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051章 高考前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五十年代有空間

  繞了一圈城里城外,平安花了一個上午時間聯系好各方人手,一直到了中午開飯前,總算抵達家門口。

  該辦的事情也辦完了。

  這一下子,平安算是不再多于理會。

  就如他爸所說,錢錢錢,他們家又不是真的差這點毛毛雨。

  嗯,雖然用毛毛雨來形容未來可觀的一筆資產有些過分了,可真為了這些身外物而鬼迷心竅地主次不分。

  哈!那他還真枉費了長輩們對自己自幼以來的一番苦心教導。

  不管怎么說,他們三兄弟的重心確實該放在學業上。畢竟不管將來選擇什么道路,牽涉到前程不容大意。

  隨后的幾天平安是徹底地鉆進書房學習。

  而他涉及到的各種科目已經不單單是復習高中知識,連父母留下的大學課本和筆記也開始溫故知新。

  說實話,對于這次中斷了十年的高考,他有把握會考上,但沒信心說一定會取得多好成績。

  ——鬼知道那些教授會出什么深奧的題目!

  不過為了他媽能寬心,以她凡事愛講究個全力以赴的性子,他這個當兒子的,也只能義無反顧地拼了。

  平安這勁頭是拿出來了,可一下子算是嚇壞了陳嬸。

  這么多年以來,她是看著三個孩子長大,孩子有多聰明,她能不知道?

  看來這回什么高考一定很難很難,怪不得各家各戶一有考生的人家,全都使勁法子去張羅營養品。

  周家倉庫下面還通了一個小地窖,其中的一把鑰匙就在陳嬸手上。

  那里面的東西都是比較稀缺的珍貴品,如虎骨酒,鹿血酒,還有一些燕窩、阿膠、銀耳和紅棗。

  睡在隔壁的陳嬸之前還笑著打趣說,她的房間坐擁糧草和關卡,擱古代那可是最重要的戰略位置。

  這會倒是一點也不耽誤她的行動。

  原本周家晚上的一頓宵夜,到了平安這換成三頓——傍晚、夜晚,還有三兄弟入睡前的一頓。

  飯菜上她更是一點也不吝嗇,甚至又開始過起了特意跑到郊外老姐妹家換所謂的鮮新雞蛋的日子。

  聽周嬌提起核桃補腦,陳嬸更是一有空就一顆也不停地用一把鉗子夾核桃。整天就見她忙個不停。

  原本一家人對于這次平安參加高考還抱著輕松的心態,結果被她這么一搞,就連周嬌都坐不住。

  她是越想越多……

  雖然她熟知歷史,可如今也不落俗套地為自己大兒子而擔心。

  誰讓她之前那幾年出于一片好心好意,一直沒少明著暗著地去出手相助那些老教授和老專家?

  這也造成了原本有些該早已去世的老一輩也平反回京了。

  被她這么一搞,這其中蝴蝶效應有多大?

  據說往往一個不起眼的小動作都能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何況是一條條人命,還是這些在各行各業杰出的長者。

  處于為人母的立場,到底周嬌的心境是無法再如尋常一樣保存冷靜,嚴重程度已經遠遠高于她當年自己高考那會。

  這段時間以來,尤其看著孩子們復習的態度,她一邊擔心兒子沒法進入他心目中的大學,一邊又發愁自己會不會亂了很多人的命運。

  甚至會不會一不小心將xg的張爺爺給扇沒了?

  她家男人可是一直惦記著快點改革開放,到時候他就有機會查到,或許還能見到年輕時的張爺爺。

  人會為什么越來越俗套?

  無非是心里的牽掛多了。

  而最能讓一個女人牽腸掛肚的無非是父母、丈夫,還有親生骨肉。

  面上周嬌一如既往地沉著冷靜,在工作上更是又進了一步。可她現在哪有什么升職的喜悅。

  可時間老人從來不會為某一個人停止腳步。不管周嬌有什么想法,距離高考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特殊年代、特殊高考,時間極為緊迫,從報名到考試,滿打滿算也不到兩個月。

  而平安已經算是幸運的其中一員。

  ——他的過目不忘,是老天給了他最大的好處。

  可并不是所有人多如此。

  要在這爭分奪秒的時間段里,將十年荒廢,十年遺忘悉數撿起,其難度可想而知。所謂的“教材”更是匆匆從朋友處搜尋和借來的。尤其“考綱”更是無從談起,一切全憑當年在校時的功底。

  在他處于暖屋,享受一家人的關懷時,有那么相當一大部分的人,他們正在冬季冒著寒冷邊上工,邊整夜不眠對著一點微弱的燈光學習。

  如東北某一處農場,又是恰逢冬季開河,全部人員幾乎均是“傾巢而出”,奔赴到開河工地。

  男知青們在冰天雪地下頂著凜冽的寒風,在冰冷的河道里揮鐵楸挖泥土。而女知青們肩挑泥土,艱難地往堤壩上運送。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還有人不忘學習,默念起名詞的解釋,數學的公式……時刻與時間在賽跑。

  而來來往往的信件多了,張家村這個生產隊里的知青們也更是感謝老隊長對他們的一片維護之心。

  從廣播放出恢復高考的消息起,老隊長就跟張青山他們說了,天要變了,文化人的出頭日子開始了,好好善待這些孩子們。

  自從他說出這一翻話之后,隊里立即安排了所有知青們干上輕省活兒,甚至要是他們不想幾個工分,也允許了他們請假。

  這樣的條件,加上張爹隨后送上的一堆復習資料,頓時讓張家村那些知青們在這寒冷的冬季感到暖意,更是主動提出與隊里準備的考生一起復習。

  這樣的效果無疑是上下一心更為團結。

  尤其第一批下放至今的知青他們是真正的高中生,底子厚。

  于是在這個冬天,張家村又成了附近生產隊的一面旗幟。

  ——沒有一位嫁人農家或者娶上村姑的知青鬧出不愉快,各自早就安排好自己的孩子,投入到學習中。

  當然這離不開當初他們申請結婚時,老隊長三申五令雙方父母同意。

  至于說誰想玩先斬后奏?

  經過他老人家挑選過來的知青本質上還是不錯,更不要說整個生產隊基本都是姓張族人,一絲風吹草動都瞞不過。

  不過有一句話是怎么說的?人心難測!

  這些人將來總有些人免不了面對分居兩地的現實。

  將來如何?

  這一切只能說,還得靠時間來驗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