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身處南方,大唐王朝一直都是非常缺馬的。
缺馬肯定是會影響部隊的作戰的,影響的也不僅僅是騎兵,還有炮兵以及輜重部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大唐王朝也是采用了多種方式。
一方面是加大培育西南馬,西南馬雖然說不太適合充當乘用馬,甚至連挽馬也是不太適合,但是作為托馬還是比較適合的,此外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用西南馬充當挽馬乃至乘用馬也是一個應急措施。
目前大唐王朝在貴州原有的馬場里大規模擴建,此外又是在湖南、兩廣地區設立馬場,主要用來大規模的培育西南馬,同時也是開始嘗試培育蒙古馬。
不過這依舊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大唐陸軍缺馬的狀況!
這從大唐陸軍一直都是缺乏大規模的騎兵就可以看的出來,目前大唐陸軍的專職騎兵,包括各步兵師騎兵營、各混成團騎兵隊、各步兵團所轄的偵騎等在內,騎兵總數一共也就六千多而已。
所采用的馬匹大部分都是從明軍里繳獲而來的蒙古馬,少部分則是從民間搜集的。
當然了,這并不是說大唐陸軍里的馬匹只有六千多了,實際上大唐陸軍擁有的馬匹總數已經是超過了兩萬匹,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挽馬,用以拉炮、拉彈藥車、拉補給馬車,還有部分托馬。
然而這依舊是遠遠不夠,為了彌補役用馬的缺口,現在的大唐陸軍也是從民間大量征用了騾子、驢子等牲口用于后勤運輸。
此外,則是大量動用民夫運輸補給,每當大軍在前線發起猛烈作戰的時候,后方就會有無數民夫們推著獨輪車運輸無數的補給。
這種情況到了第二軍渡江作戰后就是更加明顯了,第二軍渡江作戰后,可沒有辦法利用河流進行河運了,第七步兵師和近衛軍暫編旅的后勤補給,大部分都是通過馬車、獨輪車通過陸路運輸的。
但是如今明軍的騎兵威脅非常大,也就迫使了第二軍那邊需要采用大量的馬車,然而馬匹又是不足,這才會給皇家理工學院那邊下了一個看似非常矛盾的設計要求。
既然大量的運輸貨物,并且需要防御騎兵的沖擊,同時也是要求使用更少量的馬匹。
最后皇家理工學院那邊的學生們一琢磨,直接提出了一個讓李軒都覺得意外的解決方案,那就是直接采用鐵軌馬車。
這樣搞出來的馬車拉貨量足夠大,而且還快速!
但是陸軍那邊一問,這鋪設鐵軌的話,需要多久?投資多大?然后皇家理工學院那邊就是說的,一百公里的話,最少也要三百萬兩。
然后陸軍那邊就是徹底無語了,三百萬?有那錢,我們陸軍早就多籌建兩個步兵師,直接打到河南去了,還發愁什么后勤補給線被襲擾啊。
這鐵路搞不成,皇家理工學院里的高年級學生們就是沒啥興趣了,隨便讓幾個學弟設計了幾款馬車給陸軍那邊選。
方案有兩種,一種是雙輪馬車,而這個方案剛提出來就被陸軍否決了,兩輪馬車還要找你們設計,現在我們陸軍用的就是大量的雙輪馬車,雖然用著方便,對道路不挑剔,但是運輸量太小,同時運輸的時候,對一些比較大型的物資難以運輸,比如說炮彈,尤其是二十四斤、四十八斤的榴彈,這玩意又大又重,兩輪馬車很難大量裝載,而且對馬匹的數量要求還不低。
后面一種則是四輪馬車,馬車本身的載貨量巨大,當然了,裝多少貨,得看有多少馬匹拖拉,在這里得重點說明一下,古代華夏,不僅僅有雙輪馬車,實際上四輪馬車一直都有,而且應用也是非常的廣泛,在春秋戰國時代充當戰車就不說了,后來四輪馬車多用來貨運,只是很少用來載人。
當然了,既然是皇家理工學院出手設計的馬車,那自然也不是傳統的雙輪或者四輪馬車,外形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內部設計截然不同。
不管是雙輪的馬車還是四輪的馬車,都是借鑒了當初皇家理工學院給鐵路馬車、的諸多設計,包括彈簧減震結構,高強度鋼材打造的轉向結構,就連車輪,也是專門設計的鐵結構大寬邊的車輪。
當然了,人家只給設計了馬車底盤,底盤上要怎么搞,那是陸軍自己的事了,人家皇家理工學院的學生忙得很,沒時間搞這些亂七八糟的。
測試的時候,這輛樣車只用了兩匹馬就是拉動了整整一車廂的貨物,而且因為車輪寬大,在復雜道路上都有比較好的通過性,馬拉不動了,直接讓幾個士兵幫忙推一推,然后又能繼續向前跑了。
而且這種馬車停止性非常好,遇到騎兵襲擊直接停車,然后馬車彼此靠近,馬夫甚至都不用下車,直接就能依托車廂開槍反擊。
陸軍后勤部的人看了后,立馬就決定,就要這種四輪貨運馬車了,不要多,先來個五百輛!
