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八章 突厥和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人皇紀

  這一翻話立即吸引誘了眾人的注意,剎那間,所有人都望了過去。

  只見不遠處的一張紫檀小酒桌后,一道器宇軒昂的身影,滿目贊賞的鼓掌,仔細看去,他的服飾和大唐明顯不同,帶著一股濃烈的異域風情。

  在他身后,赫然還有數道與他服飾風格類似的人,正是參與春雨宴的各國使節。

  而殿內群臣聽到這番話,紛紛笑而不語。胡人因為漢語不流利,所以贊美之時才修辭夸張,不過殿內群臣倒都明白他的意思。

  看到所有人都望了過來,那名胡人卻沒有坐下,而是待麟德殿內那幾名“驚雷應鼓”的表演者離開后,不慌不忙,以突厥之禮,緩緩朝著麟德殿中央主座的唐皇道:

  “突厥大漢阿史那賬下大王子阿史那萃,恭祝大唐萬世永昌!”

  一瞬間,所有大臣的神色都有些錯愕。

  這一次春雨宴,諸國的使節盡列其中,突厥大王子阿史那萃自然也在其中,只是,這本來只是純粹的宴飲聚會而已,純為娛樂,誰也不知道這位突厥大王子為何會在這個時候突然冒頭。

  不止如此,突厥與大唐如今關系緊張,連年征戰,已經成為大唐北邊的心腹之患,這位大皇子身份特殊,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受到特別關系。

  ——事實上,突厥大可汗的第一順位繼承人會出現在大唐就已經足夠令人驚訝!

  一瞬間,大殿里,不少大臣都皺起了眉頭。

  不過了可史那萃倒是神色如常。

  “阿史那生于邊荒,從未見識過這樣的樂律,這樣的盛會,感謝唐皇讓阿史那親觀,真是大開眼界!不辭阿史那千里迢迢,奉命來大唐了!”

  “另外,阿史那也祝唐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阿史那萃沒有理會眾人,一邊說著,一邊滿是尊敬的再次朝著唐皇再次躬身一禮,他的舉止看起來漫文優雅,倒根本不像出身突厥蠻荒之地的人。

  “大王子多禮了,王子喜歡就好,說明至少大唐沒有失了待客之道!”

  唐皇高坐上方,擺了擺手,淡淡道。

  來者是客,不管大唐與突厥關系如何,至少這位突厥大王子舉止還是得體的。

  “春雨盛宴,大唐舉國同樂,阿史那也愿意趁此機會,為唐皇陛下送上一份賀禮!”

  “這一次前往大唐,阿史那其實還奉了突厥可汗之命,特來與大唐和談,一解前冤,也希望大唐和突厥能夠永世交好!”

  話音剛落,群臣神色一愕,紛紛怔住了,剎那間,麟德殿內針落可聞。

  而宴席災害上,閉目養神,一直沒怎么開口的李太乙也瞬間睜開雙眸,一雙凌厲的目光朝著對面的突厥大王子看了過去。

  春雨宴!

  阿史那!

  和談!

  記憶中的那場大事件終于來了!

  這正是“驚雷之變”的關鍵!也正是大唐命運的轉折點!

  那一剎那,李太乙的眼睛微微瞇起,望著這位大王子迸射出一股徹骨的寒意。

  而另一側,阿史那萃還在繼續道:

  “突厥人和漢人的征戰,其歷史淵源其實由來已久,歸根結底,來自雙方的不了解,不信任。數百年前,中土大秦、大漢兩朝,都曾經殺入突厥大草原,突厥人死傷慘重,因此一直視中土為大敵。”

  “然而這么多年雙方征戰,突厥雖然表面勝多敗少,但大唐畢竟不是弱國,突厥人也同樣死傷慘重,許多曾經的水草肥美之地,都不能夠放牧。”

  “許多母親都失去了孩子,兒子失去了父親,家族無法團聚,牛羊戰馬也損耗極多,想必陛下也知道,不久之前,我們草原上還發生了一場大雪災,許多牛羊凍死,不少牧民饑寒交迫,而戰爭還在繼續!”

  “大唐認為突厥帝國一定會南侵,而我們突厥人也一直認為唐人會像大秦,和大漢時一樣,深入草原,以我們再次逐出家園,逐出草原,這是雙方的誤會和不了解。”

  “但是在下不同,我從小接受了唐人的教育,仰慕大唐的風華和文華,未來如果在下繼位,必定會與大唐永世交好。”

  “事實上,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勸導父汗,包括告訴父汗中土的百姓愛好和平,對于大草原并無想法。”

  “我知道唐皇心中還有疑惑,但其實這么多年,父皇心中早有和談休戰之意,只是礙于面子,不好主動提出。”

  阿史那萃頓了頓,接著道:

  “不止如此,這次大唐之行,父汗還命阿史那萃為唐皇帶了突厥瑰寶,以示誠意!”

  “并且愿意以牛羊十萬頭,戰馬八千,以及十萬兩黃金進行賠償,請求大唐原諒!”

