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943章 中美聯合研發的“雞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抗戰之還我河山

  雖然蘇小妹對火箭炮彈著點精度尚無法控制到自己滿意的程度有些耿耿于懷,但劉浪卻是在趙二狗期盼的眼神中一拍巴掌,就此對“暴風”火箭炮定型。

  他心里很清楚,想對火箭彈提高精度,未來共和國也用了足足數十年時間,這些未來的科技精英們也許足夠強,但他們也需要足夠的時間。可是,劉浪已經沒有太多時間,中國也沒有時間再去等待了,戰爭馬上就要來臨。

  現在科研項目組的工作,就是協助生產部門開始全力生產火箭彈,為即將來臨的戰爭儲存足夠的彈藥。

  由于火箭炮屬于保密級武器,隸屬于獨立團的青龍機械廠將會精心挑選出三十名技術工人組成一個生產小組進駐專門為他們在山洞里開辟的生產車間進行普通與增程火箭彈的生產。

  所有工人都是在劉家的小機械廠呆過五年以上的老工人,不僅保衛處在人選確定之后再次去對其家人進行調查,但凡是有直系親屬出過四川的一律被排除在外,而且直到戰爭爆發之前,所有工人不得回家探親,每月批假一天,家屬可以到基地內部探親營團聚一天。

  當然了,管理很嚴苛,但待遇也很高。所有被選中工人家屬可在“曙光”小鎮擁有免費住房一套,月餉也是一般的技術工人的三倍,子女想參軍入伍的,亦是優先考察對象,想上學的,獨立團也可和省政府那邊協調,就讀蓉城條件最好的學校,以他們現在堪比獨立團校級軍官的薪水,也是負擔得起的。

  工人們待遇很高,研發出獨立團主力火炮的蘇小妹領銜的科研項目組就更別提了,整個科研團隊十人小組重獎大洋一萬元不說,還全部榮獲獨立團銀制“無畏”勛章,冒著巨大危險獨自對實驗火箭炮點火測試的項目組副組長錢偉更是榮獲純金制“英雄”勛章和獎金2000大洋,那可是項目組負責人蘇小妹都沒有獲得的殊榮。

  不過,從蘇小妹甜甜的笑容來看,錢偉榮獲此殊榮,她不僅沒有半點不滿,相反比她自己榮獲殊榮還要開心。

  如同曾經的時空中一樣,她再如何驚才驚艷,她也還依舊是一個女子,一個胸中裝著新式科學和中華傳統的女子,她的夢想,只是想陪著自己深愛的人,一同展翅飛翔,為自己的國家和民族貢獻屬于自己的力量。

  錢偉,也不愧是能讓“中國居里夫人”傾心的未來共和國最偉大的科技大家,也或許是火箭彈的研制成功給了他靈感,在暴風火箭炮定型沒過一個月,在劉浪重金聘請的斯金奈上尉的協助下,幾乎是完全仿制美國天才火箭專家“戈達德”博士在1918年就已經試驗成功的火箭筒誕生了。

  不過,這款火箭筒并不是拿出來就讓人驚艷,而是遭到了除了劉浪以外所有試射的校官們沒有說出口的嫌棄。

  相當簡陋的一具單兵火箭筒,和屬下們嫌棄的感覺不一樣,重新找回扛著40火感覺的劉浪卻是表現出了足夠的興趣。

  劉團座是面無表情偷著樂,但陪同劉浪一起試驗的趙二狗等人卻是很難笑得出來。

  這種簡陋的單兵火箭筒不是說就完全是個渣,150米的有效射程之內連續兩發命中的話還是可以摧毀一個沙包工事。換成三年前,他們恐怕得喜成個傻子。

  只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已經擁有了半自動步槍和大量迫擊炮以及秘密武器火箭炮的軍官們對武器口味的選擇已經是越來越刁了。

  如果可以的話,他們寧愿自己的士兵推著重200公斤的步兵炮或37毫米戰防炮去打小鬼子的坦克和工事,而不是扛著這個有效射程僅150米簡陋的玩意兒去和小鬼子的機槍拼刺刀。

  他當然有他的道理,實在是這種單兵火箭筒射程近,威力也不足。錢偉項目小組的火箭筒在200米之外甚至打不穿鋪著沙包的野戰工事,還發生了脫靶。而抵近到100到150米,士兵所受的威脅更是急劇增加。

  這其實也是美國軍界沒重視火箭筒的重要原因之一。

  火箭筒的技術精華也是在于火箭彈。錢偉設計的火箭彈性能其實比美國的火箭之父“戈達德”博士要優異。它同樣依靠火箭燃料產生推力,雖然燃料幾乎和暴風火箭炮的18公斤級差不多,只是因為要方便士兵攜帶,將彈體重量減輕到3公斤。燃料需要一公斤以上,加上彈體的重量,戰斗部的炸藥不到一公斤。

  但很顯然,做為破堅單兵武器的火箭筒火箭彈和火箭炮這種靠集火形成炸彈風暴對地面人和物造成殺傷是不一樣的。

  火箭燃料顯然不可能有傳統炮彈的發射藥那樣厲害,能夠產生巨大的推動力。所以火箭彈的初速遠不如傳統炮彈那么大。炮彈的威力跟它的速度很有關系,出膛速度越快,威力越大。火箭彈初速這么低,穿透力自然也就低了。

  而單兵火箭筒的特性,也導致威力的減弱。因為火箭彈的優勢在于可以持續點火燃燒,提供持續的推動力,即使在飛出火箭炮發射架以后仍然可以持續燃燒很久。火箭彈出膛速度可能不太高,他卻可以持續加速,這樣直到擊中目標時候,它的速度應該也很高了。

