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老太太最近心情不錯。
  今日除了處理朝務之外,尚有心思和閑暇在上官小婉和一眾宮人的陪伴之下漫步皇城。
  也許是在那些文武官員/世家門閥眼中,廣州泉州這種南獠化外之地本來就無甚關心,是以當前幾日朝議重征番商海稅之事出乎意料的順利幾乎無人反對。
  而另一項,遣兵收復安西四鎮的軍務....
  雖然不似南邊那么無所謂,頗有非議。
  可是,大唐從開朝養出來的傲氣,也不允許吐蕃從唐人手中搶去了西域。
  縱使有傷民傷財之中的顧慮,但是武老太太相信,只要謀劃周全,遣將得當。用不了多久,那些保守朝臣亦會動搖。
  如此一來,一但西域通路再次掌握在大唐手中,吳寧那條“東緊西放”之策,用不了多久,就能付諸實施了。
  而這些還不是武老太太心情大好的主要原因....
  一想到房州近來的微妙之局,老太太就忍不住嘴角掛笑。
  那個不知死活的無理混蛋,終于碰上了一個更不講理的對頭,怕是要吃些苦頭了。
  “呵呵.....”
  老太太越想越有趣,居然笑出了聲兒。
  “惡人還需惡人磨啊....”
  “?”一旁的婉兒沒聽真切,還以為圣后有什么旨意示下....
  疑然問道:“圣后有何吩咐?”
  “沒什么....”武老太太心情好,笑著對上官婉兒道:“倒要看看,吳九郎那小子,怎么過得了王弘義這關!”
  “.....”婉兒這回倒是聽清楚了,可是卻只能一陣無語。
  她實在理解不了,圣后貴為國主為什么總盯著房州不放。況且那個吳寧......
  可是老太太難得心情順暢,她可只能哄著來....
  順勢道:“他還能怎樣?多半會把心思使到圣后這里來。”
  “這天下間,也唯有圣后救得了他....”
  “哦??”武老太太一聽,更為歡喜,“那我可要,好好刁難刁難了。”
  心中算計,讓他入京恐怕他死也不敢....
  那就讓他把“解除宵禁、廢除坊市”這八個字給我解釋清除吧!
  好吧...
  好幾個月了,老太太還在糾結這八個字到底什么意思呢。
  私底下寫信問過太平,可是太平見識還潛,尚需時日多聽多學。
  吳寧說的那些記下來是記下來了,可是根本就沒懂,再給老太太寫信解釋就意思都對不上了,弄的武則天更是迷糊。
  時常念叨:“要是那小子在京城就好了啊....”
  現在,想到這兒,武老太太又忍不住念叨了一句:“他怎么就不相信我不殺他呢?”
  一旁的婉兒聽的更是無語。
  實在忍不住....
  “圣后.....”
  “嗯?”
  “臣妾有一事不明,還望圣后示下。”
  老太太心情好,抬眼看了上官小婉一眼,“問吧。”
  婉兒一聽....回頭示意宮人避讓。
  這才道:“那吳寧.....”
  “圣后為何要留?”
  眉頭緊鎖,“既然他不肯入京,趁其羽翼未豐,盡早除了....”
  “方為萬全吧?”
  說完這句,上官婉兒緊張的看著武則天。
  若非今日圣顏大悅,換在平時,小婉是絕不敢這么問的。
  “你別害怕....”武則天笑著開口,反而安慰起婉兒。
  “這沒什么不能問了。”
  緩步前行....
  “做為身邊人,婉兒若是不問才是虛奉陽違。”
  婉兒跟在身后,聽武則天這么說,心思大定,“臣妾怕問了惹圣后不悅,又怕不問,不明圣意萬一在吳寧之事上處理不當,又壞了圣后的心意.....”
  “他的政方太重要了!”
  武則天突然停了下來...
  “我執掌朝政三十多年....還從來沒見過一個人,能從吳寧的角度看這個天下!”
  “亦沒有一個人,能把這個大唐看的這般透徹!”
  上官婉兒聽罷,“所以圣后不舍得殺他?”
  “與社稷穩固比起來.....”
  婉兒想說,以吳寧的身份,就算他再有才能,也不應該留吧?
  “婉兒錯了!”
  武則天打斷小婉....
  回身直視上官婉兒,“社稷穩固,固然重要!”
  “可是對于一個女人來說.....”
  “要比男人出色,更為重要!!”
  上官婉兒渾身一震!
  心中似懂非懂.....
  比男人出色更為重要?確實,如果武后不比男人出色,她走不到今天。哪怕她和男人一樣出色,也輪不到她還執掌大唐!
  這就是圣后的心思嗎?因為吳寧可以讓她比男人還要出色,所以才留他不死?
  可是也不對!
  打從吳寧一出生,圣后就盯著他了,那個時候圣后可不知道吳寧將來有這么大的用處。
  那為什么還要留著他這么多年?
  “因為....”
  武則天沒有讓上官婉兒疑惑太久,隨口就給出了答案。
  “因為一個女人要掌管這個天下!”
