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萬卷)
要致富先擼樹,這個道理誰都懂,藏狐先生自當不例外,但他要擼的不止是樹,而是正片資源區內可以利用起來的靈植,在道理上是差不多的。
資源區很大,部分稀有靈植是生長在懸崖峭壁上的,采摘難度十分之高,稍有不慎就有重回新手村直接從頭來過的危險。
所以藏狐先生的目標很明確,稀有靈植他從開局就不會考慮,采摘難度高又費時,負責護送他的車隊又只在駐扎的營地最多停留三天,因此一切行動必須心里掐著秒表去估算。
除此之外,在安全問題上,圍繞著營地駐扎區五公里范圍內行動是最安全的。
至于營地的駐扎位置,是藏狐先生決定的,這等于給了藏狐先生一個現成的機會。
在進入叢林地貌后他立即根據自己掌握的現有修真知識對整個地圖進行了分析,他要搜集的靈植縱然沒有懸崖峭壁上的那么稀有,但根據靈植的生長習性,分析出哪里可能能挖到等級相對高的靈植還是很有幫助的。
“就在這里。”很快,藏狐先生就確定了目標,他盯著地圖中的一塊三角區,對著眼前的車隊隊長說道。
這里的降雨量很高,因為山霧的關系,導致整個環境異常潮濕,也因此生長著許多菌類。
“好嘞,老板。”車隊隊長點點頭,他是個壯實的光頭,但說話聲音卻不像身體那么粗獷,有一種反差萌,看上去很好說話的樣子。
光頭隊長對藏狐先生的選擇也有些意外:“不過老板,你確定選這里嗎,這地方可是長著不少菌菇,種類很多,正常修士難以分辨。”
這番意外的補充對話,算是白鞘故意給玩家安排的善良提示,先前內測的時候這段提示是沒有的。
玩家直接選定了這塊區域后才剛剛進入就采食了有毒的菌菇,眼前縈繞著小人國然后直接暴斃……
修真界的菌類植物是最難分清楚的,因為有些菌外觀上非常相似,可也極易被人錯判,只有掌握全部的細節才能保證自己不會誤食。
最常見的區分方法就是顏色越鮮艷的菌類毒性就越強,但事實上也有顏色鮮艷卻完全無毒的菌類。
作為行走的百科全書,藏狐先生對自己的知識儲備很有自信……而在現實世界中,他自己也是無懼菌菇毒素的,這與他修煉的功法大有關聯。
但也正是因為他的功法,才讓他變成了這藏狐的樣貌……只能說,福禍相依這個道理,他比大多數人都明白的要早。
不過藏狐先生同樣也很清楚,這是游戲……
他現實世界中的能力換到了游戲世界里,就沒有特別的優勢了。
這是強行被削了屬于是……
內心一聲嘆息過后,藏狐先生正式隨著自己雇傭的車隊啟程,開始了自己的游戲世界打工戰士之旅……
視線回歸王令與孫蓉。
藏狐先生在打工,王令與孫蓉這邊雖然看上去過的比藏狐先生愜意,但帶娃訓練何嘗又不是一種打工?
不得不說孫蓉這邊寓教于樂的方式非常成功,這種方式并不一定對所有孩子都有用,歸根結底還是對癥下藥,掌控方式方法。
從沙包投擲開始,出于對沙包數量的不滿,將軍府的這些孩子開始自發開始學習起了靈力球投擲,用于解決互相投擲時彈藥不足的問題。
這是一種將靈力匯聚到手掌上搓成丸子的基礎法術,原理與劍圣的絕技《掌心劍》類似。
這群孩子一旦有了興致學習起來就飛快,而且只要有一個人學會了,就一定會對自己的隊友分享。
王令這下子才看懂了孫蓉一開始讓大孩子帶一個小孩子的目的,一大帶一小,分成九組,一組兩個人。
看似是大帶小,實則是對天賦的一種精準分配,她是故意讓那些悟性高的孩子去帶悟性低的,那么一組人里只要有一個人會了,為了贏得勝利就一定會幫忙拉一把自己的隊友。
難以想象,只用了短短兩個小時不到的時間,這群孩子的成長便已是迅猛無比,這門基礎的拋物術,已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到了三階。
很快,王令便完成了第三個隱藏任務。
系統:您已完成限時任務游戲時間3天內,成功讓十八個孩子學會三階以上的法術,并獲得隱藏獎勵:將軍令 將軍令?
王令打開物品欄的詳細介紹。
將軍令:得到此令您將獲得如下權益 ①:擁有兵力視察能力,您的系統地圖中已經新增士兵數目框,您可查閱將軍府所在地圖的兵力。
②:擁有發動遠征的權利,可對不同陣營且處于敵對的修真國發動進攻。
備注1:每發動一場遠征,冷卻時間為7天。
備注2:遠程勝利后你只能從如下選項中擇一獲取獎勵。
一:在此地建設將軍府,得到此地剩余兵力,同時您將面臨敵方陣營發動反攻的壓力。
二:對此地進行繳械,并獲取該地圖全部資源。同時您將面臨與地方陣營徹底結仇的壓力,且您在外界的聲望也將變低。
③:擁有招募權利,您已可以通過浮云鎮將軍府向周邊地區發起臥龍招募令,招募到的臥龍們將通過系統郵箱向您發送自薦信,區域經濟水平越高,地區修士生活越安定,幸福指數越高,可招募到臥龍綜合素質也就越高④:寧可對將軍府中的孩子進行催婚,并讓他們與其余將軍府及逆行聯姻以擴充勢力范圍 不知道為什么,看到這物品介紹,王令忽然有了一種這任務白做了的感覺。
發動戰爭什么的,原本就不是他這個性格能干出來的事……
當然,最奇葩的還是第四條,居然可以用府上的孩子作為聯姻的條件……
這讓王令一下子有點繃不住了。
這將軍府的十八個孩子,奇行種可有不少啊!這也能聯姻出去?
望著眼前的說明介紹,王令內心一度有些凌亂……
讀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