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陸安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都愣了下。
  啥時候我就出品人了?
  節目創作人是什么意思?
  現在綜藝節目都會設置有這么特別的職位了?
  而且,我陸總的名字就這么怕人知道了?動不動就是陸總陸總的,怕不是以后大家都認為我叫陸總了?
  相較而言,言妍就比較能接受了,一開始是愣了下,很快就恢復了,抱著陸安的胳膊,道,“哦呦呦,厲害了!”
  “華夏還是你成功!”
  陸安想了想,很認真的回答,“段友你好。”
  頓時陸安就感覺到了腰間的軟肉隱隱作痛,最是那一旋轉的風情哇。
  “女王大人,我錯啦!”立馬服軟。
  然后小聲給自己點涼涼,點煤氣罐,點上天,“女人怎么都會這招?”
  言妍原本水汪汪的大眼睛頓時一凝,看向陸安,“皮這一下,你很開心的嗎?”
  陸安覺得自己錯了,太低估了自己腰間軟肉的軟承受極限,比如不止是可以90度,也可以180,還能……
  360啊!
  陸安連話都不敢說了,他怕喊出來,心中把太極宗師這個逼玩意給罵了百八十回,啥幾把宗師啊,腰肉不還是會疼?!
  “哼哼!”言妍高興的像個常勝將軍,完全拿捏在手。
  言妍沒有留宿在陸家,還沒訂婚呢,得講究一下。
  不過,早在10月7日晚,言妍就咬著陸安的耳朵,說了一句讓陸安眼睛瞪大了一整圈的話,“……”(訂婚就可以呦)
  第二日一早,
  不只是娛樂版塊,幾乎所有門戶網站都是一模一樣的鋪天蓋地的極挑相關新聞。
  火爆度,從首播開始之后就透了半邊天。
  UC震驚部連發十篇與曾經不一樣的震驚文,只為詳細的,細致的,沒有遺漏的,多角度的,全方位的,展示出極挑的風采以及、UC震驚部一如既往的震驚水準。
  網易、搜狐、百度、騰訊幾大門戶網站是絕對不會忘記湊這個熱鬧的。
  新聞稿是發了一篇又一篇,反正網絡信息無紙化時代,新聞的依托已不再是紙質文件,最大的制約早就消失了。
  騰訊指數和微博熱搜排行榜上,在極挑還沒播完之前就有了極限挑戰的相關詞條,現在毫無疑問已經是榜首了。
  據不完全統計,參與微博#極限挑戰#超級話題的用戶在短短一夜之間超過了三千萬。
  將所有的新聞報道、網友討論等引爆的是……
  極限挑戰官博的第二條微博。
  “極限挑戰首播收視率出爐,2.33!感謝大家。”
  沒多久就被網友、媒體等各路存在發現,然后是再一輪的瘋狂……
  “我天,這么叼的收視率嗎?”
  “果然,這樣的綜藝才是吸引人的綜藝!”
  “為我渤哥打call!”
  “為第一期就因為賣萌的強哥打call,我顏王666!”
  畢竟是不一樣的極限挑戰,所以常駐主持也不完全相同,在第一期特別能出彩的,就是顏王和渤哥了。
  另一份答卷也讓極限挑戰一時風頭無兩;
  據不完全統計,極限挑戰第一期全網播放量超過了一點五億,這僅僅只是短短一夜之間發生的事情。
  于是,在這個過程中,衍生了另一類觀眾……
  催更。
  盡管極限挑戰官方宣傳口徑早就說明了,一周一次,但實在是太好看了,所以有些觀眾按捺不住。
  而在這時,另一件事的發生,將極限挑戰推向了風口浪尖。
  南方某都市報發表長篇署名文章——
  《這樣的綜藝,是否符合核心價值觀?!》
  該文章用優秀的筆墨詳細的闡述分析了才剛剛播出一期的極限挑戰的綜藝性質,以及對比分析了其內容與主流價值觀的沖突。
  “從非理性角度講,極限挑戰這個綜藝的確是吸引人的,并且我本人也被這個完全不一樣的綜藝節目所吸引,
  但是,
  在吸引之外,理性回歸后,我卻心中冰涼。
  開局就是boom的一聲,直接爆炸,這一幕的確吸睛,但,在主流省級衛視播放的綜藝節目,它的受眾并不限于一般成年人,還有無數尚未正確樹立三觀,沒有正確分辨能力的兒童、孩子;
  這,是否不符合核心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此為其一!
  綜上,極限挑戰這樣的節目在浙省衛視這樣的主流衛視平臺播出,是否不太妥當?
  洋洋灑灑數千字,將第一期節目的所有與眾不同的點拎出來一一在‘有理有據’的情況下抨擊。
  哪怕是挑戰本身,也被抨擊的體無完膚。
  并且,強烈建議相關單位重新審核極限挑戰的合理性。
  南方某都市報表示該署名文章并不代表南方某都市報的觀點,意思很明顯了,當完了女表子,馬上就立了牌坊。
  這樣的一份長篇署名文章通過網絡的即時性,瞬間而已,就獲得了無數的關注。
  貼吧、論壇、朋友圈乃至微博均有蹤跡。
  微博的相關管理辦法并不限制正常言論的自由,比如這種抨擊性的東西,根據人工智能初級的規則學習,是屬于標準允許范圍內的。
  所以,那些表示并不對自己在網上發表的所有觀點負責的,并且不喜歡極限挑戰的網民們紛紛冒泡,
  “我當時就說了,不喜歡極限挑戰!果然,不符合核心價值觀來著!”
  “一開始我還沒明白哪里不對,現在總算是明白了!”
  “抵制極限挑戰!”
  “這樣的節目應該無限期禁播!”
  “無法理解這樣的綜藝節目存在的意義!”
  “個人非常認同文章觀點,極限挑戰存在引誘青少年走向歧路的嫌疑。”
  微博只是根據管理辦法選擇性的刪除、封禁言論過當的用戶,一些言論正常的評論被留了下來。
  一時間,兩種觀點于各大社交媒體網站對立。
  而,作為認同的一方,有人選擇列出數據,表示吸引度。
  有人也依據署名文章的內容,根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對文章內容進行了一對一的辯駁。
  不得不說,大佬從來都在民間。
  作為最熱衷于裝逼的知乎用戶,更是在如何評價極限挑戰這個話題下,各自引經據典展開了激烈的對抗評論。
  如此,
  極限挑戰的火熱度,已直達天際。
  陸安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網上的火熱度已經沖破了天際。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已經發展到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面分析,同時也針對極限挑戰的內容進行了深入的對比。
  比如引入神劇的各種瘋狂劇情,來對比boom。
  等等等等。
  陸安對這一幕表示很淡定,意料之中的事。
  作為一個經歷過極限挑戰幾度被封禁的人,他是知道這樣的節目對一些既有規則的挑戰的。
  只不過,在這里,來得更早一些。
  擺碗。
  說喜當爹的,你們想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