  “最難的還不是她活著的時候如果出色.....而是她死后如何評價。”
  說完這句,武則天留下云里霧里的上官婉兒,獨自向前....
  身影....有些落寞,孤寂。
  “啟稟圣后,尚書武三思,御史中丞來俊臣求見。”
  黃門太監小跑來報。
  “哦?”
  武則天一怔,“這兩個人怎會一同求見?”
  “稟圣后,來御史說是房州官員不睦之事,奏請圣后決斷。”
  “呵....”
  老太太笑了,剛還在說看吳寧這回怎么辦!結果來俊臣這就來了。
  “宣!”
  趁著來武二人未到,老太太回到寢殿等候,心中也是暗自思量起來。
  房州的事,她比誰都清楚。
  與王弘義的矛盾吳寧是占著理的。
  王弘義依仗圣寵,加上那人本身格局就不大,起了貪念。這事兒要是換了任何一個人,但凡老太太知道真相。都要敲打敲打王弘義。
  說白了,王弘義也好,來俊臣也罷,包括周興、索元禮之流,都是武老太太的棋子罷了,專門就是給老太太干臟活的。
  他們可以為惡!但是....前提是武老太太讓你為惡!
  你自己為惡,不通過老太太,那就是不知分寸了。
  這回,老太太真就不想按照“理”來了。
  王弘義算是歪打正著,武則天正愁怎么給吳寧提個醒,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兒呢。
  結果這事兒就送上來了。
  當然了,也不能全按王弘義的心思來,真要那樣兒,吳老九就死定了。
  武則天的意思,還是不能讓吳寧死,但是可以讓他吃點苦頭...
  起碼.....王弘義得留著,有用!
  而吳老九....炭窯你是別想要了。
  你不有本事嗎?想別的招兒掙你的大錢去吧!
  “參見圣后!”
  來俊臣和武三思一見武則天,立即躬身大禮。
  “平身吧....”
  “兩位愛卿,何事啟奏?”
  “這個.....”來俊臣像模像樣的苦笑一聲,“這個....臣都不知如何開口了。”
  把兩份奏折往上一遞,“房州屬官,不知體恤圣后操勞之難,反且自亂陣腳,內哄連連。臣不知如何裁斷,只能煩請圣后決斷了。”
  來俊臣這番話說的是極有水平的。
  他在武則天沒看奏折之前,就把房州的事兒定了性,就是不和,就是內哄。
  等武則天一看奏折,自然也就不把王弘義那番什么謀反的言論當真了。
  而武老太太只是淡淡的看了來俊臣一眼....
  心說....還用你編?我知道的比你還多!王弘義打的什么心思,孫宏德那本奏折是誰出的主意,老太太都是一清二楚!
  當然了,奏折里寫了什么,老太太還是不知道的,她只知道吳寧去過王弘義的宅院,反身又去了孫宏德那里。
  淡看來俊臣,其實老太太是傳達她的不滿!
  這事兒來俊臣辦的有點欠考慮....
  轉眼又看向武三思,“那三思此來又是何意?”
  “呃!”
  武三思立馬就聽出老太太的不高興!!
  心說壞了!來錯了!
  他這一個武家人,和來俊臣這種酷吏摻和到一塊兒,老太太能高興嗎?
  “啟稟圣后.....”
  “來御史一時之間,也吃不準房州之亂是何深潛,一時無措,不知要不要勞煩圣后。”
  “知臣剛從房州而歸,適才便尋到臣處,問請房州細節。”
  “而臣其實,對房州屬官之間的那些事兒,也是一知半知,恐判斷不慎。只得再勞圣后決斷。”
  “又知圣后知悉此事,必要召臣這樣略知內情的臣子來問。”
  “遂自做主張,與來御史來往了。”
  好吧,算你會編!
  “嗯.....”武則天淡淡一應,這事兒就算過去了。
  她本來也沒想深究,只是敲打。
  翻開王弘義的奏報一看.....
  “呵.....”
  武老太太都看樂了....
  脫口而出,“這個王弘義,怎么就不長進!?”
  又是謀反那一套,你就不能換個說辭?老太太都看膩歪了。
  可是下面的來武二人,卻聽出了不一樣的味道,對視一眼。
  心道幸好,沒做太絕,圣后果然是要維護吳長路的。
  此時來俊臣心中大定!趕忙附和道:“臣就說嘛,王弘義這回,怕是又緊張過度,夸大其詞了。”
  “是的。”武三思搭言,“臣在房州,就素聞,孫大令與吳別駕二人,皆是剛正之輩。不善交際,處事又略有獨斷之處。”
  “可是離謀反二字,卻是相差甚遠。”
  “據臣所知,吳長路略有族產,經營炭業甚大,與孫大令也有合商之意。”
  “二人雖然逾制,但是謀反...卻是談不上的。”
  嗯!!
  這話武則天愛聽,武三思還是會聊天的。她還真怕下面這兩個膽小,以為她要袒護吳孫二人不敢說實話呢?
