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章 陳家往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傳奇時代

  遠遠的,陳喬山就看到隔著校門口伸縮門站著的一個瘦高的男人跟一個身材嬌小的女生,雖然看不清面貌,可憑著身形,他一眼就認出那是自己這具身體的父親陳衛國跟和三妹陳夕。

  記憶中,陳喬山在陳家排行老二,上面有個從未見過面的同父異母的姐姐,下面還有三個妹妹。在還沒開放二胎政策的今天,兄妹五個,恐怕也算得上一大奇聞了。

  說起這件事就不得不提下陳喬山的父親陳衛國。

  陳衛國出生在五十年代中期,在那個年代里衛國、衛民、衛東、愛國、愛民、愛東這種別具歷史氣息的名字全國很是不少,這也算是一大中國特色了,當然這種特色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逐漸變化。

  老陳家一家人住在鄂豫兩省交界處的的一個偏遠小山村,在窮鄉僻壤呆了一輩子沒出過遠門的的陳家家主陳老漢有五個娃,四個兒子一個閨女,陳衛國是家里的老五。

  俗話說小兒子大孫子,老兩口的命根子。陳衛國上面有三個哥哥一個姐姐,家里四個壯勞力,他從小沒吃過什么苦,一直無病無災平平安安的。

  到了上學的年齡,陳老漢響應國家的號召,又把陳衛國送進鎮子上的學校念書。

  陳衛國算是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一代人了,中學還沒上兩年,就趕上那個轟轟烈烈的特殊歲月。

  一輩子本本分分老實巴交的陳老漢,聽村里人說小兒子在學校里不學好,隨手抄起根棍子就往鎮子上趕,把在鎮上跟人造反胡混的陳衛國抽了回來。

  細算下來,陳衛國中學沒念完就被陳老漢給趕回了回來,嚴格講來只能算他拿到小學文憑,好在那就不是個講文憑的年代。

  輟學回家的陳衛國,在陳老漢棍棒的威逼下,只能拖著跟他一般高的鋤頭跟在三個哥哥的屁股后面面朝黃土背朝天,在家本本分分種地。

  就這樣安穩的過了幾年,在陳老漢夫婦的操持下,陳衛國的幾個哥哥姐姐陸陸續續結婚成家。

  經過幾年的磨練,陳衛國也漸漸長大成人。

  年青的陳衛國人長得精神,眼神活泛模樣周正,嘴皮子也利索,有把子力氣也能吃苦耐勞,在附近也是數得著的好小伙。漸漸地十里八鄉的婆姨都盯著陳老漢家的小兒子,三不五時總有七大姑八大姨登老陳家的門檻給陳老漢的幺兒說合婚事。

  結果出人預料,很是招附近大姑娘小媳婦喜歡的陳衛國,誰也沒瞧上,偏偏就看上了下放到村里接受勞動改造的張教授夫婦家的小閨女。

  張教授夫婦都是留過洋的高級知識分子,本來在燕京的大學里當教授教書育人,結果不言而明,那年月知識分子就不是什么好詞,張氏夫婦帶著兩個兒子一個閨女被發配到這窮鄉僻壤,境遇可想而知。

  得知小兒子想法的陳老漢氣得戳著他的頂門心罵:“你個兔崽子豬油蒙了心,也不瞅瞅自己什么德性,人家張學究家是喝過洋墨水的文化人,你自己是個什么東西?別看他們現在熬苦日子,指不定哪天就翻了身。你才剛識幾個大字就不知天高地厚咧,人家閨女也是你能惦記的?”

