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933 引咎辭職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宋有毒

  “過完節,三日后咱們在這里開個會,兩省代表最好都能參加,貢齊愿意的話也可旁聽.銀州路途遙遠,他們有代表在此地嗎?”

  洪濤來之前就做了幾種預案,其中最壞的處境就是富姬已經被扣留,自己到了也是人質的命運。目前看來還沒那么糟,當地官員和百姓也沒真的打算和大宋決裂。他們只是要表達不同意見,方法激烈了一些。

  既然沒有太危機的情況,那就不用著急了,先過節。其實大部分人并不知道這份通牒,朝廷也沒有什么壓力,不至于馬上激化矛盾。

  跟著洪濤一起來的,除了幾十名衛隊之外還有一張圣旨,同樣的旨意也會在元宵燈節過后明發各州府,內容都一樣。

  兵權交還朝廷,名義上皇帝是大宋最高軍事長官,但必須由議事會軍事委員授權。以后委員會負責授權審批軍費,兵部負責日常訓練招募,樞密院參謀部負責戰時指揮。

  這份圣旨洪濤拿出來的時間有點晚,是在和幾百名來自湟州、涼州的代表們開完會,并取得了共識之后才告之。此時代表里比較激進的一撥人也無法再煽動其他代表一起反對了,俗話說的好,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洪濤把這個道理活學活用了一次,雖然沒把代表們折騰竭,衰是肯定衰了。更主要的是他們明白了一個道理,新政并不會因某個人的上臺或者下臺受影響,不管這個人有多厲害。

  這個厲害的人正在按照規則給大家做出了一次活生生的表率,以后碰到類似的事情不用再去琢磨那些亂七八糟的選擇了,直接照例辦理,不敢說有多正確,但絕對不會錯。

  而新政也不是某個人、某個群體能決定的,它已經融入了所有人的生活。目前不是要琢磨該如何迅速推廣新政,也不是讓新政壓倒一切,而是該讓盡可能多的人在新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引咎辭職!在宋代是個新名詞,也是一種新做法。宋朝有類似的潛規則,比如說正相如果受到御史中丞的直接彈劾,且有真憑實據,必須主動辭職,由副相替補。

  這主要是皇帝為了制衡相權的手段,也是士大夫階層一種自發的要臉面行動,真正實施起來并不是非常容易。御史中丞彈劾宰相是要負很重責任的,不能隨便張開嘴就說。

  說對了宰相下臺,說不對就算誣告,免職都是輕的,搞不好就遠竄三千里了。所以真受到此種待遇的宰相好像也沒幾個,只能算一種威懾吧。

  官員的任免以前都是由朝廷定奪,很多時候為了保全集體利益,就算你真的犯了錯甚至犯了罪,同僚們也要抱團的保護你不被處罰。

  這么做并不是因為你人緣好,而是不能開這種先例。大家都是當官的,誰敢保證在工作中不犯錯,犯了錯就丟官受罰,生存環境太惡劣,不舒服。

  你犯錯了不受罰,其實就是在保護我自己,哪怕咱倆平時不對付,我可以想辦法把你搞下去,但絕不允許你被老百姓搞下去,這就是團體利益。久而久之,這種團體利益成了慣例,凌駕于任何法律之上,所以才會出現官官相護這么個詞。

  引咎辭職一出現,還是發生在大宋第一等王爵、高官身上,帶頭作用不言而喻。再加上朝廷故意推波助瀾,報紙玩了命報道,抽絲剝繭的往深層次分析,一個不是慣例但又比慣例還慣例的慣例在很短時間內就成型了。

  為了讓這種慣例更慣例一些,此后的三個多月時間,因此事而引咎辭職的地方官員從高官到縣長不下十幾位,在朝野上下引發了很大震動。

  原本大家只是覺得新政下的官員不好干了,沒有太具體的上官可以奉承,政績好壞、升遷與否、工資待遇高低并不是誰說了算,而是誰們,弄虛作假的難度和成本大幅度提高。

  這件事一出,所有官員心里都不由自主的一抽抽。合算以后當官也得要臉了,犯了錯沒法再互相包庇,不光不能包庇,還得主動辭官,辭晚了就得被報紙弄個灰頭土臉、聲名狼藉。

  也不光是官員難受,想當官的人也得琢磨琢磨,權利受限、責任重大、不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官位,到底該不該去玩了命的爭奪呢?具體數字沒人統計過,但按照人性推論,肯定有一部分人不再把當官做為人生的第一要務。

  相比當官而言,去干點別的好像更容易成功,尤其是當商人、農場主、工坊主的地位越來越高,很多時候比官員還風光、比官員還氣派。

  有關攝政王引咎辭職的討論從官場到民間,沸沸揚揚到了初夏還沒結束,由此引申出來的問題更是數不勝數。各大報紙算是有活兒干了,極盡挑撥之能事,生怕話題冷落下來影響了發行量,挖空心思的四處找人寫文章加溫。甚至有膽大的還找上了攝政王府,打算花高價求攝政王也來一篇。

  哦,不對,不是攝政王府了,應該叫涼王府,攝政王已經涼了。皇帝倒是沒落井下石,親自下旨表彰了王詵的種種功績,還把揚州城外的一座皇莊賜給了涼王府。

  此時民間風評對這位忠奸難辨的涼王也稍稍好了些,百姓總體上講還是善良的,尤其是中國百姓。他們是給點陽光就燦爛,總覺的因為死了幾個屁民就讓如此高官辭職已經很值了。

  殺人不過頭點地,歷朝歷代王子犯法與民同罪都是個美好的愿望,從來也沒實現過,現在稍微靠譜了一次,該滿足啦,還要啥自行車。誰要是再在此時死咬著不放,反倒會被大眾認為人品不好。

  洪濤呢,也算會做人,他還真收了四川日報的潤筆費,親筆寫了一篇文章,題為:他們才是受害者,請善待,并引以為戒!

  文章里的他們,就是那些被湟州會折騰過的地主、士紳和自由民。請善待,除了要求朝廷個公開為這些人平反昭雪,還建議朝廷建立國家賠償制度,專門用來補償由朝廷錯誤律令引發的生命、財產損失。

  引以為戒,說的不光是朝廷,還號召社會各界一起行動起來監督官府的做為,再遇到此種情況千萬別忍著,當地官府不作為,那就和官府斗,只要不犯法,用什么方法都是合理的。

  這篇文章一經刊登,四川日報的東家朱八斤都快把嘴笑歪了。報社里每天連軸轉,人歇機器不歇,印多少賣多少,全國幾乎所有的報紙都引用了這篇文章。

  雖然此時還沒有版權專利一說,但誰引用的時候也得著上轉載自四川日報這么一行字,得不到實惠得點名聲也不算虧。報紙的受歡迎程度越高,發行量就越大,發行量大了,費用就多,最終還是大賺。

  有人高興就有人不高興,王二她們就是不高興的那群人,當然還有皇帝。議事會剛剛建立完畢,能不能成功、管不管用誰都還不知道呢,現在朝廷上下忙的后腳跟打腦后勺,您不給幫忙也就算了,怎么還給朝廷添亂呢。

  國家賠償!上嘴皮一碰下嘴皮說的容易,這筆錢從哪兒來?新增加的機構該如何運行?誰來評定是否該進入國家賠償程序?賠償的額度又該按照什么方法計算……這可都是未知數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