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么一個插曲,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笑了兩聲。
  誰都知道,這個張子重,曾經是黃老學派的學子。
  可惜啊……
  那驪山黃氏,真的是瞎了眼睛!
  硬生生的將這樣一個可能帶領家族富貴的門徒給踹出門了。
  踹出門也就罷了。
  黃老棄徒,但也是弟子。
  然而,黃冉和公孫柔勾結起來后,使得一切都變了。
  如今,公孫柔、黃冉皆死。
  驪山‘隱士’黃公,再也做不得隱士了。
  都不需要這位侍中招呼,廷尉卿就已然出手,給黃氏安上了一個‘妄議國政,非議君上,心懷怨懟’的罪名。
  如今,黃氏闔府,都已經發配樂浪,戍邊屯田。
  這個事情,廷尉處置的非常果斷。
  更沒有任何人能挑錯。
  一些消息靈通的人,甚至知道,經辦此事的是當時的廷尉刑曹法吏王安,而這位王令吏曾受董越大恩……
  所以,是誰指使的,已經不用多說了。
  董越的臉色,勉強緩和過來,然后裝作無事一般,繼續介紹著來賓。
  不過,下一位,卻是不需要介紹了。
  當他出現的一刻,劉進就立刻上前,執弟子禮拜道:“先生怎么來了?”
  此人,正是江升!
  見著劉進的態度,江升心里面還是很高興的。
  這說明,這位長孫殿下心里面還是尊重和禮敬自己的。
  但表面上,他卻是惶恐萬分,連忙上前,扶起劉進,道:“老臣何敢當殿下之禮?”
  “殿下折煞老臣了!”
  然后,他略顯得意的看向了張越,就見張越也在笑瞇瞇的看著他,頓時心里面一驚,不敢拿大了,連忙對劉進拜道:“老臣《詩經》博士江升恭問殿下安!”
  又對張越拱手作揖:“侍中安好……”
  到現在,江升已經差不多明白了。
  這個年輕的侍中官,在學術上,已經是很難打倒了!
  倒不是沒有辦法。
  講真,就是當初董仲舒活著的時候,谷梁學派雖然在辯論上屢遭敗績,但什么時候服過輸?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如是而已。
  實在不行,還可以學孟子,用人身攻擊和地圖炮來取勝。
  但,眼前這個侍中,卻不僅僅是學術水平過硬!
  政治地位和能力也相當硬扎啊!
  當學術遇到權勢,自然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當初董仲舒何等才華?何等名聲?
  不也被公孫弘按在了江都?
  江升現在就怕這個侍中官學起公孫弘的手段,讓他去朝鮮恭城,去輔佐那位朝鮮王劉胥。
  那不是一輩子都沒希望回長安了嗎?
  所以,在張越面前,他不得不低下頭來,尋求一個緩和的機會。
  至少,不要讓自己成為靶子。
  張越卻是不動聲色的上前拱手拜道:“晚輩見過先生!”
  無論如何,江升都已經是博士!
  而博士在漢室的地位,非常崇高!
  是代表文人士大夫的臉面和體統所在。
  更是國家的招牌!
  相當于后世的院士!
  別說張越和江升,其實并無直接沖突,就算有,這表面的體統也該維系住!
  江升見著這個情況,也是心里長出了一口氣。
  他最害怕的,就是這個侍中官連表面功夫都不肯做了。
  那樣的話,固然對方會有些麻煩。
  但谷梁學派的麻煩,肯定會更大!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江升在心里想著:“這張子重,最多也就鎮壓一個時代……忍一忍也就過去了……”
  無非是再被一個董仲舒鎮壓三十年嘛。
  更何況……
  江升眼中,神采連連。
  自古少年得志,幾人能長久?
  甘羅十二歲拜相,卻是早夭。
  國朝的賈誼賈長沙,何等天資?
  照耀了幾乎整個世界。
  他的文章、他的策論,他的思想,迄今依然深深的影響著人們。
  但賈長沙三十而夭!
  過秦論后再無論秦!
  當代,更是文有終軍,二十余歲,就文壓天下,但卻死于南越。
  武將方面,霍去病何等英雄?
  十六歲從軍,十八歲功冠全軍,二十歲就是大司馬驃騎將軍,一個人就生生的制造了一個軍功利益集團!
  然而,二十四歲,病逝大漠。
  其子哀候霍膻,同樣的天縱奇才!
  年八歲就已經是侍中領奉車都尉,在軍事上的才華,據說讓無數乃父舊將見而心潮澎湃,皆許下愿再為驃騎附驥尾后的誓言。
  但結果呢?
  霍膻終于泰山之下!
  冠軍侯自此絕嗣!
  這就是天數啊!
  才華早顯,必如流星,不能長久,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
  故此,江升覺得,甚至很可能要不了十年,就能結束此人的統治。
  到那個時候……
  是故,江升是想的很仔細了。
  忍個十年,算不得什么。
  特別是對于一個思想學派來說,十年?不過彈指一揮罷了。
  說不定,十年后自己還活著呢!
  江升正在想著這些事情的時候,卻看著董越,領著長孫和那張子重,走到了自己一側的那位宿老面前。
  然后,就聽著徐襄用著純正的關中雅語,上前就是一拜:“老臣徐襄恭問殿下安……”
  “見過侍中……”
  這不算什么。
  但下句話,卻讓在場所有人都是側目以對,驚駭莫名。
  “老臣久聞漢有賢長孫,社稷之福,國家之幸也!”
  “今日有幸能覲見殿下,老臣真是……”在在場諸多博士們的見證下,這位鴻儒,名振天下的大儒,居然紅著眼睛,深情的拜道:“死也無憾了!”
  “蓋殿下之姿,幾有太宗之風!”
  江升甚至腳步都有些踉蹌。
  “徐襄!你也太不要臉了吧?”
  “這是在摘桃子啊!”
  “諂媚之姿讓人作嘔!”
  包括董越在內的博士們,此刻心里面,就像被人ntr了一樣難受。
  因為,大家發現,徐襄這個從魯郡入京,看上去似乎隨時可能要去見孔子的博士,一見面就摘走了大家覬覦已久的一塊肥肉!
  這個世界上,文臣,特別是博士官們最大的功績,只有一個——安社稷。
  而安社稷最好的辦法,莫過于定策立儲。
  徐襄現在的這個作態,雖然沒有直接明說……
  但以他的身份地位,這個事情,只要傳進天子耳中,不就是‘長孫為天下所愛戴’的最好證據了嗎?
  所以,未來,假如長孫真的被冊立為太孫。
  徐襄就是定策的第一人,首倡之功!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