  可惜,作為步兵火箭筒沒法這樣做。因為一旦火箭彈飛出鋼管還持續燃燒,產生的后噴尾焰必然會燒傷火箭筒發射手。

  如果是和火箭炮一樣在固定平臺上,因為附近沒有人,燒就燒好了,根本沒有影響。可單兵火箭筒根本不可能做到這點。步兵使用火箭彈的燃料,必須在火箭彈離開鋼管前全部燒完。這也就意味著無法產生持續的推力,火箭彈的初速自然也就慢了,射程也不可能很遠。

  最后,由于這種火箭筒需要單兵攜帶,也就說口徑不能很大,口徑越大鋼管就越粗,重量就越重。

  其實,火箭筒本身沒什么科技含量,就和火箭炮的炮架一樣,其實不過就是一根無縫鋼管,給即將發射出去的火箭彈提供瞄準和射擊方向。

  斯金奈做為一名對單兵火箭筒無比癡迷的“超級粉絲”,對“戈達德”博士原先設定的51口徑的火箭筒完全是情有獨鐘,火箭筒項目組設計出的火箭筒也是51口徑。

  火箭的射速遠遠沒有炮彈那么快,對付坦克的裝甲無法依靠速度產生大的穿透力,而是只能依靠戰斗部的威力。而按照51毫米口徑,即使將火箭彈頭裝備了獨立團軍工所能生產出的高能黃色炸藥,其破甲威力也只能達到10毫米左右。

  顯然,這款由美國人哪兒學來的單兵火箭筒給人的期望值很高,但實際效果一般,還最少需要一個兩人小組一個帶火箭筒,一個攜帶火箭彈,增加了不小的人力開支,遠沒有一門37毫米戰防炮或者是一門雙聯裝機關炮來得更實用,實在是有些雞肋。

  對此,斯金奈上尉也很無奈和失望,本以為來到中國,會在這位中國“軍閥”的大力投資下他的單兵火箭筒項目技術會有一個飛躍式的發展,沒想到依舊沒有什么太大的突破,和被那幫老頑固將軍們放棄的火箭筒威力差不多,就算是火箭彈的彈道比天才的“戈達德”博士的設計更加平直也更準,那也和一桿反坦克槍一樣,威力還是不足。

  要知道現在各國的主戰坦克的裝甲厚度已經達到了50毫米甚至更多。

  在獨立團軍官們紛紛搖頭表示對這款他從美國帶來的“先進”技術失望之后,斯金奈上尉就對劉浪提出了辭行,于三天后通過成都機場的客機飛往南京再轉上海,由上海回歸美國。

  所有人,包括幾位研發者,都不知道,一直偷著樂的劉團座可是獨自在團部大笑了好幾次。

  根據他在試驗場試射的威力,被錢偉搗鼓出來的單兵火箭筒雖然遠遠抵不上五年后獲得瑞士籍移民莫豪普特的錐形炸藥專利而搗鼓出的可破100毫米裝甲的美軍“巴祖卡”火箭筒,頂多也就能打穿6到8毫米裝甲,可是,這已經達到了劉浪的期許值。

  熟知“巴祖卡”火箭筒這段研發歷史的劉浪早已悄悄命令在美國的范大少去尋找那名移民莫豪普特購買錐形炸藥專利,但他并沒有把這個告訴錢偉并應用到火箭筒的火箭彈上。

  很簡單,單兵火箭筒的研發有美國人斯金奈的存在,劉浪不能讓他帶著可以打穿100毫米裝甲的技術回到美國。假如巴祖卡火箭筒在1939年前面世,第三帝國的坦克群還能不能橫掃法國全境還亦可為知。

  第三帝國如果不能把整個歐洲打得滿地找牙,列強在收拾完第三帝國的小胡子之后或許會把目光投向東方這塊他們曾經碩取過無數財富的大陸。

  劉浪從不會把和中國政府結盟的所謂盟軍想的有多么高尚,日本如果不是因為東南亞的石油資源和他們徹底翻臉,在收拾完強敵同樣需要擴大自己利益的歐洲諸強或許就會向一群貪婪的狼將目光投向富庶的中華大地。

  中國面對日本這一條狼已經是竭盡全力難以抵擋,如果再加上這樣一群想分一杯羹的虎豹,其結局或許比曾經的時空中還要慘烈的多。半殖民地社會或許還要持續更久的時間,東南亞諸國和印度已經在曾經的時空中證明過被殖民的惡果,無論是多如牛毛的黨派還是紛亂的宗教文化信仰,都是國家無法完全穩定的來源。

  而在這種結果如果發生在中國,民國初年軍閥林立就是未來中國的結局,西方國家從來不會管你中國會因為戰亂死多少人,他們只是會扶持一方勢力,然后就像一群吸血鬼一樣趴在中國富庶的大地上吸取大地上所有的精華,各種物質原料,各種珍稀礦藏,直到這塊大地上的資源被碩取干凈。

  在劉浪看來,中國只需要一個執政黨,那就是紅黨。他雖然也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他們,讓這樣一個人口眾多面積龐大的國家秩序穩定,國力逐漸增強,中華民族可以在世界的舞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光憑這一點,就是成功的。

  所以,單兵火箭筒的技術研發,劉浪從未插手,就是交給總技術顧問和錢偉的科研小組自主進行。

  其實,他們已經做得足夠好,山寨的比美國人已經擁有的原版更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