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了一趟路,將竹筏劃過去。以繩索纏繞,費力拉回來。
一同被拉回來的,還有一大片圓木。
“物理學知識告訴我們:同樣的物體體積不變,質量減少,則總體密度減少。木頭不挖空,放在水上本來就是漂浮,挖成獨木舟后,也是漂浮。區別在于漂浮時,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所以單獨放在水里,浮力沒有增加,真正增加的是樹干在水中的承重能力。”
通過水運,可以搬運比人體力量大無數倍的重物。
等饒了一個大圈在岸邊一棵垂向大海的大樹下抵岸,陳二狗沒有不假思索的將木頭拖上岸,那也不現實。
木船是要在伸向海面的傾斜沙灘上建造的。
陳二狗很謹慎,他做事一向習慣思慮周全,何況傻瓜都知道這艘木船造好后肯定會很沉,哪怕稍稍遠一點也很難將把它搬入水中。
他再次利用杠桿原理,以海邊珊瑚礁石為支點,將巨大面包樹的一端靠上岸,又將另一根放得離岸海面一塊上,與前一根平行放好。
開始加工,制作獨木舟。
頭頂有一個垂海大樹,這是被臺風吹歪的,僥幸逃過一劫,現在卻能幫助陳二狗遮擋烈日。
他也開始慢慢將半山腰的竹屋營地往沙灘邊搬運,幸好當日建造的竹屋是可折疊移動的,拆遷下來并不費力。
“有如此龐大一棵樹在,將它挖空制作成獨木舟是個很好的選擇。即使挖成獨木舟也沒人會覺得它真的是獨木舟,因為它本就如一只小船般寬闊。”
“我見過許多船,各種各樣,船底絕對不能弄成圓形,那會在水里不停翻滾。”
“中國古代獨木舟大致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平底獨木舟,底是平的,或接近平底;,頭尾呈方形,沒有起翹。第二種是尖頭方尾獨木舟,它的頭部尖尖的,向上翹起,尾部是方的。它的底也是平的。第三種是尖頭尖尾獨木舟,舟頭翹起,尾部也起翹。如今的艦船是從以上三種類型獨木舟演變過來的。”
“這三種方案其實都可以,可依照這顆面包樹的形狀看,第一種明顯更符合我的實際情況,也不會增加太多工作量。”
“但要弄成方形,這么龐大的樹……唉,慢慢砍吧。”
“啪”一刀砍下去,碎木紛飛,似乎很好砍的樣子。
陳二狗邊干活邊介紹,道:“在剛果叢林里,我們見識過世界上最輕的木頭,輕木。輕木是木棉科,也屬喬木。因為它體內細胞組織更新很快,植株的各部分都異常輕軟而富有彈性。而在沙漠里,我們則見過另一種怪木猴面包樹,那也是一種多孔性植物,同比之下是很輕的,甚至無法用于當做木材。”
“面包樹也屬于常綠喬木,雖然不如猴面包樹輕便,卻也不是蛇紋木那種堅硬的木材。它的材質也是多孔性的,這是為了方便儲存水源,這種獨特的結構幫助了我,也會降低我的工作量。”
拿起一根木炭,在巨大的面包樹上刻畫著線條。
“沿著雕刻線挖下去,它就會慢慢有船的形狀,在中國古籍《易經系辭》中有刳木為舟的記載,就是說獨木舟是刳木而成的。”
陳二狗笑著介紹道:“海面太陽太毒辣,我還得造個遮陽的艙,還有一艘副船,還該有個帆。”
仔細算算,發現工作量還挺大。看著周圍的珊瑚石,忽然目光落在自己的竹屋上。“等一下,或許我可以利用我的竹屋房頂?”
他看著竹屋,“改造一下,未必不能用它做艙頂。”
“我的帆也有現成的,就是滑翔傘。”陳二狗興奮地計劃著。然后,他的臉又沉下來,“用什么作桅桿呢?椰樹干太粗了。”
目光落在那邊堆積的巨龍竹上,便不再猶豫了,“這無疑是最好的材料。”
解決了設計問題,意味著要開始更艱苦的勞動。
“在剛果叢林里生活的原始居民,乃至亞馬遜叢林里的部落人,它們擁有很傳統的獨木舟制作技術。如果追溯下去,甚至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從那個時候,他們就一直仰賴于這種船。他們的技術已經近乎完美。有時候斧頭一旦砍錯了地方,便會打穿船底,害你必須從頭來過。”
“最后一步是用火燒整個船體,這樣會讓木頭變硬,而且比較不容易腐爛。我可以借鑒一下,用火來幫助制作。”
“還有……如果我完成了整艘木船,我要把它命名為鯨魚號!”
燒火并不費勁,何況是在木頭上燒火。他只需要控制好火勢,不至于燒毀整條木頭即可。
每一刀揮舞下去,都帶動大片的木屑飛出去。
在他不屑努力下,巨大的面包樹也漸漸開始露出形狀來。老木砍掉,煥然一新。
這個工作,他足足持續了一天半。
直到次日傍晚完工時,他已經在島上待了足足7天。
整個人不可避免的被曬黑,好在他將椰子搗碎成漿涂抹在皮膚上,防止曬傷。
然而,當看到這一株煥然一新的面包樹不,現在可以叫它面包船。看到嶄新的小船后,他所有的辛苦、所有的汗水,感覺都值了。
陳二狗滿懷感嘆,道:“盡管成就滿滿,但我想以后再也不會去單獨建造獨木舟了。一把辛酸一把淚,這不是一個人的工作!”
直播間里一片“禮物煙火”沖天而起,彈幕區全是一片恭賀聲。
“哈哈哈,狗爺不哭,摸摸狗頭。”
“恭喜狗爺完成鯨魚號航母成功下水。”
“一把刀,一個人,用時三天建造一艘獨木舟……請收下我的半月板吧。”
“666,媽媽快出來看上帝。”
“這動手能力,簡直絕了!”
“對你的崇拜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又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
鏡頭不斷在整艘船體前后仔細拍攝著,整艘船體全長約10.5米、艙上口寬約2.9米、深約0.65米,后端寬3.5米,深度1.2米。這的確不像是傳統的獨木舟,再將竹棚架設上去,反倒像是古代的烏篷小船。”
整段面包樹中間挖空,外壁光滑木紋依舊,內壁布滿焦炭和刀砍鑿的斑斑痕跡,這是他前后經過數十次用火烤焦后不斷用打野刀鑿制加工成的。
滿滿的成就感!
他恨不能立刻揚帆遠航,逃離這囚籠般的荒島……
a“杰眾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