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十九章 夢里百年,人間三天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悟空看私聊

  墨家雖被稱為“世之顯學”,又有“天下之言,不歸道則歸墨”的亞圣論斷,但縱觀墨家發展,它并沒有真正登上過歷史舞臺,尤其是漢武“罷黜百家”之后,墨家更是被埋入了故紙堆,幾乎淪為民間組織。

  然而墨家雖一度失去存身基礎,但墨者們的活動卻從未斷絕,實際上它在后期分作了兩支,且各有建樹:一支專攻科學研究,有墨學廣為流傳;一支轉為游俠,留墨家劍術名揚天下。

  孫悟空的“墨家紅包”就包括了這兩支,而郭大路對墨家的這兩大分支都是傾慕已久,喜歡墨學,自然有遺傳的因素,畢竟是郭橋首席木匠之子,對手工制作有著天然的親近感。

  至于墨家劍法,更不用多說了,試問哪個男孩沒曾有過仗劍走天涯的向往?

  墨家紅包共500功德點,郭大路毫不猶豫地將500功德點發過去,孫悟空那邊的“墨家紅包”隨即發出。

  “該紅包信息量極大,可先存入功德箱,再行使用。”

  郭大路收了紅包,先存入功德箱,然后略作思索,又發了“醫家”給離線狀態的孫悟空。

  陰陽家他所欲也,醫家他所欲也,二者暫時不可得兼,那就先舍“陰陽家”而取“醫家”也。

  “醫家”也是500功德點,而且不可拆分兌換,因為醫學理論和醫學手段是統一的整體,作為醫者,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實不便拆分。

  而且郭大路選擇醫家,也有另外一個小小的考慮,有醫術在手,以后累積功德會更為方便。

  兩個紅包都領到手之后,郭大路回到功德箱,準備正式接收使用。

  先是墨家,在使用的之前,郭大路深吸了一口氣,心中暗道:“當我成為一個匠術和劍術高手之后,請記住我如今平凡的樣子。”

  手指點了下去。

  紅包打開。

  頓時有大量的信息光影悄無聲息地涌入郭大路眉心,那些光影中有尺子、杠桿、農具、弓弩、木鳥、兵器、機關木盒、暗器等等。

  當各類器械、工具、兵器消失后,最后是一把通體烏黑的長劍,劍影閃動間,同樣飛入郭大路眉心。

  一時間接受這么多信息,郭大路的大腦有些不堪重負,那種感覺比背了十幾篇古文再加十幾篇新概念英文還要沉重。

  郭大路用菩提經中的方法,稍作調息,然后毅然點開“醫家”的紅包,倒不是他貪多務得,而是一種奇特的本能,覺得理應一鼓作氣。

  “醫家紅包”中飛出的光影,多是各類草藥、銀針、砭石和小型刀具等,當這些信息再度進入郭大路腦海中時,他再也支持不住,頭腦猛然轟鳴一聲,頓時失去意識。

  “今天是師尊和公輸子比試的大日子,都別磨蹭了,趕緊跟我去西河給師傅加油助威!”

  高何師兄揮手招呼諸位師弟,正在制作木鳥的郭大路,依依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工作,起身跟師兄弟們趕往西河。

