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群臣在知道天子對石亨從輕發落后的非議與不滿,作為當事人的陸縝表現得可就要從容淡定得多了,甚至連鎮撫司里的手下都沒見他因此發過怒。ge
多年君臣相處下來,陸縝早就對朱祁鈺的性格有了一些了解,知道他是個重情重義之人,只要石亨還能說出些看似合理的借口來,天子就不可能將其一棒打死。這其實無關什么朝局天下,完全是其自身的性格所決定的。
若是換了其他皇帝,哪怕是朱祁鎮,只要掌握了之前那些個證據,那無論石亨之前有多大的功勞,說破了天去也不可能再寬宥于他,甚至連他全家老小的性命都未必能保得住。
但朱祁鈺顯然沒有自己兄長這樣的覺悟和狠辣,因為他打小就不是以一個君王的要求來培養的,在帝王心術這一塊自然就先天不足。何為帝王心術,那就是多疑,獨斷,不可能輕信身邊的任何一人,為了自己的皇位,可以犧牲,冤枉任何一個臣下,真正的冷酷無情!而當一個皇帝真正能做到這一切時,他便真成了孤家寡人,天下間再沒有能讓他傾心以待之人。
而朱祁鈺顯然是做不到這點的,他姓陸縝,姓石亨,所以哪怕這兩人之前都被人抓住了極大的把柄,依然能夠絕境逢生。陸縝能靠著錦衣衛的力量把案子徹底翻過來,而石亨也能靠著一番言辭就洗脫自己的嫌疑,不但保住了性命,而且還能繼續統領京營大軍!
同時,陸縝也了解那些朝臣,這些人說他們是烏合之眾那是半點都不冤枉的。別看他們這些日子里鬧得還挺兇,可其實除了跑到宮門前哭喊幾聲,上幾道不痛不癢,彈劾石亨種種罪行的奏疏外,便拿不出其他對付石亨的辦法來了。等過上幾日,風頭一過,他們就會把一切都拋到腦后,就跟后世的某些網絡熱點似的。所以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這話還是相當有道理的,因為他們只會耍嘴皮子,很少有人能把自己想的說的付諸行動。
其實在陸縝看來,這次要對付石亨也不是太難,只要編造出一些他在京城依然飛揚跋扈,無視王法的罪證來,就足夠他喝上一壺的。哪怕不能真奪了他的官職,也足夠把京營的掌控權從他手里拿回去了。只可惜,那些官員壓根就沒往這方面想,也就在人前罵上幾句而已。
至于陸縝和錦衣衛方面,雖然有這能力,也有這想法,卻不好做這等事情。因為他就和石亨結下了仇怨,一旦對方出事,必然第一個懷疑到他頭上,到時候一個不慎,反倒把自己給搭了進去。他可不想和石亨鷸蚌相爭,最終讓那些朝臣做了得利的漁翁呢。
不過對石亨,陸縝是不敢有絲毫松懈的。早在對方抵達京城后,錦衣衛就已把眼線遍布了他府邸的四周,有任何的風吹草動都別想瞞過他們。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確保萬無一失。
此時,陸縝正在聽手下對前一日關于石府的種種情況,大到有哪位官員去了他府上拜見,小到這一天他家中買進了多少菜飯,全在錦衣衛的監視之中。
聽完一番瑣碎的稟報后,陸縝才一擺手,讓這名密探頭子退下。這時,一直在邊上旁聽的薛興忍不住有些疑惑地問道:都督,這都已經快七八天了,咱們每日花這么大力氣盯著石亨到底有什么用處?要是真想抓他的把柄,只要有潛藏在他府中的密探就足夠了,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呢?
陸縝看了他一眼,說道:因為他是石亨,我們不得不防哪。別看他現在好像處境很是不利,但終究手里還握有軍權,誰知道什么時候他就會突然發難?而且,藏在他府上的密探固然能發現許多機密之事,卻也不能做到事無巨細,盡皆上報。我要的是他的一切言行舉動,正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哪。
薛興撓了撓頭,其實心里依然有些迷糊,不知道自家都督為什么就會如此重視石亨。但既然他都這么說了,自己一個當下屬的也不好太過質疑,只能點頭應了一聲。
直到薛興也離開后,剛才沒有開口的楊震才小聲問道:大人可是覺著那石亨會做出什么不軌的舉動來,所以要防患于未然?
