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口外海面上的漢軍并沒有馬上登6進攻,因為元召先前的布置還沒有完成就被金永吉打斷了。他是一個喜歡謀定而后動的人,第一次作為主將征伐敵國,他的最低要求不是取勝,而是怎樣勝得干凈利落,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p
再次回到樓船上的元召受到了所有人最崇敬的致意。黑鷹軍和長樂塬上的人自不必說,在他們一貫的認知中,小侯爺當然是無敵的存在,這一點,他們從不懷疑。受到巨大震撼的從南方來的那些諸侯國將士。/p
不管元召從前的名聲多么響亮,畢竟大多數人都沒有親眼所見過。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無論再怎么從別人口中聽說,也不如自己親眼目睹來的真實。/p
元召與那個真番高手的對決,從淮南王劉安、一大幫諸侯王室公子到普通的士卒,都在樓船上看得清清楚楚。心中的情緒雖然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兒應該是一樣的,那就是從內心到身體的顫栗感。/p
在傳說中,古代的猛將有萬夫不擋之勇者,稱為“萬人敵”。這樣的人是不世出的人物,十分稀少,最近的就是那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了。/p
不過,如此人物,百年難見,畢竟是缺乏了一些真實感。然而剛剛生過的那一幕,在他們所有人看來,元召的真正實力可能比那種無敵猛將還有可怕的多。/p
一把普普通通的漢刀,在他手中就能揮出那么大的威力,普通人可能只是覺得厲害,只有在那些身具一定武功的人眼里,才知道那樣的修為意味著什么。怪不得那位稱為玄刀神的宗師級高手,即使戰敗而亡,卻自稱死而無憾,是因為他在臨死之前,終于見識到了一層從前想都不敢去想的境界。對于練武之人來說,這確實是死而無憾了。/p
金永吉雖然躲過了元召那一刀的正面鋒芒,卻被他那股剎那間通徹天地的至罡之氣震碎了氣海丹田,已經是無藥可救。這位被真番人稱之為刀神的人物,就這樣黯然而逝在斷裂的永川口石涯下。臨死之前,他對跟隨的兩位弟子留下了遺囑,讓他們回去曉諭青瓦山莊的所有人遵從。/p
那把尚存的短刀金永吉傳給了最小的弟子樸永烈,讓他等料理完自己的后事后,就可以去中原了。因為,元召已經答應下那個條件,這是他付出生命的代價得來的,他希望這個天賦極高的弟子能夠好好珍惜。/p
金永吉逐漸黯淡的眼神中,其實已經看到了樸永烈眼中那滿含復仇的光芒,不過他并沒有再多說什么。一個人成長的心境,需要自己不斷的磨礪。心中懷有仇恨,也許反而對他的進步有著極大的好處。至于想在元召手底報仇,那不過是一種奢望罷了。/p
這樣一場也許會改變許多人命運的決戰,在元召眼里,卻并沒有看得多重。象金永吉這樣的高手,憑著自身的刻苦和天賦取得這么高深的修為,已經是極為難得的事。在世間練武之人當中,怕已經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但在特殊體質的元召面前,還是沒有可比性的,這是一種勝之不武的較量。/p
現在,他思考的是怎樣快的利用手頭上的這些人馬,救援被困在甘云嶺的漢軍殘部,然后踏平真番,鏟除衛王右渠的勢力。/p
二三十名漢軍將校面帶恭敬之色,聽著站在那里的元召分派任務。有一張涂畫在白布上的簡單地形圖,非常清晰的標注出了真番一些主要地方的位置。元召在上面畫出了幾條行軍路線,把自己的作戰意圖詳細的講解給他們聽。/p
看著元召手中小木棒在地形圖上指點著移動,規劃出一條最便捷的進攻路線,然后以肯定的語氣預測出可能遇到的敵人數量和來自的方向,分析出勝算的多少,會用多少時間突襲到王險城……每個人都有一種錯覺,真番國的失敗在此時此刻就已經注定,現在只不過是去檢驗漢軍戰斗力的強弱罷了。/p
“大將軍,這些情報是從何而來?可準確嗎?”一名偏將終于按耐不住心頭的疑惑,壯著膽子問了出來。/p
元召微微一笑,并沒有直接回答他的疑問,而是在王險城的那個位置重重的畫了一個圈,然后把手中的小小木棒扔在桌子上。/p
“不必懷疑,你們只要按照我說的去做,就是取得大勝的最便捷方法。怎么樣,有沒有信心?”/p
聽到他說的這么肯定,先跳出來的是公孫戎奴和張次公,這倆人連猶豫都沒有猶豫,已經大聲允諾了一句。/p
“此戰必勝!恭聽大將軍分派,末將等萬死不辭!”/p
在剛剛結束的海上大戰中,黑鷹軍沒有絲毫的用武之地,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殺敵立功,早已經都摩拳擦掌,恨不得馬上就登6作戰,那里才是他們縱橫無敵的主場。/p
“我等謹遵號令!愿意聽從大將軍分派,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其余的人互相對視一眼,紛紛抱拳聽命。/p
元召點了點頭,他很滿意自己的威令得行,看來先前逞威震懾軍心的作用還是很大的,這就好。只要一切按照自己的計劃來,如果沒有什么特殊的意外,取得最后的勝利,用不了多長時間。/p
當下他并不猶豫,馬上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