  一月前師尊和公輸子定下賭約,不論他們用什么辦法,不論建造或制作什么工具,要保證一個人在下雨天游覽完整條西河,而身上不會被雨水打濕。

  到今天,正好是賭約期滿,正式比試的日子,墨門和魯門的弟子齊聚西河,共同見證當世兩大巨匠的這場比試。

  魯門的成果已經顯而易見,這一個月來,公輸子率領門下弟子沿西河打造了一條簡易的涼亭帶,每兩個涼亭之間由游廊連接貫穿,人們置身其中,可無懼風雨,隨意欣賞西河風景。

  相比之下,墨門領袖這一月來幾乎是毫無動靜,有人甚至認為墨門會在比試當天直截了當地認輸了事。

  不一會公輸子在弟子的簇擁下出現在西河,他抬頭看著自己的作品,滿意地點點頭,然后轉頭看向墨門那邊,并沒有看到那位老友,又輕笑著搖搖頭。

  “你去告訴他們,我們只等到午時初刻。”公輸子吩咐了一位弟子,然后走進涼亭坐下,神態十分悠閑。

  午時很快到來,不知是他們事先請了陰陽家預知天氣,還是天公特意作美,午時剛到,一塊巨大的烏云就遮住太陽,天氣突然陰暗下來,不久便落起小雨。

  “讓魯門的弟子們都進入涼亭避雨。”公輸子淡然道。

  就在這時,西河盡頭走來一人,那人手持一把荷葉般的物事,步伐從容地朝這邊走過來。

  “師尊!”墨門弟子叫道。

  “是墨子!”魯門弟子提醒自家師尊,“他手里拿著一樣很奇怪的東西,好像,好像可以遮擋雨水……師尊你快看!”

  年月不詳,地點未知,墨門巨子憑借一把“雨傘”擊敗當世匠術大師公輸盤。

  其后數十年,郭大路隨墨門巨子潛心學習墨門匠術,50歲那年,技藝大成,順利出師。

  這已經不知是他第幾次面對澎湃而來的浪濤,握劍的手已經麻木到失去知覺,但是他仍舊沒有放棄,錯腳,側身,運氣,揮劍!

  巨浪被郭大路的劍一分為二,但,仍然沒有回頭……

  作為墨家劍術的傳人,郭大路同樣沒有回頭路可走,他只能更為勤奮刻苦地學習墨家劍法,并將其發揚光大。

  他跟水里的游魚學習身法,他在巨浪面前練習劍術……一遍又一遍,一年又一年。

  “‘不倒尿,看水穿石悟訣竅。莫洗衣,見病如親學功夫。’這幅對聯是我當年拜師時,師父用來考我的,大路,你看下能不能看得懂里面的意思?”

  郭大路看了片刻,然后誠實地搖搖頭,道:“師傅,我看不懂,只能以后慢慢學習……”

  師傅滿意地點點頭,道:“后院水檐下那塊青石被水滴穿之日,就是你出師之時。”

  從這天開始,郭大路開始隨師傅學醫,記病例、讀醫經、練針法、完成師傅給的各項任務和課業,廢寢忘食,夜以繼日……

  兩年之后,郭大路已經讀完師傅給的所有醫經,也清楚地記住了近三千個病例及五花八門的內傷外傷,同時也明白了同病例不同用藥的內涵。

  那一年深夜,風雪交加,郭大路趕路二十里,為一個女子接生。

  那一年戰火紛飛,郭大路奔走于槍、戟、刀、劍之間,救了成千上萬人的性命。

  那一年水滴石穿,郭大路醫術大成,告別恩師,游走四方,懸壺濟世……

  學醫之路,既艱苦又須時刻謹慎,不能出半點差錯,比倒尿洗衣難太多。

  不同病例不同醫治,同一病例,也因階段不同而醫治方法有所不同,這是由一而眾的經驗,需要扎扎實實的牢記于心,無法取巧,是為“水滴石穿悟訣竅”。

  面對病人,不可區別對待、幾套標準,應以“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心態接納他們,是為“見病如親學功夫”。

  即便如此,數十年過去,當郭神醫的大名遍及天下的時候,郭大路仍舊覺得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醫學之道,永無止境。

  然后,郭大路醒了過來,睜眼就看到一對充滿著無限關切、擔憂和血絲的——熊貓眼,那是媽媽的眼睛。

  “媽……”

  郭大路叫了一聲,然后感覺特別特別疲憊,好像不停勞作了一百年一般。

  不過他立即憑借精湛無雙的醫術做出判斷,這種疲倦僅僅是勞累所致,休息幾日,放松一下,就會恢復如初。

  倘若再喝上一杯由菩提子、薰衣草、茉莉泡的茶水,效果會更好。

  “大路,你總算醒了,你把我們急死了!”老媽帶著哭腔抱住他。

  “媽,我怎么了?”

  “你昏迷三天了。”

  “……”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