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建章宮,落葉越來越多了。
  走在飄滿了落葉的蓬萊閣前,張越望著那一片清澈的湖水,神色微微有些緊皺。
  “侍中……”郭穰從身后走來,對張越道:“剛剛接到雍縣的消息……蘇文在五帝廟中失足跌落,發現時已經沒了呼吸……”
  “哦……”張越聽著,對此絲毫不出奇。
  在李禹上書自白后,蘇文就已經注定了必死。
  無論他是真的失足還是被失足,都不太重要。
  他只是一個小蝦米,一個小卒子罷了。
  他的死與不死,在現在來說,也影響不了大局,改變不了什么。
  “侍中看來早有預料……”郭穰笑著問道。
  “郭公說笑了……”張越笑了笑,道:“在下豈能未卜先知?”
  “可長安城內外,都有人說,侍中天授其才,生而知之……”郭穰感嘆道。
  “哪來的什么天授其才?即使有……”張越謙虛的道:“那也是靠努力學習得來的……不瞞郭公,在下自認為,自己除了能力與努力外,其他才能為零……”
  “咳咳……”郭穰好險沒有被噎住。
  頓了頓,他才道:“侍中聽說了嗎?左傳楊宣,請了著名的卜者丘子明,卜的龜甲大吉,曰:飛燕之龜……”
  張越聽著,臉上笑得更開心了:“我曾讀左傳,聞子產曰:天道遠,人道彌,非所及也!楊子心亂了……”
  “且夫,三王不同龜,五帝之卜異也……”
  “安知其今日之所卜者飛燕,非當年之口象?”
  飛燕之卜,殷商立國之卜算,而口象之兆,乃獻公貪驪姬之美色,禍連五世之兆。
  講道理,張越是不太相信什么龜甲卜算的。
  但在這個時代呢,卜噬可不是什么封建迷信。
  而是先王之道,圣王之制。
  漢人對卜噬,已經到了近乎盲從的地步。
  出門旅游,要卜算,出門做買賣也要卜算,去當官更要卜算。
  至于什么結婚娶妻、納吉應聘,更是都需要卜算。
  出名的卜算者,在如今影響巨大,粉絲無數,像是郭穰所說的那位丘子明,就是如今長安城最有名的卜者,曾經為李廣利伐大宛而卜,卜得先挫后勝。
  由是名聲大振,成為長安卜算界的大哥。
  現在,想請這位丘子明先生卜算一次,起碼要包一百金的紅包。
  就這人家可能還不會答應。
  想找他卜算的人,甚至可以從長安城,排隊排到函谷關。
  故而,張越雖然不信,但架不住其他人信啊。
  像是郭穰、張安世、暴勝之,聽說了此事后,都是憂心忡忡,已經找張越明里暗里,暗示過好幾次了。
  希望他能悠著點,將這個事情放在心上。
  不要輕敵自大,甚至于,還有人善意的提醒他,讓他暫避鋒芒,換一個時機,再去與楊宣對決。
  但張越如何肯如此窩囊的認慫?
  一塊龜甲就讓他嚇得縮頭?開玩笑!
  況且……
  現在的情況,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郭穰聽著,卻是嘆了口氣,勸道:“侍中何必與那楊宣慪氣?彼輩原本不過籍籍無名,不過郡縣顯名,如今,卻因侍中之故,獲天下知名……”
  “侍中若強行與之對決,勝則罷了……若敗……”
  “郭公請放心……”張越望著前方,擺擺手道:“在下從不打無準備的仗!”
  確實,楊宣那邊也給了張越巨大的壓力!
  樹大招風,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張越清楚,現在自己是眾矢之的,為了對付他,不止是左傳,不止是古文學派,就連今文,乃至于公羊內部,都出了很多二五仔。
  甚至還有人將《春秋鄒氏傳》《春秋夾氏傳》的部分手抄書稿,送去給了楊宣做參考。
  甚至連太史公司馬遷,也派人送了點資料去給楊宣。
  這倒是比較好理解。
  司馬遷雖然是史官,史官的職責要求其必須中立。
  但是,史官也是人啊!
  他本身就對《左傳》很有好感,特別喜歡左傳的故事,史記就參考了大量的左傳文獻與記錄。
  其次……
  說句大逆不道的話,司馬遷對于當今天子,心里未嘗沒有恨意。
  恨屋及烏,看張越不怎么順眼,也就順理成章了。
  由是,張越就這樣躺槍了。
  此番若敗,指不定未來史記上,張越的形象要變成什么樣了?
  堂吉訶德或者范進中舉,都有可能。
  在這樣的壓力下,張越前所未有的振奮了起來。
  別看他嘴上對左傳不屑一顧,對于楊宣看似輕蔑至極。
  實則,這是表現給別人看的,在內心深處,他無比慎重!
  能成功者,當然沒有僥幸!
  左傳能在東漢以后制霸天下,也并非是完全靠了逢迎統治者,溜須拍馬。
  至少,左傳在故事性和文學性上,在春秋三傳中獨樹一幟!
  先秦成語共一石,左傳貢獻了起碼四斗!
  無數后世耳熟能詳的成語與典故,都是出自左傳。
  在古中國古典文學史上,左傳的地位,更是無出其右者。
  與之相比,公羊枯燥,谷梁繁瑣,而且都沒有什么樂趣。
  故而,張越也積極的行動了起來,不僅僅回溯大量資料,還暗地里派人搜集了無數簡牘。
  作為侍中官,他的權限極大。
  可以調閱除了皇家秘檔外的其他所有全部蘭臺文牘。
  靠著驚人的閱讀能力與固化能力,他現在幾乎將整個蘭臺的數十萬份秦宮殘簡以及更多的漢季簡牘記在了腦海之中。
  當然只是將它們全部固化下來,但,如此多的簡牘與信息流,在腦海里,就像亂碼一樣,需要他一點一滴的將它們整理起來,聯系到一起,并歸類。
  這將是一個空前繁瑣和繁重的工程。
  哪怕有了空間之助,張越覺得也起碼需要數年時間來完成。
  當然,在現在,他卻也借此,得到了無數信息。
  這些信息量加在一起,配合上后世的考據黨的研究,將左傳徹底訂死,可能有些問題。
  但只是戰而勝之,卻已經是毋庸置疑了!
  沒辦法,人力不如神通,神通不敵天數。
  大數據面前,沒有什么能瞞得過計算機!
  只是郭穰不知道這個事情,他望著張越,也只能嘆了口氣,心想:“或許,這個侍中官太過順風順水了……也好,吃個挫折,或許能令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