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30章 行者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唐朝好地主

  清晨。

  五更二點。

  隨著太極宮承天門上敲響第一聲晨鼓,長安城各座城門相對的大街上街鼓齊聲響應,這就是六街塵起鼓鼕鼕。

  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長安城新的一天從街鼓響起開始,然后被報童的賣報聲和僧人們的天氣預報聲喚醒。

  當晨光還在城市的面寵閃動,里坊巷陌已傳來了鐵牌子的敲打聲,和報童清脆的叫聲。

  敲鐵牌子的是長安城的僧人,這些人也叫行者、頭陀,他們一手執鐵牌子,一手用器具敲打著,沿街高叫著普度眾生救苦救難諸佛菩薩之類的佛家用語。

  自打夏天開始,對于天下佛寺的僧人們來說,這世間好像突然蕩起了潑天的洪水,向著他們沖擊而來。報紙上每期都有各種惡僧惡寺的報道,佛家的聲譽一落千丈。民間百姓對于他們的態度,也在改變。

  而朝廷趁機對寺庵進行清查整頓,繼而頒布了佛道管理律法,頒法嚴格控制寺觀數量、人數,禁止私建寺觀,限制寺觀占田數量,以免其經濟過度膨脹而有害國家財政和民生。并以寺觀為單位,糾治寺觀中風氣敗壞,容留罪犯或者私自剃度的行為,并且在中央、道、州、縣四級,高立僧道衙門和僧道官,做為專門的管理機構。

  朝廷不再任由佛道的肆意擴張展,而是下了一張大網,嚴格管束。

  如今,朝廷對于僧道出家都有了嚴格的控制,不但性別、年齡、家庭等情況有控制,而且規定了每道、州、縣的僧道尼冠的數量,嚴禁越限。

  并且規定了僧人出家的嚴格審核程序,一個僧人要出家,不但得本人愿意,還得有父母均同意,還得有鄰人做保,然后才能到寺觀投師學習,一定期限后要到京城參加朝廷主持的度化考試,考試合格之后,還要在京城的僧道院中學習一年,成績合格才能取得度碟。

  而在京城考試、在京中學習、以及拿度碟,都要花費不少。

  并且朝廷現在還限制僧道與俗世來往,僧道須各歸寺院,不許雜處民間,僧道外出,必須先到縣中取得過所,外出游方問道也不許投宿民家,僧道師徒等的關系也由朝廷律法擬定倫理關系,師徒等同于俗世子侄與叔伯。

  此外,還嚴禁僧道娶妻蓄妾、禁止私生子,禁止寺觀從事經濟產業,出租、放貸、抵押這些都嚴禁從事。

  更不許僧道違法亂紀,一有違法行為,必須交由朝廷官府依照律法處置。

  每家寺觀之中,都必須有朝廷派駐的僧道觀駐寺進行管理。

  對于朝廷規定寺觀數量之外的寺觀,改為他用。

  如有敢私建寺觀者,必誅。所建寺觀,必毀,并且還要罪及修建寺觀的工匠、工人,律法嚴格無比。

  各所保留的寺院,所有的產業都須登記造冊,報備官府,然后由官府下契約。但須納百分之十的契稅,如無稅,則沒入官中。且規定每僧道限額二十畝地,已有的田產中過限額,全都沒官。

  原來寺觀中放貸的,一律轉歸官府,官府減租免息,寺觀以后一律禁止從事抵押、放貸、出租等經濟商業行為。

  此外僧道們的服色,以及廟宇的規模規格,也全都受到嚴格規定,不準造斗拱和彩畫棟梁,佛像只許用泥和木,不許用銅,更不許用金、鐵等。

  在保留的寺觀之中,也禁止蓄奴,所有寺觀奴隸,一律放免為良。

  此外,寺觀擁有的田產,也須按朝廷的稅率嚴格納稅,租庸調可折算為納錢。

  寺觀如果要辦法會、講經等活動,也必須提前一個月向官府申報,須得到官府批準方許。

  總之,在如今佛寺聲譽一天不如一天的情況之下,朝廷對佛寺的管理,無比的嚴苛。

  巨大的京城長安,也不過只能保存三寺三庵,各寺庵都只能保留五十名僧、尼。

  原來占地整個坊,占地半坊的許多佛寺都被取締沒官,改為他用。保留的幾所,過規格的也被拆毀,寺庵面積縮小,人數減少,奴隸被放免,田產也被收走額,財產也被沒收許多。

  但在朝廷的強制和民間輿論下,佛寺的僧尼們也沒有辦法。

  大量的僧尼一起參加朝廷主持的考試,只有合格者才能錄取,而且還有規定的人數限制,合格中者只取極少部份。然后這些錄取的僧尼,還得繳納很多錢財,取得度碟,再由朝廷來分配到天下各州縣中保留的佛寺之中。

  而不是一縣留一寺,選中哪寺就整寺留下。

  一縣中所保留的一所寺廟,限制的十名僧人,不再是原來的僧人,而是由朝廷從考試合格的僧人中,分配十人到寺。

  這樣完全打破了過去的寺中情況,一群互不相識的和尚,更難以對抗朝廷了。

  由于不斷爆光的各種惡僧,還有寺廟各種藏污納垢,貪婪不法等行為,導致現在往寺里捐錢的信眾都少了許多。

  寺院的財產又被沒收許多,特別是田地、存糧大大減少,連給他們干活的奴隸也被放免了,大量的沒被錄取的僧尼被勒令還俗,并直接被朝廷送往邊疆拓荒,甚至為僧尼們婚配。

  留下的僧人,日子也并沒以前好過。

  他們一面念經修行,一面還得自己勞作耕地種菜。

  和尚們現在不能放貸不能辦質庫,香油錢又大減,和尚們便也開始尋找其它的方法。比如說如今長安城里,保留的三家佛寺,寺里的僧人就每天一大早走街串戶的報時。

  和尚們大早的報曉,用念佛的嗓音,大聲的向坊里深處報告時辰。

  報曉,是教人省睡,起來念佛,勿失時間。他們主動的來給大家報時,甚至報天氣預告,只為了能挽回點佛寺在百姓心中的名聲,甚至以求在過年過節的時候,能夠上門討要一點齋飯齋錢,畢竟如今不同往日了,光坐在佛寺里念經禮佛,可是要餓肚子的。

  他們也得去耕田種菜,還要去走待串戶的報時,甚至去給有喜事的人家俗講這些,只為化一點齋錢。

  晨起報曉,再到報告當天氣象,和尚們也與時俱進,懂得了加強服務。

  晴時報天色晴明,陰天則報天色陰晦。

  和尚們上街報曉報天氣,庵里的尼姑們則開始紡布刺繡,把自己刺繡的物件拿到市場出售。

  和尚們穿著木屐戴著斗笠行走在晨中街巷里報曉之時,一個個賣報的少兒,也背著滿包的報紙,在長安街上叫賣吆喝。

  長安的各個城門打開,無數商販,挑著鹽擔、挑著蔬菜、挑著柴薪,從城門外涌進城來。

  牛車、馬車、騾子、驢子,駱駝,載著糧食、煤炭,一隊隊的進入長安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