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17章 喜事連連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唐朝好地主

  天一天比一天的冷,卻又總不見下雪。這個冬天,讓人越的感嘆連連。無雪之冬,明年注定就是災年。

  李家倒是喜上添喜,老爹對于房家主動提親,非常高興。七娘挺著個大肚子,更是高興的直接破了羊水。幸好家里一直有大夫坐鎮著,趕緊把人送進早準備好的產房里,一番忙碌之后,接生婆笑著出來向老爹道喜。

  “生了個小公爺!”

  老爹的高興的跟喝醉了一樣,滿面紅光,那只獨眼滿著興奮的光芒。李也在一邊向老爹道喜,如此一來,老爹也算是血脈傳承下去了。

  七娘生了個兒子,對李來說,并沒有什么太大影響,他只是為老爹真心高興。

  老爹給剛出生的兒子取名四郎。

  他以前有過兩個兒子,可惜都亡于戰亂,后來收了李做繼子,便把李叫做三郎,算是接著排行。如今又生了,便取名四郎,算是接著李的排行了。

  李四郎洗三的時候,襄陽的勛戚大臣們也都前來赴宴恭賀。因為如今是在饑荒之時,老爹要求不要弄太大捧場,不要搞的太過奢侈高調。七娘對此也是支持的,李便打消了大辦一場的計劃。

  最后李弄了一個冷餐會,搞了些干果水果,加一些冷熱餐點,弄了一個自助餐。大家來了,隨意點。

  房玄齡與夫人盧氏帶著四個孩子一家人都來了,宴席上送上洗三禮,兩家人面對面,倒是很快的敲定了房遺直與蘭娘的親事。兩家就此口頭訂下親事,說定回頭房家就請人過來說媒下娉換取婚書等。

  房玄齡請了右仆射杜如晦來做大媒,這算是相當風光的。

  左仆射房玄齡之子和檢校左仆射李的妹妹訂親,這樁親事立即傳遍襄陽,引得無數人驚嘆。

  兩位宰相家的聯姻,這真是強強聯合。但更多人還驚嘆于灞上李家,短短時間,已經如此的豪氣了。這李家的聯姻,真是無人可及啊。

  兩樁喜事剛過沒幾天,鄭婉言也臨盆生產,產下一女。李喜得千金,鄭婉言對于生了個女兒,有些不太高興,不過李卻是不在意的。女兒也好啊,反正他都五個兒子了,又不缺兒子,倒是只有一個女兒,現在再添一女兒,多好。

  鄭善果帶著一眾滎陽鄭家人過來賀喜,洗三宴上,僅鄭家就來了幾百號人,可謂是熱鬧無比,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幾家姻親,也都上門道賀。

  李家喜事連連,引得襄陽的官員百姓們都嘖嘖稱嘆,李家真是興旺無比啊。

  因為鄭婉言生產那天是在晚上,當天明月當空,李便給二女兒取名叫做明月。

  七娘這個婆婆跟鄭婉言這個兒媳婦同時坐月子,在這個時代卻也屬于非常尋常的事情。這時代的女子普通結婚早,有的十三四歲就嫁人,十四五歲就生子。而她們往往會生七八個,甚至十來個的,生到四五十歲不能生育為止。

  小兒子出世的時候,可能大孫子都十多歲了,甚至有曾孫跟小兒子一樣大的。

  有些貧家,祖母產幼子無奶,還會讓兒子吃嫂子奶的。

  李家倒是早備好了乳母、保姆這些,一應俱全。

  喜慶洋洋的氣氛里,日子一天天的過去。

  李每日里也忙于公務,早上政事堂,下午山南衙門,一人身兼數職,李忙的也是團團轉,李世民恨不得再給李壓幾個擔子。

  轉眼間臘月就要過完了,往年這個時候衙門就要封印鎖衙,給官吏們放年假。但今年卻不行,朝廷下旨,災區的衙門過年不放假,而是實行輪假。官吏們排班輪流休假,而衙門不得鎖衙,得時刻有人在。

  災區的情況依然嚴峻,從大戶那里強行借來的糧食,算是勉強讓今冬撐下來了。

  但餓死的人還是在增加,而造反的饑民也不少,朝廷在艱難的維持著。

  臘月二十二,李家在襄陽的那些莊子,莊頭們帶著莊丁們給李家來送年禮。

  過節過年,地主家莊子上的佃戶們給主家送節禮年禮,也是個慣例。送的禮物多少,甚至都是有定數講究的,這些其實就相當于變相的一種加租,是一種負擔。但想要佃田,這個還不能少。

  李家是不講究這些的。

  今年災荒,秋起,莊稼就全死了。朝廷給今年災區的秋賦全免了,而李也把佃戶們的秋租免了。不但如此,李還早拿出糧食來,給各家佃戶們借了糧食給他們。這些糧食不要利息,只要來年再慢慢還就好。

