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國內。
  安保。
  聽起來就是看門的,做一輩子顯然不可能,掙些年塊錢,有了家室,剛好可以轉行,公司的技能培訓涉及十幾個行業,幾十種類。
  廚師面點。
  家電維修。
  焊工機械。
  軟件財務。
  看得人眼暈,可心里喜,聽說公司還會利用董事長的渠道,推薦就業,可以說,仁義到了極致,就憑這,絕對是國內獨一份。
  半小時后。
  “來了。”
  天邊出現一道黑影。
  “不行。。”
  “不要。”
  “不感興趣。”
  九月十五日,內比都,坎親辦公室,幾個不,直接把布盧墨懟得沒了脾氣,迫于壓力,他又來推銷,想讓緬放開金融管制。
  不行。
  就是回答。
  不要。
  則是指火。
  不感興趣,是他來推銷另一個項目核電站。要知道,緬如今的用電量飛漲,一個核電站少說幾十億美元,本以為其會感興趣。
  哪料。
  直接拒絕。
  話說。
  要不要問問零,你這么草率合適嗎?
  “為什么?”
  布盧墨問。
  “我們燒煤,挺好的啊,不行還能燒石油,天然氣什么的。”坎親厚著臉皮道,這話,外人聽了絕對要笑話,可這是零的回答。
  之前。
  就有專家建議修建核電站。
  反正不差錢。
  可是。
  零直接否決,給出的原因就是這個。
  布盧墨無語。
  這是什么破理由,你們不嫌麻煩嗎?核電站多省事,你還燒煤,不累嗎?核燃料棒往反應堆里一放,全天二十四小時供電。
  穩定。
  高效。
  充足。
  你們的過濾技術可以避免污染,但總得考慮一下效率吧,一個往那一放,幾乎不用管的核電站,一個是得不斷送燃料的‘原始’方式。
  “可是,不麻煩嗎?”布盧墨道。
  坎親搖頭。
  “不麻煩呀。”
  布盧墨:“。。。”
  是你的真心話嗎?
  這樣下去。
  很容易沒朋友的。
  其實。
  這還真不是坎親的真心話,從哪方面看,核電站都是未來趨勢,但零不愿意,他也沒法,而且,這理由也不是完全沒道理。
  繁瑣。
  卻能創造就業,國家層面,省錢不是唯一考量,讓更多人有飯吃,有工作,即使是犧牲一些效率,那也是值得的,所以他支持零。
  看著說不出話的布盧墨。
  坎親一笑。
  “布盧墨先生。”
  “啊?”
  “我覺得,這是在造福人類,你想想,我們燒煤、氣,主要還是靠進口,能給各國創造多少就業?是吧,核電站只能惠及少數人。”
  這歪理。
  讓布盧墨無法反駁。
  造福人類?
  你給自己扣的光環也太大了吧。
  看來。
  這事兒是推不動了,人家就想咸魚,不喜歡高大上的核電站。也好,雖然少賺錢,但能讓緬的能源對外依賴不減,也是好事。
  怕的。
  就是你關起門來自給自足。
  水潑不進。
  那又是一個問題。
  “坎親副首,我這里得到了一個消息,說是德國的一個生物研究所有了重大突破,研究出了作用和轉錄原液相近的物質。”
  說完。
  布盧墨盯著坎親的表情。
  本以為其會驚詫一下。
  然而。
  坎親面色不改,隨口微笑道:“那挺好。”
  “挺好?”
  布盧墨一愣。
  這是什么回應。
  “是啊,如果有人能研究出來相近的,也是一件造福人類的事,畢竟,我們的制備成本太高了,幾乎是微利。”坎親淡淡一笑。
  心中不屑。
  若不是知道你們的計謀,他還真可能慌張。
  要知道。
  緬的現在,以及未來,整個國運都壓在轉錄原液身上,他不可能不緊張,然而,作為副首,能看到的機密信息非常的多。
  其中。
  就包括布盧墨和美方的通訊內容。
  一字不落。
  還有分析備注。
  非常全。
  天知道零是怎么搞到的,坎親沒問,方的情報部門掌握在零手里,他只需要知道信息內容的準確性即可,多問了,沒好處。
  “你們不擔心?”
  “有點。”
  有點?
  我怎么看不出來,難道是發現了什么?
  “這件事,我們也會密切關注,若需要幫忙,我們愿意成為緬的朋友。”布盧墨道,話不能太直白,因為計劃才剛開始。
  “我們會考慮的。”
  “好。”
  數分鐘后。
  布盧墨離開,他的戲,第一場演完。
  然而。
  他不知道的是,演技可以,但劇本都曝光了,落地窗前,坎親望著布盧墨的車,心中冷笑,就這點伎倆,你們是覺得我們有多腦殘?
  你們慢慢演。
  我們繼續賺。
  情報顯示。
  歐美日準備聯合導演一出戲。
  目標。
  就是轉錄原液的技術,通過輿論造勢,還有一些虛假的技術發布會,甚至用轉錄原液加工一下,反過來忽悠他們,迫使開放技術。
  實話。
  坎親都有點希望自己不知道,如此一來,還能配合一下,最后來個驚天反轉,想到這,坎親想笑,不過,這種洞悉陰謀的感覺。
  真爽。
  滬市。
  唐青看得興起。
  有時候他也在思考,這樣知道劇本看戲,是不是太無聊了,但轉念一想,霧里看花也鬧心,就像武俠劇,一遍遍拍,一遍遍看。
  對于核電站。
  短期內。
  還是別弄了,有了國際支付比例的任務,能進口的,在保證就業的前提下,絕對不自產,只求把亞元花出去,核電站是一錘子買賣。
  他要細水長流。
  現如今。
  反正也不怕污染空氣。
  果不其然。
  兩天后。
  九月十七日,德國那家生物研究所忽然對外公布,他們研發出了轉錄原液的替代技術,擁有相似的功能,成本比轉錄原液高一點。
  但研究所表示,很快會降下來。
  預計。
  可以降到轉錄原液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
  頓時。
  記者們蜂擁而至,全世界媒體都被驚動,相繼發表文章,盡管心里質疑,可是,如今的新聞行業,早就變成了眼球時代。
  不求真假。
  只求勁爆。
  反正造謠的成本極低。
  于是。
  在有心人和跟風者的推動下。
  輿論。
  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