世為人,陳喬山覺得,賺錢的同時,自己也應該做點什么。

  諾獎得主加里·貝克爾曾經說過,經濟學者不應該對看到的社會問題視而不見。

  陳喬山知道,想插手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有些人也不見得愿意見到有人插手,這就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即使是李股份吳市場這些資歷精深的學者,他們的一些意見,也未必會受到重視。

  想清楚其中的關節,他不由有些沮喪,千頭萬緒,也不知道能從哪著手。

  陳喬山心里苦笑,自己都沒活明白,未免操心太多,以后地溝油還是少吃為妙。

  他正琢磨呢,院子里就傳來小五的叫喚:“二哥、三姐、四姐吃飯了,早上有油鍋巴!”

  感受著久違的家庭氛圍,陳喬山心情不自覺就好了許多,他知道,這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

  今天還得去車管所排隊,不過剩下的事情不多,陳喬山也就沒打算跟過去。

  小五今天倒沒央求跟著去,陳喬山有點好奇,“你今天怎么不去了?”

  “城里一點都不好玩,還是咱家好。”

  小五不想跟去,陳衛國倒是硬拉著陳媽一塊上市里。

  說起來也是心酸,陶秀英遠嫁豫省二十多年,最遠也就是到鄰鎮陳喬山他姑姑家,市里自是從沒去過。

  雖然陳爸陳媽都走了,不過也不用擔心家里,陳夕陳婉對于家務是慣熟的,倒是省了陳喬山很多麻煩。

  車剛走沒多久,陳喬山的手機就響了,是光華的輔導員周勝打來的,他心里有點疑惑,這電話怎么會打到家里來的。

  他也沒耽擱,徑直接了起來,兩人寒暄幾句,他就問道:“周老師,您找我有事吧?”

  周勝在那頭猶豫了下,這才說道:“是這樣的,院里找我了解你的情況,具體的事我也不清楚,好像是聯想公司有人找過來了。”

  他心里其實是無奈的,作為陳喬山在學校的直接負責人,周勝也算是久經風浪了,關鍵是這小子就沒個消停的時候,就算放假回了家,又在網上鬧了一出。

  對于周勝傳遞過來的消息,陳喬山也沒感到有多少驚訝。

  聯想跟北大的關系本就不一般,北大的勺園餐廳,以前可以算作是聯想的自家食堂,在里面開個會聚個餐什么的,再正常不過了。

  當然,陳喬山也不會掉以輕心,聯想看起來是相當急切。

  畢竟這么大的上市企業,一貫自大慣了,突然鬧出這么大個笑話,怎么著也得找補回去。

  掛斷電話,陳喬山心里泛起了嘀咕,也不清楚聯想會拿出個什么章程,是巧取豪奪呢,還是友好協商。

  琢磨半天,他還是覺得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想到這里,陳喬山不禁樂了,也不知道聯想見到自己準備的后手的時候,會是個什么表情,想來局面恐怕會很精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