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因為大漢朝沿襲自春秋戰國那個偉烈時代的緣故,朝野內外無論軍中民間,尚武精神綿延成風。就連那位漢廷太史令,雖然身為一介書生,骨子里卻也深受這種風氣的熏陶。
在大漢帝國盛世開始的時候,曾經涌現出無數驚才絕艷的人物。他們如同一片璀璨的星辰,裝點了壯麗遼闊的蒼穹,令后人頂禮膜拜尊崇仰慕。
那些金戈鐵馬開疆擴土的赫赫功績自然不必去說,只是曾經在史書中記載過的許多俠客英豪事跡,也足以令后世之輩心潮澎湃了。
世間流傳的元公傳說中,除卻他那些震鑠古今的豐功偉烈,據說他還是一個絕世的武學高手。不過這樣的事,在guanfang所著的中,并沒有多少提及。也許在當時的人看來,相比起他在朝政、軍事、經濟等這些軍國大事上所做出的巨大成就,個人武勇只能算是小道了,略而不書,也無損于他的盛名。
不過,在太史令單獨為世間武者所作的中,卻有幾次提及元召之處,其武學造詣之深厚從中已經可見一斑了。
彼時遼東海外的原真番國早已收歸大漢疆域,化為四郡之地,那些地方居住的民眾自然也就成了漢朝的子民,因此,記載中曾經收錄名叫金永吉的武學宗師事跡,也就不值得奇怪了。
就是在這個金永吉的名錄中,大漢太史令打破慣例,曾經不吝筆墨的記入了一段武者決戰的過程,決戰的兩個人,一個是金永吉,而另一個就是元召。
這次發生在大漢水軍東征時候的較量,對于元召來說,不過是他波瀾壯闊一生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對于被稱作玄刀神的金永吉來說,卻是他一生武學的頂點,也是他生命最后的終點……!
:“……元公渡海東征,至永川口,金永吉臨海邀戰。永吉素稱刀神,部將唯恐公有失,欲弩箭射殺之,元公阻止。遂單身而去,輕舟兩葉,共飲酒一壺,簡略生平,托以后事,如相交故舊。后相戰,激浪潮頭,翻卷碧波,刀山幻影疊涌千重,氣象不似人間所有。見者無不驚駭股栗!……戰至酣處,元公神威所至,刀劈云涯,石為之裂,海天變色。金永吉雙刀盡斷,重傷,自知必死,笑言‘今日始知天地大道,雖死無憾矣’!……永川口臨海云涯處,名斷神涯者,由此而來也。”
后人從這些簡單描述中,遙想當年英雄風姿,心中涌起的皆是滿滿熱血崇拜。卻不知道,在當時親歷者的眼中,卻并沒有感到這么輕松。
自從金永吉現身,隱隱猜出他的身份后,永川口上的所有人心中又都涌起巨大的希望。在真番武者的心目中,這位玄刀神的聲望是無與倫比的。雖然一人可當百萬兵這樣的說法是胡說八道,但最起碼把面前漢軍的鋒芒阻擋住還是沒有問題的吧。只要漢軍不敢從永川口登陸,那就還有一線轉機,說不定王險城的援軍馬上就到了呢!
漢軍樓船上的人也是滿滿的膽心,所有船上的將士們都涌到甲板船舷,遠遠的注視著海面上的動靜。公孫戎奴和張次公早已大聲吩咐最驍勇善射的幾十個黑鷹軍勁卒嚴陣以待,一旦小侯爺有絲毫的閃失,就馬上弩箭攢射把那真番人射殺。
即便是樸友南入門最久,跟了玄刀神這麼多年,他也從來沒有見過師父手中的雙刀同時出鞘。然而,面對著那個外表平凡的漢家少年,長短玄刀在這時的海面上,同時綻放出了光華。
烏黑閃亮的兩把刀隱隱透出一股神秘的力量。金永吉把全身的氣機提升到極致,有一層淡淡的光暈在他身體周圍流轉,畢生修為達到頂點,今日一戰,要么求得突破,要么身敗而亡!
元召雖然從外表看不出有絲毫的特別之處,但金永吉武學修為已臻化境,他早已看出對手沖深若虛、不可探知的厲害。因此,一出手就是十分的功夫,這不是普通的較量,生死也不過在一眨眼之間而已。
看到金永吉玄刀一錯,砍過來的是極普通的招數,卻包含了千變萬化的殺意,元召也不禁暗贊了一聲,果然不負玄刀神的稱號,只此一刀就可以知道,此人修為之高,當為他遇到的人之中最厲害的。
元召手中所執的不過是一把普通的漢刀,他并不與對方的百煉寶刀硬碰,而是手腕輕翻,漢刀在毫厘之間緊緊的貼住玄刀,然后橫生一股大力攪動四周,金永吉忽然感覺到好似有粘稠至極的力量把他的刀就那樣纏裹住了一般,竟然有些凝滯的感覺。他心中驚喜交集,果然是高手!不枉自己如此重視他。
雙方只不過剛一交手,就了解了對方的底細。不過,令玄刀神想不到的是,這一招之間,自己拿出了十分的本事,而元召只不過是試了試虛實而已。如果金永吉早就知道了這一點,不知道他會不會還有再戰下去的勇氣。可惜的是,他并不知道,也沒有察覺到。
于是,戰意飆升的玄刀神長短雙刀飛舞,與元召展開了大戰。在旁觀者眼中,這場打斗,自然是令人驚心動魄的。一青一白兩個人的身影不時在海上與石涯間起落,刀風激起的海浪如一堵堵水墻,潑天蓋地。目瞪口呆的人們仿佛看到了一副罕見的絕世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