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九十八章 學術剖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顧道長生

  (上章關于火云針的數字略有改動,同時能煉制五根,不然顧先生得……)

  “人口遷移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社會變動,從古至今皆是如此。在古代社會,遷移的因素多為自然災害、戰亂和移民支邊。

  秦漢暫且不說,先說南北朝時期,在長達一兩個世紀的動亂中,北方南渡的人口達到百萬以上,占北方原有戶口的1/7,為經濟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轉移奠定了基礎。

  然后是安史之亂,所謂天下衣冠士庶,避地東吳,永嘉南遷,未盛于此。這次南遷大潮一直持續到五代十國,導致南方的人口第一次達到了與北方平分秋色的地步。

  第三次是明初,當時中原草莽,人丁稀少。為緩解這種情況,加上開疆衛邊的需要,明朝開始組織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在長城一線設立九邊,東自遼左,北抵宣大,西至隴西,南盡滇蜀,極于交趾,中原則大河南北,最終使得人口平衡。

  第四次,便是關外移民。黃河下游地區連年遭災,成千上萬的農民流入關外,在一百多年間,直到建國前夕,關外人口達到了六千萬。在夏國整個遷移史上,都是強度最大的一次。”

  話說烏木市這幾天,都在連軸轉的開會。

  今天也如此,正召開著一次很特殊的講座。在座的有數十位,都是各個大省的高級官員,那位戴眼鏡的老者也在其中。

  臺上,則是一位頭發花白的教授,正對著碩大的顯示屏講解:

  “那建國之后,自然條件和戰爭的影響越來越低,政策和經濟因素不斷增大。這個大家應該很清楚,我就不細說了。一是從農村到城市;二是從內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礦地區;三是西部大開發。

  我講這些什么意思呢?從某種程度上,人口遷移是政治、經濟、自然環境等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有了一次次的遷移,才有了我們現在的發達城市群、經濟中心和落后地區……”

  教授講了半天,停下來喝了口水,啞著嗓子道:

  “那現在,我們似乎又回到了以前,回到了由天災決定人類遷移的時代。就說整個西陲省,總人口2467萬,火洲占了3左右,貌似不多,但我們具體分析一下。其中男性37萬,女性35萬,18歲以下的有19萬,18到35歲的只有17萬,3560歲的有24萬,剩下的都是60歲以上。

  這些人中,年可支配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還不足10。

  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負擔頗重,他們都是無法工作,不能產生價值,需要福利資源保障的弱勢人群。而占據最大比重的中年群體,他們的生活、工作、思想都很穩定,讓他們背井離鄉,到一個新環境去重新開始。我個人覺得,有相當多的人不會適應,也正是這部分人群,是潛在的安全隱患。

  所以說,真正能產出價值的青壯年,只有17萬。

  而這些人遷到各地,教育、就業、養老、醫療、住房等等,都將打破原城市的固有體系,甚至造成負擔。

  我們現在考慮的,就是70萬人如何分配,能盡量保持平穩狀態。

  青寧省,6百萬人口;唐古特省,4百萬人口,隴西和漠北都超過了兩千萬。前兩者地廣人稀,但就業機會也少,保障制度更不完善。而且別忘了,這兩省都是原始地貌,高原冰川,環境惡劣,境內還有座昆侖山!”

  這三個字一出,所有人都是一震。

  現在的規律就是,山川江河易反常。既然鳳凰山這等省級名勝,都能變成節點,那尊為萬山之祖的昆侖,誰也保不齊會啥樣。

  “隴西和漠北的地勢稍緩,但也有祁連山和陰山為重。這兩省的產業欠缺,瞬間涌入大量人口,我覺得接受能力有限。

  所以我們才決定,青寧、唐古特不做考慮,隴西和漠北可以少數遷移,大部分還是要遷至中原腹地。”

  屋內鴉雀無聲,他們縱然清楚此事帶來的波及和影響,但聽專家一剖析,悲摧感瞬間翻了數倍。

  這還沒完,老教授的情緒也很激動,道:

  “我粗略做了一個估算,如果火洲成為死地,我們會損失多少東西?

  首先是5651億噸的煤,3.5億噸的鐵,1.61億噸的銅,2657.52萬噸的金,還有1.8億噸的鈉硝石,7600萬噸的菱鎂,2040.436萬噸的芒硝……以及10萬畝的耕地,35萬畝的棉花,50萬畝的葡萄,每年5萬噸的肉類,3萬噸的奶制品……”

  他一連串報出十七種礦物資源和十二種農產品資源,繼續道:“還有!如果那所謂的火靈氣擴散到沙爾湖、艾丁湖、七克臺一帶,這幾片區域含有大量的淺層煤田。那就不僅是破壞的問題,一旦煤田燃燒,我,我真的難以想象那種情景。”

  一片寂靜中,他的聲音忽然有些干澀,語調也沉了下來,緩緩道:

  “我從年初開始,就在研究《新環境變化與新社會關系》的命題。以天柱山為例,天門鎮有八萬人口,大部分靠景區為生。但封山之后,人口大幅度流失,如今的常住居民只有五萬,青壯所剩無幾。

  以前,他們要為上百萬的游客提供服務,現在卻降到了一千人。天門鎮已經從一個綜合性產業服務的地方鄉鎮,下降到了只能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小村莊……”

  老教授德高望重,受過多次首長接見,說話也不怵,直接道:“借此機會,我懇請政府重視,這絕對是一門值得發展和推廣的新興學科,人才培養刻不容緩。

  最后,我個人提出一點建議:

  政府要建立起一套合理有效的,可以長期遵行的救護和移民機制,要做好持續性的大規模人口遷移活動的準備。這個大概方向,應該是往城市群集中,往平原地帶集中,盡量遠離特殊地貌區。尤其是西北、西南邊境,中南山區,北方山區的人口,可能會嚴重流失!”

  老教授話落,掃了眼眾人,收拾收拾資料,就要下場。

  那位領導立馬起身,握著對方的手親自迎過來,請其就座。隨后,他也沒上臺,就轉身面對大家,道:

  “李教授的建議極具價值,我們會集中研究。我再補充一點,目前的這些問題,都屬于可操作的問題。那一旦我們操作不了,需要所謂的什么修士來解決,而且是大批量的修士,我們必然會捉襟見肘。

  所以你們回去之后,除了移民工作之外,還要密切留意、支持當地宮觀,多開展招收弟子的活動。天柱山那邊是第一批,我們現在要培養的是第二批,第三批,乃至一直做下去!

  好了,散會!”8)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