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樓。
  一個巨大的展柜前。
  閃光燈,讓這里變得像是一線明星發布會,然而,在場沒有人覺得,一線明星比眼前這玩意兒有吸引力,因為,它是黃金做的。
  品名:黃金甲。
  高度:九點九米。
  重量:八點八噸。
  材質:純金。
  在場的觀眾,都覺得博物館瘋了,黃金,八點八噸,按照國際金價,價值超過二十億亞元,二十億,特么這可是三億美元。
  上帝!
  蒼天!
  太壕了吧?
  來之前。
  他們有過很多心理準備,多是好奇,博物館并未公布展品是什么,只是開放預約,而新區最大的單體建筑,自然值得一看。
  因此。
  便來湊個熱鬧。
  本以為。
  會是些上不了臺面的古董。
  哪料。
  人家特么并不是以展示古董為主,而是展示‘我有錢’。看看,一百多噸,價值幾百億的黃金,就這么被鑄造成眼前所見。
  兵器。
  家具。
  植物。
  動物。
  人像。
  甚至。。。他們還看到了一個真正的金塔。
  品名:金塔。
  高度:六點六米。
  重量:十二點三噸。
  材質:純金。
  總金磚數:三萬六千五百塊。
  看完。
  很多人都凌亂了。
  麻痹。
  這樣炫富,真的不怕被搶嗎?
  然而。
  下一刻,俱是苦笑,搶?這玩意兒動輒以噸計,不開卡車進來,搶個毛,給你你都搬不走,可是,他們真的好想搬一塊回去。
  嗚嗚!
  為什么要讓我看到這樣的東西。
  我的眼睛。
  為何里面全是錢!
  “假的,一定是假的!”
  有人質疑。
  “我不信。”
  “對。”
  “拿出證據來。”
  然而。
  周邊大多游客卻是一雙雙看腦殘的眼神。
  假的?
  開玩笑,怎么可能,你家是不是斷網了,知不知道,緬痶的黃金儲備,在全球能排近前五,幾個月前,還賣了三百噸黃金。
  三百噸!
  不是斤。
  那些黃金,理論上屬于緬央行,也意味著屬于緬亞銀行集團,博物館是其旗下產業,拿出一兩百噸黃金展覽,人家還造假?
  井底之蛙。
  那眼神的殺傷力太大,質疑的人很快低下頭。質疑緬亞銀行集團拿不出百噸黃金,就像質疑億萬富豪開不起一輛奔馳一樣。
  可是。
  真的。。。好羨慕。
  黃金虎。
  黃金豹。
  黃金樹。
  黃金馬。
  每一個。
  都獨一無二。
  每一個。
  都超出尺寸。
  每一個。
  都。。。看得讓人想要敲一塊回家,游客們的眼睛已經有點發紅,就像是博物館展覽幾百億現金,億萬富豪都難以淡定。
  金燦燦。
  黃悠悠。
  太讓人想犯罪。
  網上。
  “好亮!”
  “我快被晃瞎。”
  “爽!”
  “我喜歡那把黃金長劍,二十米,一點八噸,還向前各色寶石,可惜,牌子上沒有寫寶石真假,不然,價值得翻一倍多。”
  “肯定是假的。”
  “就是。”
  “世界上沒有那么大的寶石。”
  “也對。”
  “不過,黃金甲腰間的玉帶可能是真的,專家鑒定過,至少價值一千萬,估計,是覺得比不上主材料價格,才沒有寫在牌上。”
  “壕!”
  “我的手,已經饑渴難耐。”
  “想干啥?”
  “搶。”
  “勇氣可嘉,去吧。”
  “不敢。”
  “切!”
  “全是黃金!太庸俗!”
  言論中。
  不乏酸溜溜的。
  可是。
  立馬被教做人。
  “庸俗?傻了吧你。”
  “腦殘。”
  “人家好心給你開開眼界,還不樂意,什么人嘛,你這輩子,估計都沒辦法近距離看到這么多黃金,有的看,就知足吧。”
  都說,去博物館要看有歷史底蘊的東西,逼格高,然而,此刻,金黃一片,直接把所有人的標準拉低了,黃金,我要看黃金。
  沒有古董。
  沒有底蘊。
  無妨。
  有這么多黃金,也值了。
  十幾米大刀。
  十幾米甲胄。
  上百米恐龍。
  足夠。
  誰去看什么古董,當然,并不代表博物館沒有古董,相反,還很多,然而,所有古董的下方,人家都標明著:仿制產品。
  假的。
  假的。
  都是假的。
  沒錯。
  每一個。
  只要帶‘歷史’的,全部被這樣標注。
  因此。
  并未引起人們多大興趣。
  然而。
  一些稍微專業的人卻發現了端倪,某些絕不可能在這出現真品的,比如圖坦卡蒙黃金面罩,比如奧托大帝王冠,被標注為仿制品,沒問題。
  可是。
  有些卻是存在于傳說中。
  下落不明。
  長什么樣都不知道,你就弄出一個‘仿制品’標簽貼上去,是不是太草率了,業界都無法確定形態的東西,你竟然靠想象。
  “抗議!”
  當即。
  他們便去博物館管委會。
  同時。
  還拉上記者。
  “什么事?”
  主管出面。
  “你們對歷史不尊重,自我臆想珍貴的文物,還堂而皇之展示出來,影響很惡劣。”一個年輕的西方考古學者義正言辭道。
  一旁。
  西方記者開始錄制。
  “哦。”
  主管輕描淡寫地說。
  這算什么回答?年輕人蒙了。
  下一刻。
  主管盯著他,開口道:“上面有標注,是仿制品,是假的,至于根據已知,推測未知,本就是考古的一門科學,我們何錯之有?”
  只一句。
  就讓年輕人語塞。
  沒錯。
  這的確是考古的一門科學。
  “它不應該是這個樣。”年輕人不服。
  “你說是什么樣?”
  主管微笑看著他。
  “這。。。”
  他哪里知道是什么樣,只知道失落多年,只有記載。
  見狀。
  主管一嘆。
  這貨。
  水平太低,還來砸場子,也不客氣:
  “所有文物。”
  “已知。”
  “未知。”
  “我們都有相關依據,然后進行仿制,既然很多東西可能遺失,未來十年,百年,千年都不會出現,為什么不能進行合理仿制?”
  “難道,永遠埋于黑暗才好。”
  “若如此。”
  “是否是對歷史的背叛?”
  “總之。”
  “請不要無理取鬧,如果覺得我們的反向研究有問題,就去把真的找來,我們會道歉,然后。。。仿制,謝謝。”
  說完。
  主管轉身離去。
  接待室。
  留下一臉懵比的考古學者。
  以及。
  很是興奮的記者。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