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天亮。
  全世界不知多少人被一個字叫醒錢。而在印度,當凌晨的視頻播放后,又一次震撼了這個國度。
  “好壯觀。”
  “激動!”
  “這就是印度的速度!”
  “別扯了。”
  “就是。”
  “這明明是人家緬痶和華夏的速度,要是我們有這速度,也不會對這種事情感到驚訝,應該習以為常。”
  扎心了。
  “反正,發生在咱們國家,就是咱們的。”
  這理由,沒毛病。
  很快。
  話題一轉。
  “投影設備太好用了,是不是在工地上,全部覆蓋上投影設備,就能看到整個洛伊市未來的景象?”
  “是的。”
  “聽說景觀樹木還是動態的。”
  “什么?”
  “真的假的。”
  “神吶!”
  他們激動地熱議著,也羨慕著,因為這一切的發起者不是印度人,而是以前他們看不上的窮鄰居。
  國土。
  人口。
  實力。
  經濟。
  兩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他們優越感很足。
  現在。
  國土。
  人口。
  實力。
  緬痶依舊比不上,但是人家有錢,還是很有錢,有了錢后,其他三項有什么用?還不是無法惠及大眾。
  而人家呢?
  蓋房。
  修路。
  建城。
  基本保障。
  人家的生活在不斷變好,這是鐵一般的事實。特別是緬亞經濟特區,村里家家小別墅住著,小車開著。
  瑪德。
  我的心好塞。
  洛伊市。
  展覽中心。
  今日。
  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彩旗招展,人山人來,從印度各地敢來的有錢人,讓這里充滿著錢的味道。
  名牌。
  奢華。
  尊貴。
  大腹便便。
  所有人來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購買洛伊新城的期房,無論是商鋪,還是住宅,都是很好的投資。
  “獨棟別墅,今日限購,一百套。”
  “學區房,今日限售,一千套。”
  “高檔小區。。”
  “購物中心商鋪。。”
  全限量。
  頓時。
  搶購風形成,特別是全款優先,讓他們很是喜歡,這樣一來,就能篩選掉那些實力較弱的競爭著。
  貸款?
  咱丟不起這個人,印度的儲蓄率,在全球來說,還是很高的,沒有多少超前消費的習慣,更喜外幣。
  大廳。
  看著眼前景象,一位歐美記者搖頭。
  終于。
  房地產泡。。不,熱潮,開始降臨印度這個國度,一直以來,印度可從來沒有出現過泡沫這個詞。
  開玩笑。
  一個農業國,不怎么玩金融,沒有大規模基建,實體和虛擬經濟如一汪死水,只能看著別人泡沫。
  現在。
  一座邊境城市,如果繼續下去,很有可能讓他們體驗一下,但如果后勁十足,那么便不會被戳破。
  泡沫。
  來自于空心。
  而這。
  是有一定基礎的,那就是靠近緬痶,可以沾旅游的光,而且可以作為印度最大的度假和休閑城市。
  媒體上也是這么宣傳的。
  不出意外。
  一旦建成。
  光是印度境內的游客和資本,就能撐起這座城市,加上緬痶的助攻,這或許會成為印度的一張名片。
  雖然。
  這是一張外國人制作的名片。
  “這套我要了,現金,全款。”
  “我要兩套。”
  “對不起,每人限購一套。”
  “這個商鋪怎么不賣?”
  “不好意思,這是投資方預留,我們無權處置。”理論上,這些建筑,所有權在各個印度投資資本。
  不過。
  為了炒高后續房價,自然要拿出來賣一部分,不然,連一個成交價都沒有,捂在手里有什么意義?
  因此。
  首批拿出來的,幾乎都是一般位置,最好的資產,各大資本當然不會輕易出售,留著以后加價賣。
  或者自己持有。
  當然。
  這主要是指商鋪,而非住宅,兩者性質不一樣,比如學區房,如果只租,是無法享受到相應資格的。
  資本的目的是為了吸引高端人群來消費。
  住宅。
  非消費品。
  商鋪。
  才能產生持續的消費收益。
  “今天限售五十套賣完了?那明天還放小別墅嗎?”
  “放。”
  “可不可以預定?”
  “不行。”
  “刷卡!”
  搶購繼續,這也激發了更多的購買心,要是沒人搶,他們還會猶豫,有人搶,頓時就感覺心急了。
  看上。
  限購?
  那就掛家人名下,直到交了全款,很多人才滿意地轉身,臉上掛著抹不去的微笑,仿佛撿了大便宜。
  再一看擁擠的人群。
  “嗯!”
  舒服!
  咱是先吃到肉的人的,至于會不會虧,他們并不擔心,要是印度資本合資的項目,他們才會心里打鼓。
  至于緬亞銀行集團?
  不可能。
  這是一個很有原則的‘開發商’,向來是說到做到,大廳里的新城沙盤,眾人可是看在眼里,非常喜歡。
  幼稚園。
  小學。
  中學。
  大學。
  一應俱全。
  很多人來這買房,主要就是為了孩子教育,倒不是這邊的教育有多好,只因一個基本邏輯圈子。
  能在這買得起房的,至少是中產,買得起別墅的,實力更強,因此,這里起步就是有錢人家孩子。
  未來。
  怎么都不會太差。
  階級固化。
  在印。
  或者說在全球,正在加劇。而且,從古至今,這種圈子文化,本就一直存在,他們無法改變大勢。
  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孩子起跑線高一點。只有錢,若是無法改變自己的圈子,就通過孩子來改變。
  在印。
  這就是基本邏輯。
  當晚。
  展廳關閉后,印度資本們收到了緬亞銀行集團的銷售數據,看完,一個個笑得合不攏嘴,樂壞了。
  才一天。
  銷售額就超過了二十億亞元,這還是沒放出多少房產的情況下,開玩笑,這次要賣的可不是一個樓盤。
  而是一座城市。
  一座數百萬人口規劃的城市,就算全是五口之家,光是住宅,就有幾十萬套,今天才賣哪到哪。
  慢慢放。
  價格慢慢提。
  如此。
  能刺激人的購買欲,也讓先買的人覺得物超所值,只是,一想到就算提價賣,錢也是先進緬亞銀行集團。
  心悶。
  此外。
  在最后的利潤上,緬亞銀行集團要收百分之十的分成,作為運營管理費,想到這,趕緊干一口果酒。
  解解心。
  看看酒杯,忽然想起來一件事。
  又為緬亞銀行集團貢獻了一百多的利潤。
  “這個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