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張越住在自己原來的建文君府。
  手里把玩著拿在手里的那份計劃書,張越回想著今天與桑弘羊、上官桀、暴勝之的會談。
  “接下來,就該找個機會,與霍光見面、協商了!”他輕聲低語著。
  事實上,今天他與上官桀等人,看似是在會談利國利民的‘假民牲畜’政策,實際上卻是在釋放出自己不會在長安久留,也不會與他們爭權奪利,只會在長安保留部分影響力,控制一些關鍵機構,防止被人捅刀子的立場。
  不然……
  他根本沒有必要,將這個功勞往外推。
  很顯然,上官桀等人,馬上就接受到了他這個信號。
  這從他們的反應和態度就能看出來。
  “長安……”張越輕笑了一聲。
  這個大漢帝國的帝都,確實繁華、熱鬧、安逸,是地球目前最理想的居所。
  然而,這不是張越想要的。
  權力也好,享受也罷,都非他追求的東西。
  “主公……”這時,田水在門外說道:“太學的董先生來了……”
  “快請!”張越馬上道。
  片刻后,久未謀面的董越,便來到了張越面前。
  他穿著一身簡單的常服,只帶了兩個年輕的太學生和幾卷裝訂好的書冊。
  “太學祭酒董越,見過張鷹揚!”董越走到張越跟前,微微致意,他身后的那兩個年輕人,則滿臉興奮的稽首長拜:“末學晚輩,恭問將軍安!”
  “董先生不必客氣!”張越上前扶起董越,又對那兩個年輕人笑道:“二位也請起來……”
  挽著董越的手,張越與他走到席中,對坐下來。
  吩咐田水取來茶點后,便屏退左右。
  “今夜特地請先生過府,是有些事情要與先生商議……”張越對董越道。
  “鷹揚請說,越洗耳恭聽!”董越點點頭,自然知道,張越請他在今夜過府,肯定是有大事,而且可能關乎的是太學甚至公羊學派未來的發展。
  張越斟酌了一下用詞后,對董越道:“吾聞,太學如今擴招到了八百人?”
  “然也!”董越點頭,但又有些不好意思,低著頭說道:“只是其中有許多皆是官宦權貴子弟……”
  過去的半年,長安最大的新聞,除了新豐畝產七石外,就是太學擴招了。
  從原本的五十人,一下子增加到五百,最后更是超過了八百人!
  太學學生的數量,一下子就膨脹了十幾倍。
  對于太學而言,這確實是一個幸福而又痛苦的事情。
  人多了,經費也就多了。
  有了錢,想做的事情,自然也做的起來了。
  這半年,太學大興土木,先后開工了包括辟雍在內的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工程,太學面積也擴大了一倍不止。
  還在太學周圍,建起了配套的師生住宅區。
  更舍得砸下重金,從少府大量采購紙張,準備將太學藏書與師生用書,甚至是學生平時練習、學習的工具,也全部白紙化!
  但,這學生一多,太學的聲譽,就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響。
  過去,太學的逼格何等高?
  能進太學的,必定是郡國的佼佼者,精英中的精英!
  相貌、人品、學識、修養,全部突出!
  但凡有點黑料,或者名聲上稍微有點問題的人,連太學的邊都摸不到!
  故而,過去,太學和太學生就是天下文人敬仰和羨慕的對象。
  現在好了,太學擴招,大量關系戶,靠著背景或者錢、權擠入太學。
  其中良莠不齊,魚龍混雜。
  更有著藩屬、異域的留學生,也紛紛加入。
  什么西南夷啊、真番、扶余啊,甚至樓蘭、大宛、烏孫等國的貴族據說也可能加入……
  太學逼格瞬間狂掉,作為執掌太學的董越,自然沒少被人詬病過。
  董越自己也覺得,這樣似乎好像不是很好的樣子。
  有些慚愧,有些內疚,感覺對不起已故的亡父與其他太學前輩的努力與奮斗。
  張越看著董越的神色,心里面也猜到了緣故。
  說起來,這始作俑者還是他呢!
  不過,張越對此卻是非常驕傲!
  過去,太學每三年,最多招五十人,逼格是有了,生源也確實很強!
  但那有什么用?
  靠著那每三年五十個的太學生,又能成什么事?
  現在就好多,雖然很多文人覺得膈應、別扭。
  但太學的架子和基礎,卻打下來了。
  更妙的是,國家從其中賺到錢,太學博士們也有了一份穩定豐厚的收入。
  這可比過去單純的用愛發電好多了。
  也靠譜多了!
  用愛發電的事情,是不可能長久的,也無法長久!