  話音一落,阿史那萃手一揚,立即取出了一封壓金邊的文書,雙手奉上,態度看起來誠懇無比。

  顯然,他手上的正是以突厥語、唐語,雙語草擬好的和談協議!

  “轟!”

  看到這一幕,麟德殿內的大臣們終于沸騰起來。

  突厥人愿意和談,并且還拿出了突厥重寶,牛羊十萬頭,戰馬八千匹,以及十萬兩黃金賠償大唐,這可是從未有過的事情。

  “突厥大帝國要議和?這是真的嗎,真的嗎?”

  “不會有錯的,他們連繼承汗位的大王子都派出來了,如果不是真的和談,會這樣嗎?”

  “這么多年,大肆戰爭,尤其是和突厥人的戰爭,消耗了帝國不知道多少財力、物力、人力!如今突厥主動議和,是好事啊!”

  “如果真的停戰了,不僅減少了百姓的賦稅徭役,還能讓百姓回歸和平生活。”

  麟德殿內,群臣聞言,頓時滿臉喜色。

  兩百年前,突厥突然興起,延伸西域,隨后便鯨吞式迅速發展壯大,逐漸受到各國重視,而且每一任突厥可汗野心勃勃,更是將突厥疆域擴展了好幾倍。

  戰爭是殘酷的,是無情的,沒有人喜歡戰爭,而且大多數的悲歡離合,生離死別,都和戰爭有關,百姓們因此也厭惡戰爭。

  突厥人提出的賠償還在其次!

  如果他們真的是來議和,這絕對是這場春雨宴中最好的消息,這也意味著,大唐的黎民百姓能夠恢復到以往和平的生活了!

  然而,就在麟德殿內眾人越來越喜,議論紛紛的時候,唐皇右側之下的紫檀小酒桌后,李太乙的神色獨自一個人飲著酒,眼神也越來越冷。

  滿嘴胡言!

  這位突厥大王子的概慷陳辭或許可以騙騙殿上的其他人,但卻騙不過他!

  若突厥是真的想要議和,李太乙倒也樂見其成,但真實的情況根本不是如此。

  在他所了解的歷史上,正是因為在春雨宴中輕信了突厥人的和議,輕信了那十萬牛羊,八千戰馬,十萬兩黃金,以及所謂突厥人瑰寶的份量和誠意,才使得大唐一落千丈,無法挽救!

  突厥人選擇的時機太好了!

  大唐連年戰爭,國力空虛,勞民傷財,百姓早就已經開始厭戰,人心思安,沒有人喜歡戰爭,每個人都渴望著和平。

  尤其是朝內文臣,對戰爭的反對尤其激烈,這幾年每日里請求停戰和談的折子都是堆積如山,不斷的遞呈唐皇。

  人心思安!

  突厥大王子的這封和談文書對于中土眾人絕對是場及時雨。

  事實——

  李太乙的目光瞥向大殿上方,只見唐皇低頭翻看那本遞呈上來的突厥議和文書,諱莫如深,仔細看去,居然透著一絲猶豫。

  顯然,就連父皇也對突厥人的提議隱隱有些意動,已經開始在權衡與突厥議和的利弊。

  一剎那,李太乙神情凝重不已。

  很顯然,在群臣以及朝野的影響下,就像父皇心中也早有休戰的意思!

  這絕不是好事!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李太乙心知肚明,父皇絕不是什么昏君,即便心中有休戰之意,涉及到國家社稷,蒼生萬民,父皇從不會妄下決斷。

  “魏將軍,你怎么看?”

  不知道過了多久,殿內群臣還在滿臉喜色,議論紛紛的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唐皇開口了,他的聲音隆隆,響徹整個麟德殿。

  一時之間,麟德殿內驟然一靜,所有人都停了下來,望了過去。

  只見距離李太乙不遠處,一名高大魁梧的身影忽的站了起來,他渾身上下透著一股久戰沙場的威嚴氣勢,讓人望而生畏,正是靈武道行軍大總管魏元忠。

  而他,也正是被唐皇指派北面,阻擋突厥寇邊的“定海神針”。

  北部的大草原,突厥大帝國兵強馬壯,正是鼎盛,甚至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時期,如果不是魏元忠魏將軍和其他二位帝國最重要的“定海神針”,屢屢在關鍵時刻,阻擋了突厥人的進攻,大唐北部恐怕早已失守。

  在帝國,這位魏大將軍絕對擁有極重的份量。

  這也是唐皇會詢問他的原因。

  “這——”

  魏元忠眼中流露出一絲猶豫的神色:

  “陛下,臣對抗突厥人多年,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不計其數,在兵法軍事上,臣倒是頗為擅長,但是這朝堂政事……,臣不是太懂,只是微臣,不管是和是戰,茲事體大,最好還是謹慎行事,三思而后行。”

