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兩個極端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超級銀行系統

  首次。

  賀俊體會到金融的暴利。

  當然。

  也明白來之不易。

  這一切都來源于強有力的貨幣政策,以及幾家世界級的科技企業。由它們所支撐起來的信譽,讓大量國際資本流入,他們才有錢賺。

  沒有緬亞醫藥集團。

  沒有緬亞環保技術公司。

  沒有亞元。

  就不會有現在。

  一旦這些公司發展不好,就會影響到全緬經濟。因此,只有緬亞系的公司好,他們才會好,作為緬亞醫藥集團的員工,他從來不敢松懈。

  他不太缺了。

  剩下的。

  就是讓它合法地變多,然后一直保值下去,就算以后有千萬,也不準備辭職,能在這家公司工作,社會地位比什么千萬富豪高多了。

  繞過幾座山。

  謝瑋看到了縣城。

  進去后。

  發現挺舊。

  很多地方都還是瓦片屋頂,街道凌亂。

  “你現在看到的是舊城,多是危房,很快就要被全部拆除掉。”

  “新城區在靠近邊境的一邊,準備直接修到距離檢查站兩公里處,二月份就能完成入駐,如果你想看的話,晚上下班我帶你去。”

  賀俊慢慢介紹道。

  邊境重縣。

  有點類似于國門。

  不能太寒酸,于是,省里給了大筆資金,讓他們修建新城,先政府出資,一比一的面積置換舊城區的房子,舊城區全部拆除。

  推平后。

  按照新城區的建筑標準。

  再起樓。

  而這些‘多余’的房子,將會變成商品房。縣城的人口未來肯定是增長的。由于并不在緬亞經濟特區內,這些商品房可以對外國投資者出售。

  首選。

  其實就是印度客戶。

  那邊現在想要過來買房的太多了,新城又不對他們賣,于是只能盯著舊城區這邊,為此,縣里還提前收了上億亞元的預付款。

  這些錢。

  縣里和省里五五分。

  算是還之前新城投入的‘撥款’,至于市里?沒有市,因為市一級行政單位和縣一級并沒有絕對的從屬關系,這里屬于省管縣。

  據賀俊所知。

  最終算下來,整個縣城的重建都不需要花政府的錢,還有得賺。平白得了一個新縣城,而費用,主要由印度投資者承擔。

  這個操作。

  當時也是讓賀俊愣了一陣子。

  車上。

  看著窗外。

  謝瑋感覺來到了印度,各種‘傳說中’的小吃,讓他都有點想要下去嘗嘗,但現在是工作時間,還是等休息了再來試試吧。

  沒多久。

  他們來到了舊城的盡頭。

  盡管新城還未入住。

  但縣醫院是加班加點修了個新的,就在新舊城的交替處,占地很大,謝瑋看到來往的全是印度人,心想,這邊真的成為一個‘窗口’了。

  跟著賀俊。

  辦完手續。

  放好行李。

  他來到了給他安排的辦公室。

  全新的。

  但里面并沒有絲毫的家具味,這個謝瑋知道,是緬亞環保技術公司的技術,可以鎖住各種化學物質中的氣體散發,讓它變得安全。

  已廣泛在全球家居領域使用。

  日進斗金。

  “十分鐘后,醫院的管理系統會自動上載你的臨時執業證,給你分配病人,考慮到你剛來,分配病人的速度會是其他醫生的一半。”賀俊說道。

  賀俊并不是醫生。

  而是行政。

  “好的,謝謝。”

  看了看手上的表,賀俊說道:“不客氣,現在是十點一刻,中午,也就是你們京城時間的十一點半,我再來接你去吃飯。”

  “行。”

  賀俊走后。

  謝瑋看了一眼簡單的辦公室,坐上了醫生的位置,從錢包里拿出一張卡,插進了右邊桌角的縫隙中,下一刻,一陣機器啟動聲響起。

  接著。

  桌子表面亮了起來。

  ‘緬亞醫藥集團醫務管理系統’

  漢、緬雙字。

  下方還有一個集團的圖標,剛才那張卡,就是他的臨時執業證,只有插進了卡槽,醫生才能使用這套系統,激活這個電腦桌。

  同時。

  謝瑋注意到正對右上角的監控。

  除了卡。

  還有人臉識別。

  不然。

  別人拿了卡也啟動不了這里面的設備,這一點,謝瑋很喜歡,至少不會出現丟了卡,被人拿去做壞事的地步。只要是本人,操作上就很方便。

  數秒后。

  當進入管理界面。

  他面前墻壁上的大顯示屏亮了起來,桌子上的屏是給他看的,墻上是給病人看的,兩者顯示的內容不一樣,在右邊的小抽屜里,還有一支激光筆。

  但他基本沒見那些醫生用過。

  從包里拿出培訓冊。

  放在手的右邊,雖然背得很熟了,但放在身邊有種安全感。要是一時間沒想起來,大不了現場查,照理說,就連開藥也和他無關。

  系統會自動完成。

  可方案需要主治醫生授權。

  因此。

  必須心里有數。

  三天以前。

  他一直以為在這邊當醫生容易,但那天下午觀看的醫師集訓,讓他明白,這邊雖然采用了走捷徑的方式培養醫生,但也需要大量學習。

  緬亞醫藥集團也有考試和職稱體系。

  在華夏。

  一個醫生是從最基本的原理學起,經過一次次考試和實習,最后上手操作。

  而這邊。

  是先學操作,再一步步地學原理,而且是必須學,內容并不比華夏的醫學專業學生少,他們的工資也和考試和職稱掛鉤。

  總之。

  人家最終也是要培養出一個個不必他們能力差的醫生,他還記的當時集訓處負責人的解釋,非常簡單,“不是隨時隨地,都有設備給你用。”

  因此。

  基于這個邏輯。

  這邊對醫生的要求很高。

  可以說是走兩個極端。

  一個極端就是用設備,檢查出全面的數據,然后做出診療判斷。另一個極端,就是在無任何設備的情況下,進行疾病診斷。

  前一個簡單。

  后一個就很難了。

  那是一本一本書啃下來的,謝瑋當時看了一下這邊醫生的那堆‘進階教材’,心里一下子平衡了,原來,這邊也很重視醫生的能力。

  不是完全寄托于設備。

  當時。

  看到那些集訓學員一個個愁眉苦臉,很像他們上大學、研究生、博士,面對一本本難啃的醫學書籍那種‘艱辛和無奈’。

  謝瑋心里莫名的有點爽。

  這世界。

  還是正常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