你看出來了么?陸縝似笑非笑地說道:你說以石亨一貫的性格為人,在吃了這么大一個虧后會甘心么?之前他都敢帶兩千邊軍趕赴京城,試圖給朝廷以壓力了,如今這般處境,他會忍下這口氣么?現在,京營大軍已入其手,若他真有什么舉動,則北京必生劇變,我是不得不有所提防哪。
楊震看得出來,陸縝這話里還是有所保留,他應該是在提防著一件極擔心的事情,但既然大人不想說,他也不好追問過甚,就只能暗暗留心,多花些心思在盯著石亨這事上頭了。
可即便如此,半來個月下來,錦衣衛依然沒能從石府那里查到半點不同尋常的東西。倒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朝中對石亨的彈劾非議卻少了許多,而且在此期間,將養了幾日的石亨就正式趕到了京師三大營的駐地,走馬上任去了。
而藏在京營中的錦衣衛探子也在陸縝的要求下,陸續將其在那里的一切言行經歷都詳詳細細地報了回來。只是這卻實在算不上什么好消息了——
石亨本來在去邊地鎮守前就曾在京營中待過一段時日,時至今日,這里頭還是有不少他原先的老部下。所以當他奉旨入營后,很快就爭取到了不少中層將領的支持。
同時,石亨還靠著這些年在邊關立下的一樁樁功勞,得到了京營將士的尊敬。雖然他之后對軍卒們的操練確實狠了些,但憑著他多年帶兵所慣用的籠絡手段,很快就把數萬京營精銳都轉化成了自己的擁躉。
其實他能在短短時日里就獲得這些將士的支持,除了自身的能力與魅力外,也得多謝如今外部的環境了。
如今京城的環境對武將們是越發的不利起來,文官隱隱然已有了高武官一頭的感覺,平時同級的文武官員相見,文官總會表現出輕蔑之意來。久而久之,武官的氣焰是被徹底打壓了下去。
但許多武官心里依然是不服的,雖然他們自己沒膽子去與文官爭個短長,卻還是希望有人能站出來為自己出頭。而石亨顯然就是個相當不錯的代表人物,他不但地位夠高,功勞夠大,而且還深得天子的信重。再加上之前那許多的文官向天子彈劾他都沒能把他定罪,就讓滿京城的武官將士更對他生出敬意來,自然樂于受其統領了。
而隨著石亨在京營徹底站穩腳跟,手里重新握有軍權后,一些頗識時務的官員就不敢再明著與之作對了——一個剛被從邊地傳喚來的待罪邊將,和一個已經掌握了京營大軍軍權的將領間的差距還是相當大的。
如此一來,石亨在京城里的形勢是越發的好了起來,之前還有所顧慮的故交、軍中同僚之類的,也在此后陸續登門,他在京城的勢力是越發的強盛起來,看著似乎已經可以代表武將系統去和文官一系稍作抗衡了。
而這,顯然也是天子所樂于看到的。雖然之后又有不少言官彈劾石亨多有結黨營私的可能,但卻全數都被皇帝給留中不發。
就這樣,時間緩緩前進,轉眼就來到了景泰七年的八月間,似乎這天下依然太平,京城里除了偶有文武雙方打打擂臺外,也沒有任何的風波出現。似乎除了皇帝的身體依舊不那么健康,時不時都需要輟朝外,大明朝的一切都在蒸蒸日上,理想中的大明盛世看著也即將重現。
而就在這一片祥和的表象下,一道暗流卻已開始洶涌奔騰起來。一些已經隱藏,忍耐了多年的人,終于打算要露出自己的獠牙,去扯碎這難得的太平盛世了……
而這一切的開端,只在八月十一這天早朝時,天子再度昏厥。
隨著朱祁鈺的突然倒下,群臣都慌了手腳,這一回可沒有人拿話刺激皇帝,他也沒有動怒的跡象,怎么就突然又倒下了呢?難道說皇帝的身體真已經支撐不了太久了么?
要真是如此,為大明江山計,就得盡快確立一個太子人選了。之前太子朱見濟突然夭折后,大家還覺著天子還年輕,并不急于一時。畢竟有了這幾年太子廢立之爭,大家早吸取了教訓,可不能再鬧出廢立這樣的大事來了。
可現在,天子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大家就得為將來考慮了。于是一干朝廷重臣就開始商議起了哪個皇家子弟才是適合的太子人選來。
而當他們做這一切時,邊上盯著他們舉動的某位宮人卻咧嘴笑了,他知道,自己一直都在等待著的機會終于出現了,成敗就在此一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