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啊,俺兒媳這一胎沒事兒吧……”
自從姜芃姬頒布了新的律令,百姓一面心里納悶兒,一面喜不自禁。
說納悶兒,他們無法理解為何主公要讓二十五到三十歲的老女人生孩子,孩子生下來跟孫子孫女一樣大,不覺得臉上臊得慌?
可坐堂郎中說了,主公這話沒說錯。
百姓都是盲從的,更加容易被輿論聲音帶動。
在生育治病這方面,還有誰能比郎中更加有話語權?
郎中都說年紀太小的孕婦生了孩子,孩子身體孱弱,孕婦身體也不好,百姓開始回憶。
他們都是很早就結婚生娃的,哪家哪戶的媳婦兒不是懷了好幾胎,生了七八個孩子?
結果呢?
養大的孩子有幾個?
拋開人為因素、饑餓因素,單單說體弱自然夭折的,仔細一想,細思恐極!
這年代可沒有有效的措施,懷了孩子就得生,管你兩胎之間隔了多久。
按這方向一想,百姓們不寒而栗,哪家哪戶的媳婦兒不是從十幾歲開始生,要是沒有難產死掉,孩子那是一個接一個往外蹦,生了七八個,最后活下來的只有兩三個。
要是碰見其他災難,估計只剩下一棵獨苗苗,有的連個孩子都留不下來。
他們發現,的確是越靠后生下的孩子,身子骨越健壯,那時候還以為是生活好了才這樣。
家里媳婦懷了孕的人家坐不住了,醫館門前排滿了孕婦。
像眼前這樣擔心沒出生孫子的婆婆,郎中一天能碰見上百個。
內心暗暗嘆一聲,坐堂大夫感覺今天運氣差,為何偏偏輪到自己坐堂值班?
“令媳身子骨健壯,若是好生安胎,放開心思,定然能生下健康麟兒。”
婦人道,“可是,俺家兒媳今年才十六歲啊。”
坐堂大夫內心撇了撇嘴,別說十六歲,哪怕只有十三歲,懷了孩子還能打掉不成?
哪個學醫的不知道過早生育,孩子容易先天不足?
不過,這話說不出來啊,娶媳婦就是為了傳宗接代,這些眼睛里只有孫子的婆婆哪里會顧慮這個?反正是別人家的女兒,生不出兒子是錯,生了兒子養不活也是錯。
誰都有錯,反正唯獨當婆婆的沒錯。
坐堂大夫內心煩躁,面上卻溫和地回應,“生兒育女,這也分先天和后天。哪怕先天略有不足,但后天好好照養,這也是能補回來的,不過更加耗費心思。觀令媳面色,頗有難色,再看脈搏,晦澀沉悶,這是郁結于心。老夫人莫要太擔憂,不要給她太大的壓力。孕婦身心舒暢,身體健康,心情良好,這樣才能生出更好的的孩子,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坐堂大夫得了指令,他們必須要堅持早生孩子容易夭折,但也不能將話說死,早生孩子雖然先天不足,但后天仔細照料也能健康活潑,只是需要大人精心照看,不能馬虎。
姜芃姬開設的醫館是個很吸粉的機構。
里面的藥材以及坐堂大夫的薪水,政務廳都有專門的補貼,這樣一來百姓看病的消耗也就更少了,坐堂大夫能更加專心的對待病患,不需要考慮其他雜事。
誰家有個頭疼腦熱的都能過來看病,耗費也不多,抓藥也不貴,為了照顧女病患,醫館之中還有輪休過來學醫的女性醫療兵,將近一年,象陽縣醫館將百姓的好感度幾乎刷爆。
坐堂大夫都這么說,百姓茫然地想了一會,對姜芃姬頒布的律令也能接受了。
二十幾歲的孕婦,年紀大是大了些,但生孩子容易,生下的孩子還健康,這是優勢!
奉邑郡迎來了一波生育小高峰,多少沖淡了沉悶的氣氛,帶來了些許喜色。
今年北方大旱,田地顆粒無收不說,烈陽高掛天空,處處干旱少水。
沒有食物,頂多餓個肚子,餓極了,泥巴樹皮樹根草根都能吃,可是沒有水,三四天就抗不下去。青衣軍最先潰敗,因為他們只會破壞不會生產和治理,為了活命,逃兵越來越多。
逃兵越來越多,意味著暴民流民也越來越多。
相較之下,紅蓮教的情況還算好,人家靠著信仰打仗,靠著信仰治理百姓,北方全境大旱,他們更是領著百姓向神靈祈禱,雖說沒有什么卵用,但一定程度上也緩解了百姓的恐慌情緒。
這種情形下,奉邑郡的建設已經進入正軌,原本殘破的茂林縣、成安縣和角平縣,紛紛展露勃勃生機,一些逃回來的難民都以為自己走錯地方了,這還是以前的老家?
每日都有逃竄的流民涌入奉邑郡,城外遍地可見等待檢查安置的百姓。
雖然還很窮,但只要有了足夠多的人,還怕發展不起來?
“如今天氣正熱,水井的水位一直在下降,山澗也有干涸的痕跡……”楊思可以比肩滿月的臉已經瘦得冒出了尖下巴,黑黝黝的胡須茬沒來得及修剪,瞧著十分狼狽,“水渠有青磚遮蓋,但水一直在減少,想來其他三縣也是一樣的情況……這該如何是好?”
書童已經不跟著庖子學廚藝,被他家先生拉過來整理文書,當半個勞動力使喚。
他道,“要不,限制百姓的日常用水?”
衛慈搖頭,“不可!若這么做,容易引起百姓恐慌,家家戶戶搶著蓄水,這才要糟。”
每日都有新的流民聚集過來,若是此時傳出城內缺水,不知會亂成什么樣子。
書童苦著臉,“那該怎么辦呀?”
衛慈想了想,“倒不如換一種方式。”
同樣都是節制用水,宣傳方式不同,引起的效果也是天壤之別。
楊思詫然道,“換一種方式?”
衛慈道,“如今城外流民這么多,北方大片干旱,多少百姓用不上水,嚴重一些還會活生生渴死。既然如此,我們便告知城內城外百姓,講明北方的嚴峻情勢,告訴他們,縣城內雖然不缺水,但各家各戶應該珍惜如今的現狀,節約用水,減少不必要的水源浪費……”
想想其他百姓用不上水,各家各戶的百姓若是浪費,良心不會痛么?
書童和衛慈的目的是一樣的,顯而易見,前者會引發恐慌,造成民亂,后者卻能讓百姓心生愧疚,自發節約用水,甚至還能增加百姓對姜芃姬的感激。
要是沒有她,會有如今的一切?
楊思想了想,笑罵道,“你這狐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