  “哦?”
  “我重用吳長路,破格提升,他竟不知感恩,仍敢逾制?”
  武三思和來俊臣一聽.....
  哦操!圣后也是會聊天的啊!兩人也怕圣后過于偏袒吳長路,那炭窯的事就泡湯了呢。
  這么一聽....還有戲!
  大大的有戲!
  順著老太太的話頭往下聊,“圣后不知,吳長路這回確實有些過了。”
  “仗著,太宗有御,南下官道不課過稅,不但壟斷房州炭業,還售向蜀中。”..
  “大大破壞了巴蜀炭商之利啊。”
  “嗯.....”武則天點頭,“那依三思之意,當如何呢?”
  “這.....”
  武三思琢磨了一下,“吳家的烏竹炭,確屬良炭。”
  “若勒令關停以正官風,未免可惜。”
  “況且吳長路乃圣后重用之才,新任則罰,亦要惹人非議。”
  “臣以為.....不如賜下些賞賜與吳長路,再將房州烏竹炭收歸官屬,專供御用,不失良策。”
  來俊臣在邊上聽的都快笑出聲兒了,把武三思叫來是真叫對了!
  這貨是真會說啊。
  急忙下拜:“臣復議!”
  眼前仿佛已經浮現出滾滾財源朝他奔來!
  武則天心情更好了....
  心說要是臣子都像武三思這么會說話,得省了我多少麻煩?
  老太太就是這個意思啊!
  直接關停有點太不進人情,收歸官屬最好不過。
  你看看....你吳老九折騰了半天,最后成了我的。那多歡樂?
  “嗯....那就這么辦吧。”
  “至于這個王弘義....”
  把孫宏德的奏折拿了起來....剛要翻開。
  那邊來俊臣一看,急忙出聲,“這封....圣后不看也罷!”
  “哦?為何?”
  “這個孫宏德,怕是昏了頭,比之王弘義之奏尚有不堪.....臣怕圣后,看了動怒。”
  “確是如此!”武三思也趕緊附和,既然老太太都同意了,也沒有把王弘義的謀反之辭當真。
  那孫宏德那一奏,就沒必要看了。
  而且,那一奏現在只甚下一個用處。
  那就是顯著二人無能!!
  特么這么不靠譜的奏折都往上遞,兩人都怕老太太看了罵人!!
  “還是要看一看的。”
  武則天玩味的說了一句,心說不看王弘義那一本,也得看孫宏德這一張啊....
  她是好奇,吳老九出的什么妙招。能讓這一本奏折,居然說動了孫宏德,又過了來俊臣這一關,到了她手里。
  更好奇吳老九面對王弘義這個不講理的無賴,會是如何應對.....
  翻開一看!!
  “窺視四鄰,枉制納妾,近戚行商,侵吞民財,勾結僧眾!!”
  噗!!!
  武老太太直接笑噴了!
  這應該是她今年看到的,最好笑的一個笑話!
  人家都把謀反搬出來的,你就弄這么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來搪塞???
  脫口而出:“這個吳九郎,讓人失望!”
  嗯!!?
  下面的武三思,渾身一震,汗毛都立起來了!!
  吳九郎??吳寧?
  孫宏德的奏折,圣后為什么提到了吳寧???
  那個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吳寧,到底有什么特別,讓圣后惦記??
  武三思不想則已,細一琢磨,嚇了一大跳!!
  他這才發現,半年多的時間,圣后可是給那個吳九郎,下過三道明旨了啊....
  而還未等他想清其中關節。
  只聞高位上的武老太太一聲重咦!!
  “咦!!!?”
  二人皆是神情一變,茫然看向武則天。
  而武老太太此時,眼光發直....
  怔怔的盯著奏折上的四個字不放!!
  “勾、結、僧、眾!”
  勾結僧眾!!!
  此時此刻,武則天突然想起,吳寧那一箱子政方之中,好像有那么一條漸漸清晰。
  在那一條政方之中,吳寧跳出大唐,把華夏歷朝歷代的末期橫向對比,得出一個結論。
  就是各朝無一例外,都亡于土地的兼并。而土地兼并的罪魁禍首,就是高利貸。
  農民無錢生產,只得借貸,而無力償還,又必需質押土地!
  吳寧那上面力薦武則天,嚴控高息借貸。
  而自南北朝開始,最大的放貸者,就是佛寺!
  所以吳老九建議武老太太,若治兼并之風,必先控制借貸,若制借貸之風。
  必先由僧入手!!
  由僧入手.....
  看著手里的勾結僧眾....
  良久!
  “來人!!”
  “降旨狄仁杰,卸巴州刺史之職,即刻歸京。”
  “升鳳閣平章事!徹查王弘義案!!”
  嘎!!!
  武三思和來俊臣差點沒噎死!!
  剛才不還好好的?
  怎么就翻臉了呢?
  停了一天電,電腦還壞了,起不來機。
  馬上十二點來不及了,還沒校錯字,對付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