  當然了,張越現在不會傻到去提這個事情,更不會拿這個事情給自己涂脂抹粉。
  “董先生,是這樣的,吾打算請示陛下后,在太學之中,別立一個附學,以為漢家武將之培養、教育之用……”
  “其生源主要自漢軍現役各部的有功將士之中招錄……”
  張越將他的計劃,詳細的和董越說了一下。
  董越聽著,慢慢的嚴肅起來。
  在如今這個時代,文武是不分家的。
  不想當武將的文官不是好官員!
  同樣的道理,不愿意從政的武將必定是沒前途的!
  連司馬相如這等平時吟詩作賦的清流,關鍵時刻,都可以持節走進西南群山,跋山涉水,與猛獸毒蟲為伴,登堂入殿,與西南諸國國君、大臣角力。
  當代的大儒,儒服之下,多半藏著的強壯的腹肌和健碩的肱二頭肌。
  諸夏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也是要求知識分子做到文武雙全!
  知識分子們也必須文武雙全——否則,根本不會有人看重!
  故而,其實太學的太學生們,除了學習經義,平素也會閱讀兵書、討論兵法。
  所以,在太學里面增開一個附屬的軍事院校,在程序和輿論上不存在問題。
  董越知道,這樣對太學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因為,漢家迄今為止,依然沒有一個專業的軍事將領培養基地。
  大部分的武將,都是靠自學或者依靠經驗、歷練成長起來。
  一旦有了這樣一個基地或者說學校……
  那么……
  董越難耐自己內心的悸動!
  將公羊思想,灌輸到軍方,影響軍方,這是董仲舒以來,無數公羊學者的美夢!
  現在,這個夢似乎打開了一扇窗戶的縫隙。
  讓董越的呼吸都有些急促起來。
  只是……
  董越看著自己面前的這位鷹楊將軍,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然后問道:“未知鷹揚需要太學如何配合?”
  董越雖然是文人,但同時也身在正壇,故他知道,這天下從來沒有掉下來的餡餅!
  哪怕這位鷹楊將軍乃是公羊的自己人!他的‘師弟’!
  但在這樣的大事上,其必然有所圖謀!
  若連這點心機都沒有,那么這位鷹楊將軍,根本到不了現在的這個位置!
  “太學只需要屆時上表贊同,并聯合其他諸位先生,向朝野請求就可以了……”張越笑瞇瞇的說道。
  董越聞言有些不太相信:“鷹揚,這樣就可以了嗎?”
  “差不多了吧!”張越理了理衣襟,道:“吾會聯絡朝臣,共同上表,再有先生與諸生配合,天子不會拒絕,如此,太學之中便會多出一個專門對接培養有功將士,令其脫胎換骨的地方,國家也將多良將!”
  此事只要一成,對張越的好處,簡直不要太多。
  旁的不說,單單就從此以后,天下的年輕將官,都要到太學鍍金這一點,對張越來說,便是一個無法用文字描述的巨大好處。
  因為太學是公羊學派控制,公羊思想橫行的地方。
  而百分之八十的太學生,都是張越的死忠!
  這意味著,從此以后所有進入太學的年輕將官們,都將被一個親張的氛圍所包圍、籠罩,并不斷的重復洗腦——張蚩尤多么NB,張子重多么偉大。
  這將直接確立張越未來數十年的地位!
  董越卻終究還是文人,思維一時間沒辦法轉過彎來。
  他看著張越,滿是欽佩的道:“鷹揚真君子也!”
  內心之中,更是無比欣慰。
  公羊學派有張子重,必定會強盛!
  送走董越,張越站在門口,望著夜色下的長安城,矗立良久后,終于轉身回府。
  坐在自己的書房里,他看著那被他攤在案幾上的書冊,嘴角露出笑容,然后提起筆來,繼續書寫。
  他現在在寫的東西,是他在崖原之戰后,就一直在堅持寫的《張子重操典》。
  這是他仿照回溯的《莫里斯操典》的結構,動筆開始撰寫的一部軍事操典。
  涵蓋了步兵、騎兵、弓弩兵、輜重、隧營,涉及組織、訓練、編組、進軍、行軍、進攻、撤退等方方面面。
  而且,涉及細節的方面,基本都是圖文并茂。
  寫到現在,才將將完成了三分之一不到。
  但……
  張越相信,自己在長安剩下的時間里,一定可以完本。
  然后……這部書,就會進入太學那個新設立的軍事院校,成為教科書。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等它被推廣,并為很多人所拜讀、傳播開來后,再將之喂給空間的瑾瑜木。
  張越很期待,它會產生怎樣的效應?
  會不會出現什么出乎意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