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可忍孰不可忍!
  夏新苗覺得這樣的事情她要是忍了,她也別做什么城主了,干脆青燈古佛去修禪去算了。
  于是她悍然爆發,一出手就是殺招。
  隨后,她在下一息打出了GG。
  不管夏城主還記不記的他吳浩這幅安修的樣子,已經無相天魔了的他輕易就取得了碾壓性的戰果。
  意識被攝魂魔眼所攝的那一剎那,夏新苗這一段時間的經歷就被吳浩竊取的七七八八。
  夏新苗的心神防護能力遠非問天居士可比,因此吳浩得到的信息要多得多。
  要不是因為攝魂魔眼作用的時間有限,恐怕她已經在吳浩跟前沒有絲毫秘密了。
  即便是只有夏新苗這一段時間的記憶,其中也有不少是吳浩十分感興趣的。
  其中的一些信息,也解答了吳浩長久以來的疑問。
  比如說這個天羅城主的真正身份。
  吳浩以前的時候,就猜測她與佛門有瓜葛。
  因為佛門十八羅漢出了事情后,正是這位天羅城主冒著被幽都方面發現的危險潛入方安城去調查情況,順便收拾首尾。
  當時他就有這種猜測,如今終于得到了證實。
  她確實是佛門中人,卻并非是佛門安排在魔界的臥底。
  準確的來說,她是屬于認同佛門的理念,自帶干糧為佛門奔走,久而久之才終于獲得佛門的認可的。
  夏新苗師從魅魔皇謝回晏,這位魔皇本身就與佛門有著不清不楚的關系。
  因為謝回晏在加入魔界成為第六魔主的魔妃之前,正是佛門中人。
  當年第六魔主潛入佛門之中,引起佛門一場大亂。八寶功德池中的積累被洗劫一空,就連菩提佛祖也不得不陷入輪回轉世中。
  自此以后,佛門與魔界矛盾加劇,出現了諸天一些勢力想要看到的佛魔不兩立局面。
  既然不兩立,沖突起來自然無所不用其極。
  第六魔主擔心有朝一日菩提佛祖歷劫歸來,到時候佛門有兩位佛祖齊心合力。而魔界的環境就注定了他很難找到同等級的存在與他志同道合的并肩而戰。
  這樣一來,與彌陀佛祖的爭端中就有可能力量失衡,被人所趁。
  因此第六魔主準備早做規劃,破壞菩提佛祖的輪回修行。
  他通過一位卜道圣者做出了卜算,菩提佛祖將于女相修行,補全前世業障。
  因此,他就盯上了佛門女弟子。
  他要選擇最有天分、最有氣運、最有格局者,那就是菩提轉世的最最疑似之人。
  不過那個時候,彌陀佛祖當時已經回到佛門主持大局。
  閉關有所精進的他,著實掌握了一些專門針對第六魔主的降魔手段。
  佛門設下誘餌,重創第六魔主,算是粉碎了他的陰謀。
  不過第六魔主也沒虧,至少他把誘餌帶了回家。
  這個誘餌,就是謝回晏。
  能夠作為誘餌,讓第六魔主誤以為是佛祖轉世,足以看出謝回晏的佛法修習天賦之高。
  隨后,她又與第六魔主修習天魔之法,以天魔噬佛之效,自然進境飛快。
  甚至她還創造了獨一無二的魔佛之道。
  即養自身心佛,以飼本命真魔!
  看上去好似每天都修習的佛法,日益精進,其實為了本命真魔的成長提供食物。
  這樣成長起來魔功精純無比,還沒有副作用。比起那種靠著胡亂吞噬煉化進境的魔功強百倍。
  佛法修習越好,魔功進境就越快。
  漸漸的,謝回晏就成為第六魔主之外另一個讓佛門頭痛不已的人物。
  因為她時不時的就要偽裝身份去佛門進修一番。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她魔功精進就靠著佛門修為,而到了她那種程度,這個世界上還有誰能夠幫助她提升佛法境界呢?