  魏元忠說到最后,對著大殿上的唐皇一禮,神色恭敬無比。

  文臣治國,武將戍邊,魏元忠在軍事兵法上極其擅長,戰場上奔勇殺敵,死生無畏,立下赫赫戰功,但是談到朝堂政治,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朝堂并非沙場,武力在這里毫無用處,而且從武道到文道,特別是涉及到參政議事,可以說有一條巨大的鴻溝橫亙在中間。

  而另一側,李太乙看到魏元忠猶豫的模樣,立即就明白了。

  魏元忠沙場征敵,對自己麾下的士兵很是愛護,每每有士兵戰死,必然會親自捧著士兵的遺物登門安慰其親屬,在民間,這是被廣為稱贊的。

  而突厥人正是利用了魏元忠愛民如子的特點,才故意挑在這個時候來大唐談議和之事。

  想到此處,李太乙看向不遠處阿史那萃的目光越加冰冷。

  此時,阿史那萃根本沒有注意到李太乙,他望著魏元忠的反應,嘴角微微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心中陣陣得意。

  事情太順利了!

  只要他再推波助瀾,虛與委蛇一會兒,就能簽訂和平協議了。

  待他們哄騙大唐交出要地,再設計誅殺那個阻擋他們進攻步伐的魏元忠后,要不了多久,大唐就會徹底變成突厥的囊中之物!

  不止是大唐,等他們突厥依法炮制,再去哄騙烏斯藏、高句麗等國簽訂條約,最后,突厥將會成為這個世界上的唯一國家!

  而就在阿史那萃得意,心中陣陣冷笑的時候,突然之間,一個清脆洪亮的年輕聲音在麟德殿內響了起來。

  “父皇,兒臣有話要說!”

  聽到這個聲音,偌大的麟德殿突然一片寂然,所有人頓時紛紛看向李太乙,皺著眉頭,神色莫名。

  “國家大事,非同不可,三皇子這時候湊什么熱鬧?”

  眾臣都微微皺皺起了眉頭。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雖然之前大殿上,三皇子洗清了自己的嫌疑,不過,要想眾臣改變對他的想法,可并不容易。

  掃了一眼,李太乙自然明白他們在想什么,不過李太乙并不在乎,他的身軀筆挺,目不斜視,神色前所未有的認真,朝著唐皇恭聲道:

  “父皇,兒臣認變此事沒那么簡單,突厥的勢力、兵力、人力,統統比我國強大數倍,連場大戰也占據優勢,突厥人向來好戰,崇尚強者,以他們的以往的行事風格,明明能夠強占,為什么會主動求和?”

  “這不是太奇怪了一點嗎?”

  此話一出,麟德殿內幾乎所有人都不由皺起了眉頭,思忖起來。

  就連突厥第一王子阿史那萃也是心中陡的一跳,立即扭頭看向了李太乙。

  “與突厥的戰爭,大唐一直處于劣勢,大唐以步兵為主,突厥以騎兵為主,而陰山一帶一馬平川,如果不是陰山的那處軍事要地,恐怕早就被突厥殺得跌落谷底。”

  “不止如此,如果突厥有心一路南攻,攻下要地,牽制住大唐,大唐的人力、物力、財力就會像無底洞一樣劇烈消耗,沒多久就能把大唐國力消耗一空。”

  “再加上賦稅徭役,民怨載天……”

  “諸位如果是突厥大汗,你們會如何選擇?”

  李太乙一字一句,擲地有聲。那一霎,他渾身似乎散發著一股讓人不可忽視的威嚴氣勢。

  而聽到李太乙的話,就像一瓢冷水潑下,頓時讓大殿內群情激動的眾臣冷靜,清醒了不少。

  畢竟是浸yin官場數十年的人,即便對三皇子再不喜歡,也不得不承認,他說的確實有道理。

  “陛下,三皇子說得在理。突厥近年強勢發展,尤其在阿史那默啜上位后,突厥人的兵力更是直搗中原,一舉進攻,將中土邊陲擾得民不聊生,他們怎么可能會主動議和?”

  一名身穿紫袍官服的大臣從紫檀小酒桌后起身,躬身道,正是中書令周晟。

  “是啊,陛下,突厥主動示好,必然沒安好心!”

  “思來想去,要說他們下戰書倒可信,議和的話,絕對須謹慎行事!”

  一瞬間,麟德殿內頓時有不少大臣起身,紛紛諫言。

  聽著大臣們的話,唐皇的神色也有了些微變化。

  看到這一幕,李太乙勾起嘴角,知道自己的話起了作用。

  “三殿下,突厥議和,兩國停戰,這是為百姓造福的大好事,怎么到了你的口中卻變了味兒呢?”

  而就在這個時候,李太乙對面不遠處,一名身著紫袍的三品官員醉醺醺地舉著酒杯,開口了。

  這名紫袍官員寄于二皇子李成義麾下,在立場上本來就看三殿下不順眼,更何況因為貪墨重案一事,御史段曹順藤摸瓜調查到了他的府中,于是更加看李太乙不順眼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