當然了,兩輪馬車還是會繼續用。
畢竟四輪馬車對道路的要求比較高,一些沒辦法通行的道路也就只能用雙輪馬車了。
不過,即便是有了四輪馬車和雙輪馬車,但是大唐陸軍的主要運輸工具依舊是獨輪車!
如今大唐陸軍后勤部門所使用的獨輪車,那也是高科技產品,皇家理工學院設計研發,樣式和傳統獨輪車沒啥區別,但是車輪的大小、車體的大小,裝貨物的位置等等都是經過精心計算,以便推車更節省力氣。
同時還有專門運輸炮彈的獨輪車,比如說四十八斤榴彈,這玩意又大有沉,運輸這種炮彈的獨輪車都是需要經過專門設計的。
不客氣的說,在沒有河運的地方,大唐陸軍的后勤部門,就是用無數的獨輪車為前線大軍運輸了眾多補給!
四輪馬車雖然設計出來了,軍方也采購了,但是一時半會的也用不上,所以第七步兵師和近衛軍暫編旅那邊也只能是抱團慢慢前進,但是即便是有明軍騎兵的襲擾,他們依舊是順利抵達了合肥。
接下來的進攻作戰也是沒有多大的意外,第七步兵師以絕對的優勢攻占了有兩萬多明軍駐防的合肥,當場殲滅敵軍一千多人,俘虜三千多人。
至于剩下的一萬多明軍那去了,他們在戰斗剛開始的時候就跑了!
拿下合肥后,第七步兵師沒有繼續發動大規模的攻勢了,而是和北方鳳陽府方面的第三軍部隊取得了聯系,開始收復一些州縣,鞏固戰果,建立防線。
因為這個時候,第二軍方面的后勤補給,已經是完全傾向于提供給安慶方面的部隊了,第七步兵師也得和第三軍一樣,要節省彈藥了。
安慶城外,第二軍在這里集中了第三步兵師、第四混成團、第五混成團、兩個重炮營,第三突擊營、第四突擊營一共將近三萬大軍。
此外還有海軍的長江艦隊的主力艦隊助戰!
而城內的俞大猷所部,實力也不差,足足有四萬余人,名義上都是屬于破賊軍,當然了,核心主力是沒有這么多的,主力頂多也就兩萬左右,剩下的兩萬都是披著破賊軍的名頭,但實際上還是普通的新軍。
然而不管怎么說,四萬大軍那都是貨真價實的!
此外,明軍在安慶城里還有大約五十門野戰炮,其中一部分都是安慶炮臺里的火炮,不過隨著長江艦隊殺了過來,同時第二軍也是渡江成功后,俞大猷干脆是把城外的炮臺給放棄了,把火炮和炮兵都撤回了城內。
這幾乎又是一個翻版的揚州城,雖然規模小了點,火炮少了點,但是進攻安慶的第二軍兵力也沒第三軍進攻揚州的時候那么多啊!
然而王朝宏對此卻是不擔心,當他的第二軍順利渡江的時候,這安慶就已經是落入他的掌心之中,接下來只需要按部就班的打,這安慶就是能夠拿下來的。
王朝宏的戰術風格,和郝柏年也是差不多,都是穩扎穩打的類型,不會過于冒進,所以第二軍主力抵達安慶城下的時候,就是開始了漫長的準備時間!
挖壕溝、準備炮兵陣地、挖地道準備爆破,然后接應海軍,讓海軍把艦炮也搬上來助戰。
然后囤積大量的炮彈,并進行密集的炮擊。
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而王朝宏也不著急,反正李軒也沒有過于催他,給了王朝宏足足三個月的時間。
三個月時間拿下安慶,王朝宏認為這已經很充分了!
而實際上,在王朝宏自己的計劃里,頂多也就一個月,順利的話,興許半個月就夠了!
第二軍主力屯兵于安慶城外,而遠方的金陵城,也是迎來了宣平六年的春節!
這一年的大年三十,李軒按照往年慣例舉行國宴,宴請重臣、勛貴,這一頓國宴,大唐君臣們吃的很舒暢。
不僅僅因為天下局勢對大唐王朝那是相當的好,眼看著不用幾年就能夠徹底統一華夏了,更是因為李軒在年前又給臣子們補發了一輪工資,雖然不多,只是補發了兩個月而已,但是這一次可沒發國債了,發現金。
拿到俸祿的時候,那些臣子們一個個都是感動的快哭了!
熬了這么多年,終于發工資能過個肥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