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晧宸心緒寥然地望著已經空白的屏幕,眼神卻有些復雜。
杜魯尼克的信息可謂喜憂參半。
得知更多的太空城將有機會加入星際移民團隊,這確實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對于后地球文明來說,人口基數,即人力資源將是確保地球文明得到順利傳承和延續的最寶貴財富。
弗蘭克當年和霍伯特發生激烈爭執的時候,就曾經引用過這一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因為每一個人的生命、能力和學識都是有限的,每一個科學領域和每一個行業發展,都需要足夠的人口基數作為支撐。在這次危機過后,有越多的人幸存下來,地球文明就會越快地恢復元氣。
然而,杜魯尼克最后的一段話確實很是令他感到憂心。
原晧宸已在IEA組織地球危機科研團隊里工作幾十年了,杜魯尼克所說的情況,他自然也察覺到了。始作俑者的恒星WR104,為什么會那么不偏不倚地對準了太陽系,對準了地球。另一顆意外爆發的超新星為何會這么恰巧,為地球文明雪上加霜。
如果恒星WR104的自轉軸并非正對著地球,雖說,在0光年的距離外,地球肯定也會受到一定的程度的波及,但卻不至于出現死傷慘重的局面。
根據地球危機科研團隊的最新評估,如果在伽馬射線爆毀滅距離的100200光年以內,在爆發路徑上的所有物體將會被直接蒸發。而0光年看似遙遠,但是在宇宙終極BUG強大的伽馬射線爆面前卻是不值得一提的。
近年來,原晧宸已經越發擔憂,5公里深度的地下城市到底能否安然抵抗住伽馬射線暴的突襲。
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地球文明已經走到了今天的境地,便一切但憑天意了。在原晧宸看來,或許最糟糕的情況就是地球正面迎擊伽馬射線暴的那一半會被徹底摧毀,背對的一面應該還會有極高的生存機會。
“希望不要出現更加極端的情況。”原晧宸暗自思忖道,雖然理智告訴他,出現地球被徹底摧毀的概率極低。但是,每每想起地球被恒星WR104這把遠程狙擊步槍精準鎖定,原晧宸就會覺得不寒而栗。
“苦難的地球文明,難道我們注定有此一劫?”原晧宸繼續思索著,“如果不是前蘇聯科學家薩哈列夫,意外發現那一次超新星爆發,地球文明或許到現在還被蒙在鼓里。如果在無法提前預測,且沒有任何預防措施的情況下,地球文明定然只有死路一條!”
(地球沒被正面擊中的那一半也會很快被劇烈的輻射蔓延。此外,大氣層也會被嚴重摧毀。所以,生活在另外一面的人類一樣難逃厄運。)
“這真的只是一個巧合嗎!?”原晧宸眉頭緊鎖了起來,“地球文明何其渺小,為什么浩瀚的宇宙偏偏選中了地球,選中了太陽系。如果不是因為這一場危機,地球文明也許已經進入星際大發展時代了”
原晧宸又想起了杜魯尼克說的最后一句話。
“我有種強烈的預感,地球已經被精準鎖定了,末日或許不遠了”
“希望我們還有時間,希望還有更多的人類可以逃離太陽系。”
原晧宸決定不再多想這些無益的事情,當下地球文明要做的是未雨綢繆,針對最糟糕的情況,做好最充分的準備。
第二太空城集團是所有太空城的政治核心,因為后星際探索聯盟,以及聯邦政府的總部都設在第二太空城集團的中央太空城陽光城。
陽光城相當于整個星際移民人類陣營的太空首都,其名字所指正是取意于地球文明賴以生存的恒星太陽。
陽光城的規模遠超其他太空城市,在所有太空城的設計規劃中,一般的太空城可以容納30萬人口,10座中心太空城市的規模可以容納50萬人口,而作為首都的陽光城可容納的人口數則超過了80萬。
區區80萬人口對于地球上動輒上千萬的超大城市來說,確實相形見絀。但是,這樣的人口數在太空中來說卻是十分驚人的。
與地球時代不同,整個星際移民陣營擁有一個相對集權的中央政府。
在大一統的聯邦制度結構中,中央政府即聯邦政府與各聯邦國政府的權力劃分,由憲法明文規定。雙方在憲法規定的權限內,獨立行使權力,不受對方干預(當雙方法律發生沖突時,聯邦憲法及法律高于地方憲法及法律)。
聯邦政府采用了三權分立的基本政治制度。即,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的相互獨立相互制衡(其中,行政權指政府,立法權指國會的參眾議院制度,司法權指法院),以實行依憲治國的“憲政”主旨思想,抑制絕對專權的出現。
但是,曾經有人說過,人類是最復雜的動物,人心是深不可測的,只要有人類存在的地方,就不會有絕對的公平和公正。
再加之各聯邦成員國之間的實力極度不均衡,如中美俄等超級大國,幾乎占據了太空城集團的70以上人口。所以,聯邦中央政府的整體運作機制也出現了很微妙的平衡。
此外,星際探索聯盟將繼續沿用原有的組織架構,不參與政治,只負責與人類文明命運相連的宇宙探索項目。但是,在當前的復雜格局時代下,后星際探索聯盟并無法也不應當與聯邦政府割離開來。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星際探索聯盟也應當整合到大一統的人類聯邦政府之中。
星際移民時期與地球家園時代不同。所謂,在家千日好,出門萬事難,在漫長的星際移民過程中,聯邦政府并無法令人們過上優越而富足的生活。
為了維持太空城的運作,人們要更加勤奮的工作和付出。雖然,聯邦政府已經盡力為太空城中的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但是相比于曾經生活在地球上的好日子,無論是教育條件、娛樂設施、福利支持、還是工作生活環境,都存在不小的差距。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地心城市,與留守地球表面世界的人比起來,無論是太空城還是地下世界的居民,其生活條件都有著天壤之別的。
隨著地面世界人口的持續減少,他們擁有的人均資源也在持續地增多。再加上各國政府對留守地面居民的補償式政策,即使地面世界拿出大部分物資去支援地心世界的居民,也仍然足以讓他們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但是,在地面城市的留守人群心中,依然期待著有機會能夠進入地心城市或者太空城,畢竟好死不如賴活。每天睡覺之前都要擔心無法看到明天早上的太陽,這樣的滋味并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