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園區。
  此時。
  投產儀式,正在開始。今天天氣還不錯,南非和澳大利亞同一個緯度。北半球冬天,南半球夏天。
  現在。
  北半球初春。
  南半球入秋。
  因此。
  天氣挺涼快。上萬人在巨大的廣場上,熱熱鬧鬧。唐青不喜歡廢話,直接把流程縮減到了半小時。
  其中。
  他五分鐘。
  其余時間。
  是南非總統和一眾高層的演講。畢竟這么大的項目,南非媒體齊至,時間再短的話,也不太合適。
  下方。
  眾人倒是挺精神。
  半小時。
  熬一熬就過去了。
  也就在此刻。
  華夏。
  有關南非鋼鐵園區的投產,媒體們早就準備好了稿子,發了出去。雖然距離太遠,只有央視去了。
  不過。
  想拿到一些素材,并不難。
  很快。
  這條新聞便沖上了熱搜第二。現在的新聞,只要帶上唐青二字,就擁有固定流量,而且非常的大。
  標題再取得好一點。
  妥妥前十。
  經常第一。
  這次。
  也是英國脫歐的新聞,太過勁爆。可以說,東方的網民們也吃了大半年歐洲的瓜,現在又一顆大瓜。
  不吃一下,怎么能行。
  “作死!”
  “不一定,離開歐盟,英國可能過得更好,日不落的底蘊,不能小覷。”
  “也是。”
  “管它呢!反正和咱們沒啥關系。”
  “大口吃瓜。”
  對于英國脫歐,以前鬧騰的時候,很多人跳出來說:不可能。這一分析,那一分析,洋洋灑灑的。
  現在。
  全熄火了。
  瑪德。
  誰能想到,那場發布會竟然成了轉折點。直接讓整個局勢失控,一盆墨潑上去,歐盟至今在洗地。
  可是。
  看樣。
  是怎么都洗不干凈。
  解釋?
  現在還有人聽?全都在氣頭上。本來還只有西臘退群的問題,現在英國牽扯進來,局勢更加復雜。
  總之。
  歐洲的未來如何,他們不知道。但卻知道,這瓜可以吃很久。
  十九日。
  上午。
  唐青的南非之行,算是告一段落。
  機場。
  阿倫等人親自相送。
  “走了!”
  看著飛機,阿倫一嘆。
  “是啊!”
  多素點頭。
  有點不舍。
  和唐青相處很容易讓人忽略其年紀。天真的時候,可以如孩子。成熟的時候,如一大智慧的智者。
  簡言:
  多智近妖。
  也是。
  只有這等智慧之人,才能幾年間創造這樣一個奇跡。幸運的是他們也是這個奇跡的小小參與者。
  鋼鐵園區只其一。
  蜂鳥。
  兩人也是合作者。
  一個在南非。
  一個在尼日利亞蜂鳥網絡已經鋪開。由于互聯網普及問題,生意興隆談不上。但會一步步變好。
  沒網。
  沒電。
  沒路。
  消費力不夠就創造消費力。要是以往他們多是選擇咸魚,因為想要改變不是一個人能辦成。
  可如今。
  兩國中。
  正興起一陣變革浪潮,無數中小企業以及大資本或許是受了緬痶貸款和城建刺激都不滿現狀。
  想要改變。
  如此。
  他們便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不僅兩國。
  據他所知。
  非洲一半以上的國家,都覺醒有這樣的‘新勢力’‘新思想’,不僅是商業,還有各國的當局中。
  這股思潮。
  形成的力量正漸漸主導著非洲的發展。智囊團分析的結果都差不多:緬痶援助導致思想覺醒。
  此外。
  也想不出有其他可能。
  有人推動?
  咋可能。
  夢話呢。
  那么多人,那么多企業,那么多各國精英、學者、當局人員。。。只要有一個沒把門,就會玩砸。
  因此。
  一定是自然的結果。
  “走吧,上車再喝一杯,敬一敬那未知的未來。”多素笑著道。
  “哈哈,好。”
  南非園區的投產頓時極大緩解了萬青礦業的訂單壓力,非洲三個園區全力生產產鋼量很驚人。
  而且。
  成本低。
  無它。
  距離礦區近啊!品位高不說剛采出來僅一小時左右,就能運進煉鋼爐中。三個園區都是如此。
  成本優勢巨大。
  自然。
  也能造成終端價格優勢。
  一時間。
  萬青礦業在非洲鋼鐵行業的占比,再一次上升。至于是否影響到原先非洲進口其他洲的鋼鐵貿易?
  并沒有。
  需求。
  供應。
  只有出現失衡,才會影響。
  顯然。
  非洲以前的鋼鐵總需求,如果是一的話,現在就是三。萬青礦業吃下其中的二,還有一給別人吃。
  所以。
  別的公司恨的,是萬青礦業把新出現的需求,給吃的滿嘴流油。自己只能抱著以前的樹樁子猛啃。
  餓不死。
  卻也羨慕得眼紅。
  無奈。
  人家布局早,需求剛出現,就被吃下。三個園區接連落地,一口口把非洲市場的新需求收入囊中。
  想追。
  已經落了后手,只能暗地里畫圈圈。
  二十五日。
  公投開始。
  最后。
  歷時三天,才算結束。看著再次沖上全球頭條的新聞,遠在京城的柴仁,都不由得微微長大嘴巴。
  當初。
  在北極旅行,一群人就探討過這個問題。
  希臘。
  唐青說很可能退群,其他人多表示懷疑。
  后來。
  真的退了。
  英國。
  唐青說很可能脫歐,其他人大多根本不相信,只以為是嚷嚷,除了熱鬧一下,不會有第二個結果。
  現在。
  真的脫了。
  一切。
  在現在看來,仿佛神預測一般,前一個還好說,事后人的角度來看,還是能找到一些論據支持的。
  可是。
  那個發言人的‘驚人言論’,直接推動整個事件突變,英方的退群呼聲,前所未有的高漲了起來。
  實話。
  無論什么專家來,面對這個意外事件,都得鴉雀無聲。好在專家們的任務,就是事后強行合理化。
  柴仁一時間也鬧不清。唐青是猜的,還是真知道點什么。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過程是怎么樣的。
  唐青。
  言中了。
  雖然,唐青當時也只是說有可能。然而,相比大多數人認為的不可能,這已經是極其鮮明的立場。
  對唐青。
  他忽然感覺,從來沒看懂過。
  另一邊。
  唐青掃了一眼,便不再關注,因為,要升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