  李家的這種仁善之舉,也是贏得了莊戶們的無比好評。

  當今冬大量的百姓,早就青黃不接,家中斷糧,靠朝廷的救濟糧過日子時,李家的佃戶們卻還能拿著從李家借出來的糧食,去黑市上換救濟糧。米麥這些糧食,能換到更多的救濟糧,這樣佃戶們不用領救濟糧,也能撐下去。

  他們沒領救濟糧,就不用去官上做工,而是聽李家管事們的安排,去給李家做工,還能拿份錢糧,或者去捕魚打獵這些,總之,比起靠救濟糧賑濟的百姓,日子算是好的多。

  這不眼下要過年了,各個莊子的佃戶們也沒忘記李家的恩情,大家合計合計,湊了一批年禮送過來。

  管家看著這些熱情的莊戶們,看著他們拼湊起來的年禮,也不敢收,只得過來請示李。

  李跟著管家出來,看到李家的偏院,或站或蹲著許多莊戶,有的還帶著小孩,他們穿著灰色的夾襖,攏著手,勾著腰縮著脖子,有些敬畏的呆在李家,不管亂動。

  在院中央,是他們送來的年禮。

  五花八門,各式各樣。

  有莊戶們自已砍柴伐木挖窖燒的木炭、竹炭,也有他們自己家的曬干的木耳、香菇,還有凍梨、柿子等,還有山里挖的冬筍,葛粉,塘里挖的蓮藕。此外還有河里捕的活魚,曬的腌的魚干,野兔等。

  甚至還有兩頭活的鹿,和一只大野豬。

  這些東西,若是在往年來說,不算什么。

  但在今年,卻顯得無比難得。大家自己還吃不飽呢,結果卻把這難得的食物送來李家,可以知道,大家對李家是如何感恩了。

  李看了幾眼,搖了搖頭。

  他對幾個有些拘束的莊頭道,“你們這是做什么?快過年了,你們這點東西也是好不容易存起來的,今年日子不好過,大家要相互撫持。這些東西,我不能收,你們拿回,分一分,各家留著過年,給老人小孩們吃頓飽飯。”

  為的老莊頭,是個挺有威望的老人。

  他六十多歲的年紀,頭花白,背也有點陀,但卻堅持道,“我們做了相爺的莊戶,那是前世修來的福份。相爺給我們減了租子,免了許多雜項。又給我們打井又給我們裝水車,還借我們牛,這些都不另外收我們的錢,我們負擔減輕了好多。何況,農閑之時,相爺還安排我們去做工掙錢,生活比過去好多了。今年遭天災,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可相爺又借糧給我們,還不要利息,我們不知道有多么的感激!”

  旁邊的幾個漢子也連忙點頭,這真是遇到好主家了,一般主家哪個有這么好。災年之時,肯借糧,還不收息,這真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我們今年拿不出手什么東西,只有這點子東西,相爺不嫌棄就好了。”

  李叫過管事,問,“家里有沒有人對下面莊子說要年禮之類的?”

  “相爺,絕沒有的事情,我們家的規矩最嚴,絕沒有人敢背著家里亂來的。這些,真是莊子上的人自己的一片心意。”

  李看著這些趕了數十里地,有的甚至都是趕了近百里地跑來送年禮的莊戶們,看他們送的這些禮物,什么蘑菇冬筍,木炭蘆席等,都是些很不值錢的東西,但卻充滿了情義。

  讓他們再背回去,也挺傷他們的心。

  “這樣吧,東西都收下,所有東西都一一記下來,登記好。這都是鄉親們的一片心意,我們得收下。但咱們有個傳統,來而不往非禮。大家給我們莊上送年禮,我們也沒有讓大家空著手回家的道理,去通知家里管事,給咱們的莊戶鄉親們,準備一批回禮。”

  “回什么?”

  “回點實在的東西吧,要過年了,給每戶莊戶一匹布幾斤絲絮,再給一家二斗糧吧。如果有孤寡和特別貧困的,多給一點。”

  “好的,我馬上去安排。”

  管事把李的決定跟莊戶們一說,大家連忙說要不得要不得。

  李對大家道,“你們送我年禮,我收了,現在我也回大家點年禮,若大家不肯收,那我也不能收大家的禮物,大家說是不是吧?”

  聽李說的這么真切,大家點頭,對著李千恩萬謝。一家二斗糧,一匹布,幾斤絲絮,看著東西不多,但在這個災年,卻顯得極為難能可貴了。

  相比他們湊起來給李家的那點年禮,李家的回禮,可是貴的多。

  “相爺好人。”

  “保佑相爺公侯萬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