  陳老漢樸實的思維里,有學問的人都是有真本事的,不是自己兒子這等土里刨食的村漢能配得上的。

  偏偏陳衛國也是個情種,只當陳老漢的話是過堂風,腆著臉上趕著往張學究夫婦跟前湊,一門心思討好著在農村受苦的張氏夫婦,平時有事沒事沒少幫襯著。

  可憐張家書香門第,一家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扛,家里老小沒少受罪,眼看有個熱心的后生小伙子搭把手幫個忙,很是感激,一來二去的張家的閨女張子瑜就跟陳衛國偷偷好上了。

  在村里,就沒有不漏風的墻。

  陳家幺兒看上張學究小閨女的八卦很快便被大嬸子小媳婦迅速傳遍了十里八鄉,招來鄉人一陣陣笑話,等風聲傳到張氏夫婦耳朵里的時候,已經盡人皆知了。

  為此陳衛國沒少受張氏夫婦的白眼,可怎耐他臉皮夠厚,還是一個勁的往前貼,詩書傳家的學問人也沒奈何,只能靠著還打著光棍的兩個兒子對陳衛國圍追堵截,嚴防死守。

  好在在那個年月里門當戶對也不知道該怎么個講究法,知識分子也得屈從現實,功夫不負有心人,七七年陳衛國跟張子瑜有情人喜結連理,同年十二月十號張家大舅子報名參加了剛恢復的第一屆高考。

  七七年的臘月二十八,除夕的前一天,縣里鄉里一群人敲鑼打鼓的來到村里,給張教授夫婦送去了大兒子的錄取通知書,陳衛國已經快三十歲的大舅子考上了北方交通大學,這年月可是一個大新聞,一時間轟動整個鄉鎮。

  剛結婚的陳衛國原本以為他這輩子就會這樣安穩的過下去,沒成想變化來的是如此的迅速。

  七八年發生了許多事情,這一年的二月二十七號,陳衛國的大舅子帶著行李離開了呆了近十年的鄉村,接著十一屆三中全會在燕京召開,村里的臭老九摘掉了戴了好久的帽子。

  七九年,張教授夫婦帶著小舅子最終回了燕京,送張教授夫婦離開那天,懷著孕的張子瑜抱著即將回鄉的父母哭得撕心裂肺,陳衛國心中也很是黯然。

  年底,陳喬山的大姐出生,只取了個小名叫小寶。

  聞聽消息的丈母娘又千里迢迢從燕京趕過來看顧閨女,不知母女聊了些什么,隔了幾天張子瑜跟陳家人說想考大學,隨后便拿起母親從燕京帶來的書開始復習,這讓毫無心理準備的陳衛國一下子就傻了眼。

  也許是家學淵源也許是天生聰慧,八零年夏天張子瑜參加了高考,順利的考上了清華大學。

  這件事情在全縣上下引起轟動,當時縣里鄉里大大小小來了幾十號人,敲鑼打鼓很是熱鬧。

  當消息傳遍這個偏遠鄉村的時候,陳衛國他爹陳老漢沉默的拿著旱煙袋,在地頭蹲到天黑也沒見回來,或許這個樸實的農村老漢是預見了小兒子不遠的未來,或許是為當年他沒能攔下小兒子而后悔。

  年末,學校放寒假的張子瑜在母親的陪伴下從燕京回來了,村子里人都看西洋景似的打量著這個從燕京回來過年的陳家媳婦。

  半年時間,她們母女的穿著打扮就迥異農村人,半年沒見過閨女的張子瑜抱著已經不認識自己的小寶,眼淚止不住的流。村里的婆姨私下里嘀嘀咕咕。

  過年前張子瑜跟母親帶著剛滿一歲的女兒一起踏上了回燕京的火車。陳老漢攔下了抱著孫女不撒手的陳家老奶,或許陳老漢心里也是不舍的。

  離開的時候,陳衛國盯著自己的媳婦和媳婦懷里還沒大名的娃失魂落魄。在丈母娘的拉扯下,張子瑜最終抱著閨女踏上了開往北方的火車,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八一年七月,張家大舅哥風塵仆仆的趕來,在縣里兩個干部的陪同下喊回了正在生產隊坡地上薅草的陳衛國,帶來的是一份離婚協議書和四百塊錢。