  毫無疑問,就是兩大佛門圣地啊!
  不僅僅是她,她還教出了一些徒子徒孫。
  這些徒子徒孫有些是她從魔界本土選出的,有些甚至干脆就是她在佛門中發展的。
  可是漸漸的,她發現魔佛之法還不完善,還存在一些破綻。
  因為修行者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佛法所感化,從而回頭是岸。
  這就是心佛養的太壯了,反而把本命真魔降服。
  如此一來,算是勘破了自身極為重要的一層業障,從而佛法修為一日千里!
  所有在成魔之時的積累,都會成為佛法進步的資糧。
  堪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就是魔佛之法的反噬效果,讓魅魔皇一脈聞之色變,也著實的造就了好幾尊佛門人物。
  甚至佛門之中也產生了一種危險的修行方式,被稱之為“以身飼魔”。
  修行方式就是堅守一線心佛不動,任由自身欲念成魔,等到欲念之魔發展到極限準備吞噬心佛之時,以大毅力維持佛心,化無量光明,將欲念之魔降服。
  如此,自然能夠掌控欲念,功行大進。
  不用想,這種相似的修行方式,必然是從魔佛之法放下屠刀的佛門人物所創造的。
  佛門中人良莠不齊,魔佛一脈自然不愁找不到誘惑魔化的目標。
  然而魔門中人,也不缺與魔道理念格格不入者,化佛也算給他們提供了一次選擇。
  這樣一來,雙方都是對方的劫數,也成了對方的試金石。
  他們互相為對方篩除了不符合者,也挑選了志同道合者。
  如此一來,也難免會出現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魔佛一脈潛入佛門進修已經成為了他們修行精進的捷徑。而佛門進入魔佛一脈臥底,對他們來說也算是難得的歷練。
  佛門固然不兩立,但是他們對彼此的容忍度也很高。
  諸天萬界之中,其他修行支脈也有降魔手段,比如說神雷、真火等等。不過這些手段多是以殺伐為主,對其他目標也有差不多的效果,并非專用于降魔而創造。
  不過佛門不同,從剛剛入戒的比丘開始,一直到菩薩、佛陀,他們掌握著諸般精細的降魔手段。
  這是他們在不斷的包容和斗爭中總結出來的豐富經驗。
  久而久之,魔佛一脈與佛門也開始了臥底之戰。
  甚至有傳言說魅魔皇就是佛門最大的臥底,現在在魔門修行就是踐行以身飼魔之道。
  直等到大羅境界巔峰無所進境之時,就是她化佛之時。
  等時機成熟,她一朝化佛,甚至有希望成就下一位佛祖!
  當然,這種傳言只是無稽之談,魔佛一脈也曾經多次辟謠。
  然而,時不時就有她的徒子徒孫化佛成功,成為佛門中堅力量。
  這樣的案例總是給魔界的一些勢力攻訐她提供了無數素材。
  魔佛一脈與佛門有著諸般牽連,這卻是無論如何都否認不了的。如果不是佛門,他們也不可能在短短的萬余年就有這么大的發展。
  甚至為了培養更多的魔佛教徒,他們還會有意識的推動佛門壯大。
  這在魔界看來資敵的行為,他們也是做過不止一回了。
  如此行事,自然招致了傳統魔界勢力的非議與打壓。
  可是他們依然我行我素,與佛門牽纏不清。畢竟佛門越是壯大,他們才會有更多的資糧。
  正因如此,魔界之地才會有佛門廟宇出現。
  魔佛一脈與佛門之間雖然勢不兩立,卻并非互相打壓,而是以彼此為磨刀石,不斷的壯大自身。
  只是這樣一來,他們的身份就更加的難以辨別了。
  你說是佛,誰知道他不會突然魔化!
  你說是魔,誰知道他不會一朝化佛!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同一廟里參彌陀,安能辨我是佛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