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敬文只是出于一位優秀軍事將領的直覺,依據當前戰場的形勢本能的下達了發動進攻的命令。
他并不知道他將會因為這區區的二十分鐘,會獲得怎樣的勝利。正如他在劇里,在回憶錄里對于這場戰役這樣寫道:犧牲是應該的,生還,反而是意外的。
是的,那怕是在劇里桂鎮大捷殲敵近4000人,戰前的薛敬文也沒這樣奢望過。沒有飛機,沒有艦炮,唯一的幾個炮團也在與黑鷹軍的炮戰中傷亡慘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率領他麾下的五萬名戰士,用犧牲,向侵略者證明,王國人,不是弱者。
就和他現在正在做的一樣,將總指揮部挪在距離前線不到4公里的地方,那是除了王都大本營以外,五萬大軍最高指揮機構,按照戰時條例,他這名中將,應該在二十公里的后方。
殺身成仁的勇氣,敏銳的判斷,再加上上天開的那個小后門,三者相輔相成,一場震驚全世界的勝利的大幕,就這么拉開了。
"轟,轟。。。。。。"戰爭之神的怒吼宣告了王國人復仇的開始。
150毫米野戰榴彈炮、75mm山炮、75毫米步兵炮、戰防炮。。。。。。王國軍將自己所有能打的響的大炮,全部向敵方的陣地上傾瀉而去。
不再打一炮換個地方,不再節約炮彈,上峰的指令很簡單:打光所有炮彈,拿著槍和步兵弟兄們一起跟黑鷹帝國人拼命。
別看王國軍的炮五花八門,甚至在黑鷹軍眼中,那些75毫米的山炮都只能叫步兵炮連炮兵序列都不能算,37毫米戰防炮則更是個笑話,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耍橫的怕不要命的,幾個殘存炮團打出的幾輪炮火將黑鷹軍的陣地炸了個底朝天。
卻,意外的沒有遭到對面黑鷹軍瘋狂的報復。
疲憊不堪的黑鷹軍根本沒料到一直在撤退的王國軍竟然會在這個時間點上進行全線反擊。更何況,自從那聲巨大的爆炸聲之后,他們的大隊長們再也聯系不上聯隊司令部了,面對王國軍三個師共計2萬4千人全線進攻,向來是組織嚴明,作戰能力強悍的黑鷹軍懵逼了。。。。。。
前線的黑鷹軍懵逼了,受命前來查看情況的聯隊司令部直屬中隊少校文駒治可沒懵。
出于謹慎,文駒治特意帶了2個滿編小隊合計近100人朝槍聲響起處以搜索陣形前進,殊不料剛前進了400公尺,隨著前方響起的兩聲令人心悸的嘯叫,一個巨大的火球就從身后升騰而起。
灼熱的氣浪甚至將走在最后的士兵震倒在地。
張大了嘴,連續眨了幾下眼,才確定剛才化成火球的位置非司令部莫屬,文駒治傻了。
他負責保護的上校和他朝夕相處的士兵們,就在他的眼前,化成了一片火雨。
隨著這片火雨的逐漸凋零,同時凋零的還有文駒治的心。聯隊長的盡忠,也宣告了他前途盡毀,他這個負責聯隊司令部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就算不站上軍事法庭的被告席,軍事生涯也基本可以宣告結束,更甚至有可能被命令剖腹。
悚然回頭,文駒治盯著前方,眼里盡是瘋狂。
這是一門山炮平射的后果。
黑鷹帝國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年僅二十八歲就升至少校的文駒治憑借的不光是林上校的賞識,還有和其資歷所書寫的那樣優秀。
在極短的時間,文駒治就判斷出了造成這一切的真正元兇。
那幫殺害上校閣下卑鄙的王國人,就在前方,距離絕不會超過800公尺,文駒治眼望著前方恍若惡魔大口的黑夜,心中充滿了恨意。
"混蛋,全速前進。"文駒治毫不遲疑的下達命令。
那怕在數十秒過后,前線突然亮如白晝,隆隆的炮聲預示著這是一場有預謀的偷襲,文少校也沒動搖讓士兵休息十分鐘后全力發動進攻的決心。
他要把那幫只會偷襲的王國地老鼠找出來,用刺刀挖出他們的心肝風干在刀尖上,唯有這樣,才能洗刷他文駒治的恥辱。
劉浪和他的殘兵們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惡戰。
一門步兵炮,一架輕機槍,還不能人手一支共計十九桿手槍,連帶自己和一名女少尉合在一起二十八名士兵。而面對的是被仇恨填滿胸膛的文少校和他麾下全副武裝滿員滿編的兩個小隊8個步兵班100名黑鷹軍,每個步兵班一架輕機槍和一具擲彈筒的標準配置能讓一個指揮官絕望。
就連戰后多年,劉浪回憶起這個夜晚,也不由有些心悸,那是100個瘋狂的黑鷹帝國人給他上的所謂精神第一課,用的是淋漓的鮮血。
當然,王國人從不缺乏犧牲的勇氣,從不。
一場四萬人的廝殺和一場100對28的戰斗,幾乎,同時開始。
做為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高材生,文駒治并沒有被憤怒沖昏頭腦,在讓急速行軍的士兵們休息十分鐘,恢復體力的同時,他也在觀察著300米外那處敵軍陣地。
那是他花費了四名尖兵的代價才得出的結論,那幫他本來認為應該抱頭鼠竄的王國小股部隊竟然選擇了原地固守。
難道王國軍的指揮官是瘋子嗎?明知道自己身處于接近兩萬敵軍的包圍,還有勇氣原地固守待援。還是說,他有把握他們的軍隊一定會突破帝國軍隊的防線,這個詭異的念頭從文駒治的頭腦中只是一閃即過,那實在是太可笑了。
一支人數高達幾十萬人一槍不發連丟百萬國土的部隊,怎么可能是驍勇善戰的帝國軍隊的敵手?那怕就是聯隊長已經向陛下盡忠,文駒治也不覺得對面裝備簡陋士氣低迷的部隊會取得最終的勝利。
但不管怎么想,文駒治沒有小看對面這支人數應該不多的王國小分隊,能在己方的陣線滲透幾公里,一炮炸掉司令部,能數槍在黑夜中狙殺自己的四名尖兵,那是絕對的精銳。
所以,文駒治選擇了帝國最傳統的進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