  在陳家老奶的哭天搶地中,陳衛國盯著協議書上娟秀的簽名看了好久,最終咬著牙一筆一劃的在張子瑜三個字下邊盡量工整的寫下了自己的名字,結果卻發現并排的六個字對比是那么的刺眼,深深的刺痛了這個只有小學學歷的農村漢子。

  簽完字的陳衛國回里屋翻出紅布包著的印著互助互愛四個鮮紅大字的結婚證,卷起放在桌子上的四百塊錢巨款扔進大舅哥懷里。

  張家大舅哥被陳衛國的三個哥哥拿個掃帚狼狽地趕出了村子,縣里兩個干部也訕訕地離開。

  離了婚的陳衛國成了十里八鄉的笑柄,有人說他傻,有人說他憨,看不住自己的媳婦和娃。

  陳家人只能忍氣吞聲,還得求爺爺告奶奶的四處為陳衛國再張羅一房媳婦。

  那年月離婚不是啥好名聲,結果只能是費力不討好,沒有哪家的姑娘愿意上陳家的門。

  經此一事,以前心明眼亮,嘴皮子利索見人就帶五分笑的陳衛國徹底沉默了,像極了喜歡蹲在地頭沉默的吸著旱煙袋的陳老漢。

  或許時間就是人類最好的導師,他會不動聲色的教會你成熟,陳衛國一夕間變了模樣。

  八三年年中,在陳家七大姑八大姨的費心張羅下,陳衛國終于再婚了,娶的是個比他小八歲的叫陶秀英的外縣女人。

  陶秀英是一個望門寡婦,也是個命運坎坷的女人。

  她第一次跟人定親沒兩月,男人就染急癥走了,有半仙說陶秀英命硬克夫,男方家去陶家鬧了好幾回,沒奈何,名聲壞了,再做親就困難了。

  拖了兩年,陶家也沒能給自家閨女找到個好婆家,最終一個黃花大閨女便宜了陳衛國這個外縣的二婚老男人。

  陶秀英人模樣很是俊俏,性格也爽利,家里里里外外被她收拾得干凈利索,日子就這樣不緊不慢地過著。

  八四年的七月三十大兒子出生,陳衛國沒有顧忌鄉下人的講究,再去給孩子取個什么好養活的小名,直接指著遠處不足百米高的喬山說道:“二娃子就叫喬山,陳喬山!“

  喜得外孫的陶家人也沒人追問為什么自家閨女的頭胎是二娃子,想來是都知道了陳衛國還有個遠在燕京不知名姓的閨女,聽了這話也沒有多說什么。

  也不知道陳衛國怎么想的,娃是一個接一個的生。

  八六年正月初一三閨女出生,取名陳夕。

  八七年六月十八四閨女出生,取名陳婉。

  連續生了三個娃的陳家,門檻差不多都被鎮子里的干部給踏平了,可能是知道前些年陳家發生的那些事情,超生的事到最后悄無聲息的就都這過去了。

  九二年八月十五陳衛國的第五個孩子出生,取名陳月。

  政策變了,這次鎮子上不依不饒,最終罰了陳家三千塊錢。

  在當時的農村,那可是一筆巨款,陳衛國是拿不出來的,好在陳家兄弟多,陳家四兄弟四處舉債費了老勁湊足了錢交上罰款。

  當然最后這筆債還得著落在陳衛國肩上,陳家的負擔又重了幾分。

  三個閨女傍身的陳衛國仿佛終于松了口氣,農閑時候,一個大老爺們經常抱著老幺四處溜達,逢人便湊上去炫耀自己的小閨女。鄰里湊趣夸贊上幾句,他便能樂樂呵呵一整天。

  隨著歲月的流逝,當年發生在陳家的往事,也漸漸沒人再提起。

  陳家四個娃,加兩個大人一共六張嘴,在這個全靠地里刨食的年月,日子過的可想而知。隨著年齡漸長,吃過苦頭的陳衛國咬著牙陸續把四個娃送到了學校。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