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七日,天子圣旨和兵部三百里加急行文到達范家莊:清軍入塞軍情緊急,急調李植部赴易州,聽兵部尚書,總督天下援兵,賜尚方寶劍的盧象升調遣,抵抗入塞的清軍。
清軍大兵壓境,李植不敢怠慢,立即行動起來調動兵馬,準備往易州去。
九月二十八日清晨,李植忙著收拾行李時候,崔合抱著兒子李歡坐在一邊看著,看著看著竟哭了起來。
李植趕緊抱住崔合,笑道:“不哭,崔合不哭!”
崔合抽泣說道:“怎么又要調你到外地打仗啊?打輸了怎么辦啊?”
李植笑道:“不會打輸的,你夫君是多厲害的人,怎么會打輸?”
崔合擦了一把眼淚說道:“萬一呢?清軍那么多,你只有一萬人。而且清兵那么兇,要是沖到你的軍陣里,要死好多人的!”想了想,崔合哭得越發厲害起來,說道:“前年打韃子,去年去打流賊,今年又要打韃子!每年都要打仗,就不能好好過一年的太平日子!”
“傾巢之下,豈有完卵?”李植幫崔合擦著眼淚,說道:“不怕,我見好就收,要是打不過,我就帶兵逃回范家莊好不好!”
崔合眼睛一亮,說道:“說好了,要是情況不對就逃回來!”
李植點了點頭,說道:“放心,你夫君要救國的,不會死在戰場上的。”
崔合這才不再哭泣,呆呆地看著李植收拾行李。
李植簡單收拾好行李,家丁們走了進來,幫李植把行李往官廳外的馬車上搬去。崔合抱著兒子跟在李植身后,也亦步亦趨地跟到了官廳門口,一肚子的委屈。
官廳門口,母親鄭氏已經帶著丫鬟站在了那里,看見李植,說道:“我兒,在戰場上可千萬小心,莫被刀劍傷了!”
李植笑道:“母親放心!我會小心的。”
兵部征調李植的消息已經傳開,官廳門口此時站滿了圍觀的百姓。看到李植翻身上馬,人群里爆發出一片歡呼聲。
“殺韃子去了!”
“將軍是東奴的克星!”
“將軍這次一定把韃子殺個片甲不留!”
被李植安排在范家莊留守的李興走上來說道:“大哥,若韃子攻打范家莊怎么辦?”
李植這次帶出去一萬兵馬,還留兩千多士兵留守范家莊,由李興統帥。留守范家莊的士兵是從選鋒團之外的其他三個團抽出來的老兵,加上二百多輔兵和一百多炮兵,范家莊有守兵二千四百。范家莊城外溝壑遍地陷阱密布,就算清軍率大軍來攻,這些兵馬守住范家莊十天應該沒有問題。
李植說道:“切記,若是韃子五千人以上攻城,便快馬報告給我,我一定率兵回援。”
李興說道:“好,我知道了!”
李植朝圍觀群中拱手一禮,策馬朝城南騎去。騎到半路,等在路上的外科醫生申余吉帶著二十多個徒弟也騎了過來。申余吉這次隨軍出征做軍醫,不過他顯然還不太習慣騎馬,在馬上抓著韁繩顯得十分緊張。
李植拱手朝申余吉說道:“這次出征,就要麻煩申先生和諸位弟子了!”
申余吉說道:“在天津三個月,申某從將軍身上學到的知識太多,當真是醍醐灌頂。全靠將軍的指點,申某在醫術上才算是入門了。想起來,以前的申某當真是一個鄉間蒙童!將軍可謂是申某的再造恩師,麻煩一點算什么?”
李植笑了笑,帶領一行人往范家莊城南軍營那邊行去。
走到城南,軍營中的士兵和臨時雇傭的輜重民夫早已經排好隊伍,一見到李植來就列隊前進,匯入李植的隊伍。一萬名士兵背著行囊扛著步槍,雄赳赳地跟在李植身后。他們帶著三千輜重民夫,押著三千輛輜重車和一百四十輛炮車,浩浩蕩蕩地隨著李植往南門行去。
到了南門,發現城門里外已經擠滿了給李植送行的百姓。百姓們手捧米酒、井水為李植送行。
“將軍,此次為我等百姓多殺幾個韃子!”
“把韃子趕出塞外去!”
“讓韃子有來無回!”
給兄弟或兒子送行的百姓密密麻麻擠在了城門外,這些士兵的親屬們或意氣風發,或期待滿滿,或憂心忡忡。他們不能走進士兵隊列里,只不停地揮著手,遠遠地目送著兄弟兒子上戰場。
申余吉看著送行的百姓,喟然吸了一口氣,突然唱起了紅巾軍的軍歌:“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蕪。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好男兒,別父母,只為蒼生不為主。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方罷手。”
李植哈哈大笑,說道:“好歌,唱得好,殺盡胡兒方罷手!”
李植大手一揮,喊道:“出征!”
中軍號角響起,一萬兵馬放出了斥候,列著整齊的隊形朝易州行去。
走了六日,李植派往易州的使者傳來消息:盧象升已經率領宣大、山西兵馬入衛京師,讓李植直接往京城去。李植便棄了易州,往京城行去。
靠近京城,便感覺到一股大戰將臨的肅殺氣氛。清軍顯然已經攻到了京城郊野。很多村莊被清軍掠奪過了,人畜都被掠走,荒蕪無人。一些谷倉、房屋被清軍放火燒過,只剩下一片殘垣斷壁。
京郊兩年內兩次遭受韃子掠奪,殘破不堪。
李植放出一千斥候,仔細打探附近的清軍軍情,希望能從沒有清軍的地區插進去,和盧象升大軍匯合。
選鋒團第三營第四連第一排排長華彰帶著一個排的三十名士兵躲藏在一座小山上,躲在山頭的灌木叢里,用望遠鏡觀察著周圍的敵情。
華彰這次帶兵深入到了通州河西,進入到清軍大營五十里外刺探清軍的兵馬布置。小山頭周圍已經是清軍的控制區了,時不時有小股清軍馳騁來回。那些清軍都是一兩百人一股,華彰的一個排三十人打不過,只能躲在山頭上窺視。
華彰用望遠鏡看了一會,罵到:“賊亡八,韃子來了這么多人啊!”
一個班長在旁邊說道:“我怕韃子來了五萬人?”
另一個班長說道:“五萬人有這氣勢?我看有十萬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